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兵肅清隴東(3 / 3)

同時,左宗棠又令丁賢發所部佯裝從韋州堡進兵。回民首領蘇兆明先前在堡內藏匿了幾百名金積堡的回民軍,聽說清軍開到,立刻令這支部隊出堡逃走。丁賢發率一百人進入堡中,蘇兆明率部參見丁賢發,被丁賢發捕殺,所部接受安撫。雷正綰和黃鼎便率領各部北進。左宗棠肅清了中路,幾千名陝西回民軍先後受撫解散。

劉錦棠部和金運昌部越堤修築壁壘,之後再決堤反灌回民軍。馬化龍下令築堤抵禦,傍靠馬連渠修築三座壁壘,以抵抗板橋的湘軍。湘軍分路攻擊,力戰之下,將壁壘攻克。從此,金積堡與胡家堡、王洪堡、陽明堡都被湘軍隔離,河西的糧路也已完全斷絕。

此時,已經攻克張恩堡的雷正綰部和黃鼎部、徐文秀部會師,三部聯合進軍牛頭山。左宗棠增派陳廣發、馮南斌部先從四百戶渡河,扼守峽口北岸。雷正綰、黃鼎兩部攻打峽口壁壘,金積堡派出主力增援。黃鼎部在牛頭山將回民軍擊退。峽口的回民軍已無力抵抗,企圖渡河西撤,被陳廣發所部阻擊,又返回壁壘之中。清軍各部乘機攻入,拿下峽口,奪得五座壁壘,將回民軍幾乎全部殲滅。

清軍奪得峽口以後,金積堡的回民軍每天都來爭奪,屢屢被清軍擊敗。於是,回民軍決定憑借漢河地利,死守古靈州。徐占彪所部夜襲古靈州,回民軍敗退丁家堡。清軍合兵進攻,將丁家堡攻克。而後,清軍乘勝攻破漢渠附近的二十多座堡寨,逼近洪樂堡紮營,距金積堡西門隻有十幾裏。

馬化龍派部隊堅守老馬家寨和丁家寨等各堡寨,又在石屹塔和田家橋增修壁壘,以護衛洪樂堡。在西北麵,則依靠秦壩關向馬家灘提供接濟。

通過各部商議,左宗棠決定分段開鑿塹壕,形成長圍,困死金積堡。從10月1日到10月5日,黃鼎、雷正綰、徐文秀等部攻下了洪樂堡附近的所有寨堡,集中兵力攻打秦壩關。10月7日,餘彥祿率領一千多名陝西回民軍從堡寨西麵突圍而出,劉錦棠部急起攔截。回民軍趁清軍剛剛攻破秦壩關的時機,突然襲擊蜀軍後背,奔向漢伯堡,向河西挺進。另一支回民軍南奔預望城。

清軍在攻破秦壩關後,便形成了對金積堡地區的合圍之勢,唯有王洪堡、陽明堡、棗園堡和漢伯堡還近處濠外,對圍攻部隊構成威脅。清軍集中兵力攻打漢伯堡,被水阻擋,無法前進,便移師東北方,攻打棗園堡等三座寨堡,全部攻破。清軍又大舉進攻漢伯堡,將沙裝進袋子,填塞壕溝,發起衝鋒。二鼓時分,回民軍在牆上鑿洞,向外突圍。清軍四麵出擊,擊殺六千餘人。

左宗棠率領大軍攻打金積堡已經超過一年,仍然沒有攻破,清廷已經很不耐煩,給他發下寄諭:

陝甘回匪滋事以來,朝廷大張撻伐,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兵剿賊,每歲撥用餉銀不下八百餘萬兩。該大臣於用兵籌餉事宜,有所陳奏,立見施行,畀任不為不重。乃抵甘以後,雖屢報勝仗,總未痛埽賊氛,致金積堡一隅之地,日久未克,逆首稽誅,軍務安有了期?竭東南數省脂膏以供西征軍實,似此年複一年,此巨帑豈能日久支持!該大臣捫心自問,其何以對朝廷?

