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八廚”可不是八個廚子,“廚”的象征意義是以財救人者,“顧”的象征意義是道德楷模,“及”的象征意義則是人生導師,以李膺為帶頭大哥的“八俊”的“俊”,不是帥哥,而是人中英傑的意思。
這場盛大宴席很快被宦官們傳到皇帝劉誌耳中,劉誌像炮仗一樣炸起來說:“身為朝廷命官,居然搞江湖黑社會那一套,真是丟人現眼!”但他隨即冷靜下來,因為他也搞過黑社會那一套,整個東漢帝國的統治階層,其實都在搞江湖黑社會那一套。這說明,直到東漢時期,中國人的政治思維還沒有僵化成後來刻板的、毫無靈氣的君臣套路。大家都是用情感和義氣溝通,而不是冷冰冰的政治手腕。
然而做皇帝就有這樣的好處:他可以放火,別人點燈卻絕對不行。劉誌決定讓這些參加宴會的清議官員和學生吃點苦頭。
李膺感受到劉誌的召喚,馬上授人以柄。公元166年,一直緊盯宦官的李膺得到消息,有個叫張成的神棍通過占卜得知朝廷要大赦天下,於是縱容他兒子殺人。他兒子相信先知老爹,於是果斷殺人。張成不是宦官,但他和宦官有深厚的友誼。李膺義憤填膺,逮捕張成的兒子。想不到,宦官先行一步,動用政治力量把張成的兒子釋放了。
李膺怪叫一聲,把張成捉了起來,嚴刑拷打之下,張成交代了李膺需要的罪狀,李膺將其就地正法。這一次,宦官們抓住了反擊的機會,他們指控李膺濫用私刑,屈打成招。當然,讓李膺無法逃脫的指控是:李膺豢養了很多太學生,交結江湖豪傑和官場混子,形成黨派,誹謗中央政府,擾亂百姓思想。
劉誌震怒,幾乎讓洛陽城發生地震,他下令緝拿李膺,另外有士大夫和太學生二百餘人因受各種江湖諢號的牽連一同被抓了起來。
宦官張讓對劉誌說:“這些狗屁的什麼‘八俊’‘八廚’,還有什麼‘洛陽四大天王’‘東邪西毒’全是社會不穩定因素,用黑社會的方式來參與政治,政治被奸汙,應該馬上用重法懲治。”
劉誌笑說:“你真是個沒有見識的太監,先別收網,有人會自投羅網。”
正如劉誌所願,“三君”扛把子陳蕃跳出來上書劉誌,為李膺等人求情。劉誌立即將他免職。陳蕃在士大夫階層的名氣僅次於李膺,他經常站在奴隸驅趕的馬車上,扶著橫杆,昂首挺胸,目不斜視地絮叨:“我要澄清天下。”
陳蕃被劉誌免職後,仍然不忘初心,但這一次是自己趕車,在洛陽城最繁華的大街上馳騁,高喊著“我要澄清天下”。
相比於陳蕃的行為藝術,名士陳寔和範滂可謂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陳寔敬重李膺,更敬重內心的良知,李膺入獄後,陳寔主動投獄,機靈鬼們都勸他:“還沒有牽連你,不要太主動。”陳寔說:“我若不入獄,恐怕人心動搖。”於是,欣然入獄。
範滂被捉後,宦官審訊團要他招認李膺結黨,範滂不為所動,宦官們就把他揍得皮開肉綻,範滂看著自己爛成花的屁股說:“蓮花美,不如我的屁股美。”
李膺在獄中看到同僚們的表現充分體現了心之光明,不禁心曠神怡,他認為主動接受這種殘酷的對待,是喚醒天下人良知最有效的方法。用自己肉體的苦難獲取精神之光,就可以照亮他人。
劉誌對這些人的骨頭之硬感到莫名其妙,他想起當年咬單超的胳膊時,單超疼得哭爹喊娘,所以他懷疑這些士大夫的骨頭是鐵鑄的。
雖然無法理解這些人的骨頭為何如此堅硬,他還是下令給李膺等人判了無期徒刑,想讓他們死在黑暗的監獄中。士大夫階層到了最危急的時刻,外戚出馬,竇武聲色俱厲地批評劉誌說:“本朝開國皇帝重用知識分子,照顧知識分子是劉氏家法,您怎可觸犯家法!這些人都是國家棟梁,是劉氏家族的頂梁柱,您身為主人,怎麼要拆自己的房子?況且,士大夫階層遍布天下,您的監獄能裝下多少人?!”
劉誌氣餒,下令釋放李膺等人,但規定:所有人回原籍,永世不得出籍,永世不得為官。這就是黨錮之禍,士大夫們和宦官的戰爭,以士大夫的完敗結束。士大夫們遭遇慘敗後,互相打氣說:“失敗不可怕,它是成功的老母。”
宦官們伸出蓮花指捂嘴笑著回應他們:“失敗當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相信這句話。”
士大夫階層不相信缺少一個器官的人說的話,他們的確總結了這次失敗的教訓,那就是沒有和外戚組成嚴密陣線,隻要解決這個問題,那下一次和宦官的戰爭,將以宦官血流成河而結束。
他們真誠地邀請竇武,竇武激動地加入,士大夫和外戚陣線形成。然而,他們忘記了宦官回?的那句話——“失敗當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相信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