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蘇東坡在他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時,學者朱載來訪,等了許久,東坡才匆匆出迎,並抱著歉意說:“我在做每日的功課,煩先生久等了。”落座之後朱問道:“剛才先生言道每日功課……”蘇東坡:“喔,我在抄《漢書》”,並補充說:“我讀《漢書》到現在已抄三遍了”。原來他見書上每敘一件事,就抄三個字作為題目,以便背誦。後改抄兩個字作為題目,最後改為一個字作為題目,這樣背誦起來就不會忘記。
蘇東坡作為一代才子,記憶力想必也是驚人,何故不斷地抄《漢書》?其實,蘇東坡是通過抄寫來測試自己的記憶,在抄寫中發現自己記憶的缺陷,進而對較生疏的章節加強記憶,同時在抄寫測試過程中發現的漏洞,其印象便較之其他更為深刻。這個正是我們這一章要講述的自測記憶法的應用,隻是我們的東坡先生當時不知道自己用的就是自測記憶法而已。
自測記憶的好處
自測記憶法是通過自己測驗自己來檢查記憶結果,增強記憶、提高記憶效率的方法。
自我測驗有許多好處。
①它可以幫助我們確切地了解自己的“底數”。
通過經常性的自測,我們就能確切了解自己學習結果如何,就能知道還有哪些知識沒學好,沒記住,然後在接下來的記憶中重點攻克那些沒學好、沒記住的問題。哪些地方易混淆,有誤差,也就能馬上核實校正,避免一誤再誤。隻有充分了解自己記憶的程度,才能有準備地參加接下來的考試或測驗。
②它可以培養我們隨機應變的能力。
在考試中,考題往往變換了角度,與原來學習時大不一樣;在工作中,也常常會碰到這樣或那樣棘手的問題。如果經常運用自測記憶法,對所學知識從多方麵理解消化,那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臨陣不慌,即使遇到出乎意料的問題,由於平時訓練有素,有了較好的適應能力,也會進行很好的處理。而且這種方法對記憶材料是沒有要求的,它對於任何學習材料的記憶都是行之有效的。
自測記憶的方法
自測記憶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把閱讀過的識記材料全部丟開,進行自我複述;可以根據學過的知識內容,自擬題目,進行自問自答;也可以利用課本、練習冊的思考題、練習題獨自做一些書麵作業;還可以模擬考題自測。
模擬自測的程序是:
①選好自測題。重點選擇自己的弱處。
②挑選一段較集中的時間(如兩個小時)像正式考試一樣不看講義、筆記、獨立完成。
③自己閱卷,自我評分,檢查忘記或遺漏的部分。
具體來說,自測記憶法有如下幾種:
自測法從時間安排上,可分為定期測驗和隨時測驗。
①定期測驗:即對自己所學的課程、知識訂個自測計劃,按時執行。從時間上看,可分為當日測和周日測;從課程上看,可分為單元測和全書測。
Ⅰ.當日測:晚上睡覺前,應該將當天所學的知識擇其要點複述一下或默想一遍。
Ⅱ.周日測:星期天休息,可將一周來所學課程的內容變換角度提出問題,寫在一張紙上測驗自己,發現存有疑難或模糊之處,馬上解決,決不拖欠。
Ⅲ.單元測:一個單元學完後,可問問自己這個單元學了些什麼,有哪些主要內容,取得了什麼收獲。
Ⅳ.全書測:一本書學完後,可翻開目錄,逐章回憶內容,並可挑選那些重要內容進行自測。
②隨時測驗:主要用於外語學習,如采用單詞卡片,進行測試。即隨時隨地測驗自己,這種方法常用來學習外語,先準備一些卡片,正麵寫上5個外語單詞,背麵寫5個相應的漢語詞彙,揣在身上隨時自測,在不妨礙他人的情況下,采用朗讀法,或看外語念漢語,或看漢語念外語,實在想不出翻過來看一下。動手寫也是學習外語的人所常采用的,看卡片上的漢語,在紙上寫出外語單詞來。如果你外語已經學得有點基礎了,那麼你走在馬路上、跑進商場裏,就試著把所看到的物品譯成英語,如果譯不出來,回家後馬上請教詞典,把它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