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自測記憶法(2 / 2)

從自測的方式上,自我測驗有嚐試回憶、設問自答、對人試講、實踐檢驗等幾種。

①嚐試回憶:在頭腦中把學過的知識回想一遍,有人稱之為“過電影”,好像頭腦裏有台電視機,一幕一幕的情景,緩緩而出。這是逼著自己專心致誌去動腦筋思考和回憶。在閱讀和朗讀到一定程度後,合上書本試著默默地回憶,如果書本內容非常流暢地回憶出來,說明已掌握得較好,如果有許多模糊處,就該與原文核對。試憶者應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要不以為苦,而以為樂,這樣效果會很好。

②取長補短:對所學知識進行爭論、探討或者與其他同學交談,有意把自己和旁人作對比,以此了解自己究竟掌握到何種程度,還有哪些薄弱環節,不足的地方要糾正,正確的地方要堅持。這樣做,不但可以擴大視野,集思廣益,而且有益於記憶。

③設問自答: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如老師將出哪些題目考學生?芽老師希望學生掌握哪些要點?芽進行自測,設問是重要的一環,必須經常琢磨設問的形式、設問的角度、設問的要求並作出全麵的、準確的回答。這種方式可以是默不出聲的,即在頭腦裏“設問”和“自答”,也可朗讀出來,也可以用紙筆進行。假若我是老師,我希望學生掌握哪些問題呢?”如果經常對自己這樣提出問題,從多種角度設問自答,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設問自答能使人進一步明確學習的目的,增強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的熱情。而這些都是增進記憶的有利因素。

④對人試講:在熟練地掌握知識的情況下,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在講的時候,同時也整理了自己的知識係統,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並加深了記憶。除了對他人講述來加深記憶以外,你還可以選擇模擬的個人試講:Ⅰ.選擇一個適當的試講環境;Ⅱ.進入角色,如同真的在課堂上課一樣,嚴格按照記憶材料順序進行“模擬”和“彩排”,在計劃的時間內再顯所要記憶的材料和全部過程和內容;Ⅲ.試講結束後要對照原材料檢查有否記錯或記漏的地方。

⑤實踐檢驗:在實際生活中,對經常運用的知識,記憶是深刻的。從神經生理機製看,知識運用越頻繁,大腦皮層留下的痕跡越深刻,暫時神經聯係也就越鞏固,運用的次數多了,學生記憶的抽象信息符號與對應的實踐活動之間,會產生緊密聯係的第二信號係統的條件反射,記憶信息便容易提取出來。

其實自測記憶的方法多種多樣。除了上麵提到的把閱讀過的識記材料全部丟開,進行自我複述;根據學過的知識內容,自擬題目,進行自問自答;還有找同學和朋友,互問互答,可以激發競爭意識,互相啟迪,培養興趣,提高表達能力增強記憶效果。另外還有默寫自測。默寫出文字符號比隻看不寫的記憶效果顯著。這是因為默寫時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腦思維積極活躍,必然使記憶的知識得到很好的鞏固。也可以利用課本、練習冊的思考題、練習題獨自做一些書麵作業;還可以模擬考題自測。模擬自測的程序是:Ⅰ.選好自測題。重點選擇自己的弱處。Ⅱ.挑選一段較集中的時間(如兩個小時)像正式考試一樣不看講義、筆記、獨立完成。

Ⅲ.自己閱卷,自我評分,檢查忘記或遺漏的部分。

不要忘記的最重要的一點——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自測記憶要嚴格執行

最後我們講一下自我測試法的原則。運用自測進行記憶,必須做到:①自測要“高標準、嚴要求”,不要掩蓋知識缺陷。進行自我測試就是為了找出缺陷,進而填補記憶的缺陷。千萬不可被惰性驅使,故意去掩蓋和忽略這些缺陷,這樣自我測試便失去它本來的意義和作用。

②自測要做到經常化,要安排好自測時間。

依稀還記得筆者的學生生涯——小學時候,同學之間天天聽寫課文的生字生詞;中學階段,老師一遍遍地提問和默寫英語單詞,自己一遍遍地背誦回憶曆史政治課本,這些其實都是在對自己進行自我測試,就連伴隨每個人整個學生時代的不厭其煩的考試,說到底也是對自己的自我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