第一節:孫臏比誰的遭遇都...(2 / 2)

此後,在不長的時間裏,龐涓帶著魏國軍隊打敗了宋、魯、衛、鄭等各國軍隊,而且還打敗了當年的東方強國齊國。

人人都認為龐涓是當世最有才能的將領,然而,龐涓卻有一塊心病,這就是孫臏,他知道孫臏能力在他之上,如果孫臏下山,會成為他最強有力的對手。

他決定誘騙孫臏下山,用詭計除掉孫臏,踢開這塊通往功名之路上的絆腳石。

那時候,孫臏還不叫孫臏,因為他的雙腳還沒有遭受臏刑。然而,他的原名叫什麼,已不可考,隻知道他姓孫,是大軍事家孫武的後代。

龐涓給孫臏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件,信中說自己在魏國受到重用,他已向魏惠王推薦了孫臏,懇請孫臏和他一起輔佐魏惠王,建功立業。孫臏接到這封信件,沒有絲毫猶豫,就收拾行裝下山了。他對這封書信沒有絲毫懷疑,因為這是師弟的來信。他相信師弟,就像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樣。

孫臏躊躅滿誌,踏上了通往魏國的康莊大道。

孫臏來到魏國後,魏惠王與他交談,覺得他的能力絲毫也不亞於龐涓,當時的龐涓已經屢立戰功,而孫臏還寸功未立,就任命孫臏為龐涓的副手。龐涓為主將,孫臏為副將。

當世最傑出的兩位將領,都在魏國效力,再兼之魏國有當年吳起一手訓練出的魏武卒,強大的魏國無人匹敵。

然而,龐涓和孫臏貌合神離,龐涓把孫臏引誘下山,是為孫臏設置了陷阱,並不是讓孫臏為魏國效力。

有一天,龐涓派人冒充遠道而至的齊國人,找到孫臏說:“你母親病重,想見你一麵。”孫臏聽說後,沒有細想,就向魏惠王告假。中國人自古以來都很講求孝道,兒女在父母臨終見最後一麵,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大事。魏惠王沒有理由不批準孫臏的告假,他爽快地答應了。

孫臏前腳走出王宮,龐涓後腳就走了王宮,他對魏惠王說:“孫臏告假是假,投奔齊國是真。”龐涓為魏惠王打了很多勝仗,是魏惠王最看重的人。魏惠王對龐涓言聽計從,龐涓是孫臏的師弟,連師弟都說師兄說假話,那麼師兄肯定就是說假話。於是,魏惠王派人去找孫臏。

孫臏正在收拾行裝,準備上路的時候,被一夥劊子手找到了,他們殘忍地剜去了孫臏的膝蓋骨,在孫臏的臉上刺了字,孫臏無法行走,隻能爬行,此後,他成了一名廢人。史書記載:“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