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駱秉章辦三件大事(1 / 3)

左宗棠盡心盡力地輔佐駱秉章,度過了近六年的幕賓生活。在這六年的時間中,他協助駱秉章辦了三件大事:

第一大事,是為湘軍作戰出謀劃策,並籌措後勤供應。

在湖南巡撫衙門,左宗棠協助駱秉章\"內謀守禦,外籌軍實\"。當時,廣東、廣西都有天地會農民武裝暴動,而太平軍則在湖北固守武昌、漢陽。為穩固湘南,左宗棠通過巡撫調湘勇五百人會合遊擊周雲耀駐軍江華,以防廣西之敵;另調李輔朝率楚勇九百人會同知府王葆生駐紮宜章,以防廣東之敵。後又增派江忠濟赴臨武,會同李輔朝防守郴州、桂陽州,王錱部會同周雲耀防守永州,從而加強了湖南南部的防務。

同時,又奏調貴東道胡林翼駐防嶽州,以固北路。除調兵遣將,穩固防守外,左宗棠另一個著眼點就是軍械建設,經過籌劃,長沙開始設局製造船炮,實際負責人是黃冕等,左宗棠則代表巡撫親自督促。製造局除造船外,還創製了一種熟鐵炮,共鑄成百尊,炮彈有半斤重,射程達四五華裏,被稱為\"利器\"。

八月二十三日,湘軍占領武昌,並順流而下,攻占興國、大冶、蘄州,再敗太平軍於田家鎮,十一月中旬,直抵九江城下。此時的曾國藩躊躇誌滿,大有飄飄然之概,而在後方的左宗棠則頭腦比較清醒,多次給曾國藩寫信,讓他小心謹慎,戒驕戒躁,但曾氏不以為然。後來左宗棠寫信給王錱說:\"東征大局為天下所仰望。自複嶽州以後,直搗潯陽,節節得手,軍威大振,然將士之氣漸驕,主帥之謀漸亂,弟嚐貽書戒之,而不我察也!\"

果然,形勢很快就發生了變化。為挽回不利局麵,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援軍兼程西進,並抓住湘軍\"將士皆驕\"\"兵力分散\"弱點,封鎖湖口,把湘軍水師截為兩段。十二月二十五日,就是1855年2月11日夜半,太平軍輕舟逆流而上,在九江江麵擊毀湘軍戰船百餘艘,連曾國藩的座船也被俘獲,幸虧曾國藩當時在另一艘舢板船上,得以幸免。

鹹豐五年秋,就是1855年,太平軍三萬人自安慶西上,進援武昌。十月,石達開由湖北入江西,連克多座縣城,並於六年二月中旬占領戰略要地樟樹鎮,該地在當時被稱為\"兩岸之關鍵,省城之咽喉\",曾國藩固守南昌,惶惶不可終日。

為了解救曾國藩,左宗棠向駱秉章建議:

賊不得誌西北,欲且逞於東南,江西一有蹉跎,則江、浙、閩、廣皆為賊有,而湖南亦危,東南大局不可問矣!以時局論,固無有急於援江西者。

駱秉章完全讚同這一意見,於是,左宗棠提出了一個\"三路援贛\"的計劃:

南路由酃縣、茶陵攻吉安;中路由瀏陽、醴陵攻袁州;北路由平江攻義寧,就是後來的江西修水,取瑞州,就是後來的江西高安。

這樣全線出擊,是考慮到當時湖南的兵力不足以支撐三麵出擊的狀況,是想迅速打開局麵,避免戰鬥曠日持久。駱秉章隻能抽調五千人援贛,這支援軍由即選道劉長佑指揮,兵分兩路:以州同蕭啟江之\"老湘營\"出瀏陽,劉長佑自率\"楚勇\"出醴陵。

援軍於鹹豐六年正月二十三日,就是1856年2月28日,從長沙出發。此時的左宗棠也因\"接濟軍餉功\",晉升為五品的兵部郎中,賞戴花翎。

二月,劉長佑攻占萍鄉。四月底,蕭啟江攻占萬載。十一月底,劉長佑軍在圍攻五個月後占領袁州,就是後來的宜春。此時,駱秉章又按照左宗棠的三路進兵之策,開辟南線戰場。命曾國藩之弟曾國荃率四千人自萍鄉取道安福,南趨吉安。隨後又調蕭啟江部將劉培元一軍交其指揮。十二月,複命趙煥聯一軍自茶陵攻永寧;佘星元自酃縣攻永新;劉拔元、胡兼善等攻崇義、上猶。

當時,太平天國正值\"楊韋事變\"之後,元氣大傷,但石達開回朝輔政後,基本上穩定了不利的軍事形勢。石達開深知江西在戰略上的重要性,要求各部\"謹守江西\"。

太平軍以瑞州、臨江、撫州為進攻南昌的三大據點,這三座城市分別位於南昌以西、西南和東南方向,控製錦江、袁水、旴江三條水路,再加上贛江上遊的吉安被稱為掌控江西的四座軍事重鎮,瑞州、臨江更被視為江西的根本。

所以左宗棠認為援贛湘軍的主攻方向應該是臨江、瑞州一線:\"攻臨、瑞乃顧江西大局\",\"為江西起見,原為天下大局。為天下大局起見,則江西不可不援,為江西大局起見,則臨江不可不複\"。

鹹豐七年正月,就是1857年,劉長佑出新喻,蕭啟江出上高,合擊臨江。但劉長佑在臨江西南太平墟遭大敗,將士死傷甚多,劉長佑走投無路,想引刀自殺,被部下劉坤一阻止,收拾殘部退守分宜。

左宗棠認為此役事關重大,不僅江西大局難保,就連湖南也處於危急之中。為挽回頹勢,在左宗棠的策劃下,駱秉章一麵調江忠義所練新軍千人充實劉長佑部;一麵急調王錱部\"湘勇\"三千人入贛。為遊擊之師。五月,王錱部東渡贛水,援吉安,與太平軍戰於永豐、寧都、廣昌一帶。

湖南派出的援贛之師總數不過一萬六千餘人,兵力有限,且又分道出擊,戰線太長,很難取得成效。為擺脫被動地位,左宗棠又提出\"以守為戰\"的策略。他寫信給王錱說:

其築老營也如城然,取其小而固,多開槍炮眼,多置槍炮,專主守。其分兵四出也,務乘機蹈瑕,相機策應,專主戰。城賊如撲營,則槍炮以轟之,亦如我之攻城,必傷精銳也。賊如圍營,則遊兵回援,可以夾擊;賊如分股遊掠,吾亦分兵應之,是我常有爭鋒逐利之事,得反客為主之勢,不強於老對堅城、求戰不得哉!

這一策略的核心是\"反客為主\",扭轉頓兵堅城,久攻不克的不利局麵,變被動為主動。八月,王錱病死樂安,其部由張運蘭、王開化繼統。

鹹豐七年五月,就是1857年,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再一次發生分裂,石達開因洪秀全猜忌,出走安慶,別樹一幟。當時,太平軍將領陳玉成正在湖北黃梅一帶與清軍鏖戰,左宗棠擔心石達開會全力進攻湖北,但出乎左的意料,石達開竟於八九月間自安慶南下建德入江西,並沿鄱陽湖及贛江繼續南進,十月,抵吉水,聲勢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