左宗棠上疏答複,向清廷詳細陳述戰況。他既充分表述了所部的戰功,展示了戰勝的希望,也強調了戰爭攻堅的難度。左宗棠再三請求清廷稍稍放寬限期,使他的部隊在傷亡較小的情況下最終攻克金積堡。

其實在這時候,回民軍的處境已經十分困難了。湘軍攻克漢伯堡後,隻有東邊的王洪堡和楊明堡與清軍對峙,扼守著靈州西南麵的要道。在進攻之前,劉錦棠親自激勵兵卒士氣。11月3日,湘軍開始合圍楊明堡,仰攻一天一夜,回民軍已招架不住。兩天後,回民軍縱火突圍,到得堡外,湘軍伏兵突起,俘虜回民軍首領楊洪,將其斬首,隨即又開始進攻王洪堡。

到了12月,回民軍出山襲擊徽縣和兩當,接著又去進攻隴州。清軍各部合兵將之擊潰。劉錦棠部包圍馬家灘,督促各部進攻,連戰三十多天,回民軍傷亡慘重,仍然頑強死守。金積堡的回民軍被湘軍封鎖,更是饑寒交迫。於是,馬化龍將陝西回民軍全部趕到堡外以節省糧草。

左宗棠料想金積堡的回民軍已經山窮水盡,於是派投降的回民將領劉秉信到軍營前招撫,先後有幾百名回民軍過來投降。陝西回民軍見湘軍主力久攻馬家灘未下,打算趁東北方湘軍兵力空虛,攻擊濠牆,突圍出去。

清軍偵知這個動向,預設伏兵,嚴陣以待。半夜時分,回民軍從堡寨牆根下悄悄向東北方運動,越過壕塹,攀牆堞而上。突然間,清軍槍炮並發,回民軍成片倒下。於是,清軍逼近東門修築高台,安放火炮,火力俯瞰堡內,守軍更為恐慌。

1871年的新年第一天,陝西回民軍餘部陳林等將領率領八千名老弱回民,跪在濠外請求安撫。劉錦棠決定受降,將壯丁分別安置在各營,而將婦女安置在濠外。馬化龍請求湘軍從馬家河灘撤圍,說願意給濠外的婦女輸送糧食,而馬家河灘的回民軍也願意接受安撫。劉錦棠同意受降。於是,湘軍進入馬家灘,收繳馬匹和武器,留下一千多名回民,令他們拆平堡寨,在故鄉居留。

幾天後,王洪寨也拆平堡寨投降。馬化龍見撫局已定,於1月6日隻身到劉錦棠軍營投降,湘軍進占金積堡。湘軍將士都想殺掉馬化龍,以雪憤恨。劉錦棠派人飛馬請示左宗棠,同時令馬耀邦平毀寨牆,呈繳馬匹、武器和戶籍,等候命令。此後,餘彥祿等人從河西率領幾千部眾陸續趕來投降。陝西回民尚存男女一萬一千多人。左宗棠令湘軍將這些人分批解送平涼,安置到平涼華亭境內的化平川。從此寧、靈兩州沒有了陝西的回民。

由於河西王家疃各堡尚未攻破,劉錦棠便將馬化龍留在軍中。同時左宗棠向清廷上了一道密奏,請求暫緩將馬化龍處死,並說明了必須嚴守秘密的原因。在他看來,清軍攻克了金積堡,全局已在掌握之中。如果先殺了馬化龍,王家疃的回民首領便會心懷疑懼,這樣反而會拖延戰事。清廷同意左宗棠的辦法。

2月,馬化龍派人到王家疃,將他派到王家疃的何生洲等部幾百人招回金積堡接受安撫。金順、張曜部得以順利攻克王家疃。通昌堡和通貴堡的回民軍也向黃鼎部投降。

3月2日,馬化龍父子及其親屬十三人,以匿藏槍械的罪名被處以極刑,同時處死回民軍中有官職者共八十多人。

從此,靈州和寧夏全部安定下來。攻打金積堡一役,左宗棠手下僅提督、總兵級別的軍官,就多達四十餘名戰死沙場,其中包括左宗棠帳下第一大將劉鬆山。

為什麼攻打金積堡的這場戰役會耗時如此之漫長、傷亡如此之重大?這主要是金積堡及其周圍作戰條件造成的。

首先,金積堡本身就是一個極為堅固的堡壘,它的圍牆總長有4.5公裏,厚10米,高13米,全部用黃土築成,任何炮彈打上去都隻能留下一點淺坑,無關痛癢。其次,圍牆四周以水濠環繞,挖洞炸牆之類的方法在這裏也行不通。此外,在金積堡的東西兩側,更有數百個大小堡寨拱衛,以成呼應之勢。

所以,除了強攻之外,找不到其他合適的辦法。左宗棠選擇了對金積堡周圍的堡寨實施了強攻,而對主堡則進行了圍困,待其糧盡之後開門投降,不僅耗時一年零四個月,而且傷亡巨大。他承認:

隴事艱阻萬分,先攻金積,尤非時局所許,一年之間,連喪大將,人心震駭。......仆十餘年剿發平撚,所部傷亡之多無逾此役者。

此戰之後,清朝廷對左宗棠所部將士進行論功行賞,並大力稱讚左宗棠此役運籌決勝,調度有方,又封加騎都尉世職,另外再給劉鬆山等殉難諸臣, 各賜祭一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