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3月16日,經過近一年的整軍備戰,左宗棠率領六萬湖湘子弟兵離開蘭州西征新疆。陝甘總督府三聲炮響,大軍開拔,一路西行,浩浩蕩蕩,頗有一股\"不破樓蘭誓不還\"的滔天氣勢。
4月7日,左宗棠抵達肅州,就近指揮收複新疆的戰略決戰。這裏,沒有清風徐來,沒有明月相照,更沒有故人送行,他麵對內憂外患,卻是依然信心百倍。\"六十許人,豈尚有貪功之念?所以一力承擔者,此心想能鑒之。\"收複新疆的戰爭沒有退路。漢唐以來,多少人在這裏遠赴西北絕域。開疆辟土,祖宗遺業,豈能丟掉?
左宗棠帶著當年林則徐繪製的新疆地圖,肩負著千萬人的重托,他將要進行的是名垂青史的戰爭。他早已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縱然前方是萬丈深淵,也百折不回,寧願馬革裹屍!
左宗棠到肅州後,隨即令甘肅西寧道、總理行營營務湘軍名將劉錦棠率老湘營與楚軍主力馬步二十四營(步隊十七營、馬隊七營)分四批出星星峽,向哈密進發。隨後,提督陶生林又率馬隊一營由肅州向古城進發,記名提督徐占彪率隨即所部蜀軍馬步五營出關繼進。左宗棠限令各軍於7月下旬趕至古城集結待命。
當時,廣東陸路提督張曜所部河南嵩武軍馬步十四營和總兵桂錫楨的馬隊一營,駐於哈密;金順所部馬步三十九營和涼州副都統額爾慶額的馬隊一營,駐於巴裏坤、古城一帶。左宗棠目送出關各軍,心情格外激動。他說:\"前軍已陸續開拔,大約五月內始有戰事。萬裏長驅,每營僅發四個月鹽菜,無卻步者,忠哉我軍。\"\"出塞諸軍,英氣勃勃\",這正是對為保衛祖國領土而挺進新疆的西征軍出關情形的真實寫照!
左宗棠收複新疆的第一個戰略目標是拿下北路烏魯木齊、瑪納斯二城,重中之重是攻克烏魯木齊。
自北疆被阿古柏匪幫侵占後,原陝西回民軍的首領白彥虎不惜成為民族敗類,從甘肅逃至新疆投靠阿古柏。阿古柏自己盤踞在南疆,另外委派所謂的烏魯木齊阿奇木伯克馬人聯合白彥虎代其統治北疆,據有烏魯木齊和瑪納斯等城,將主要兵力集中於烏魯木齊東北麵的古牧地。
眼見左宗棠大軍即將進軍新疆,早就對新疆虎視眈眈的沙俄政府派來了一個以索思諾夫斯基中校為首的\"科學貿易考察隊\"。在近一個月的\"考察\"期間,他們驚愕地發現,麵前的這支清軍手中使用的武器不再是古老的冷兵器和早期火器,而是19世紀70年代剛剛研發成功的先進火器,比如德國大名鼎鼎的毛瑟步槍的\"開山之作\"M1871型11毫米後膛槍與美國製造的\"雷明頓一號步槍\"。後者也是一代名槍,閉鎖牢固可靠,長距離射擊極為精確。
清軍擁有的近代武器不但質量堪比同時期歐洲軍隊,數量上也毫不遜色。以左宗棠西征軍主力、西寧道尹劉錦棠所部老湘營為例,這支一萬三千人的精銳部隊擁有各種來福槍多達兩萬支。
目睹清軍的強大實力之後,特務使團的團長索思諾夫斯基毫不含糊地得出了結論:\"阿古柏事業已告失敗,這裏不過是時間問題,因為交戰雙方力量對比懸殊太大。\"
沙俄侵略者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隨即\"友好\"地提出願向大清帝國的西征大軍提供糧食,其真實用意則是妄圖使這支\"僅因為缺糧而不能打仗的軍隊\"依存於俄國人的給養,以迫使清廷在政治上讓步。
此外,把產自被俄國霸占的中國伊犁地區的糧食出售給中國,可以牟取高達三十三倍的暴利!這真是\"一箭雙雕\"的如意算盤。然而,經過不懈努力,到了1876年夏季,左宗棠已經搜集了四千多萬斤糧食,足可供大軍食用一年。沙俄的陰謀也因此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