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飲食:豐盛與規矩(1 / 3)

當然,《紅樓夢》終究是小說。曆史上明清貴人生活中吃什麼,另有一套規矩。

明朝皇帝吃什麼呢?相聲裏有所謂《珍珠翡翠白玉湯》,說朱元璋山珍海味吃膩了,想念年少饑餓時吃的那碗餿豆腐菜燴飯。清代小說《儒林外史》裏,安排大畫家王冕下廚,請還沒稱帝的朱元璋吃了韭菜、烙餅,很可愛,也有一定的可能性。

朱元璋稱帝後,到底是不一樣了。身份、禮法,都要求他吃得不同。

按《南京光祿寺誌》卷二記載,洪武十七年(1384年)六月的某一天,朱元璋吃的東西如下:早飯:羊肉炒、煎爛拖齏鵝、豬肉炒黃菜、素蒿插清汁、蒸豬蹄肚、筭子麵、香米飯、豆湯、泡茶等。

午飯:胡椒醋鮮蝦、燒鵝、火賁羊頭蹄、鵝肉巴子、鹹鼓芥末羊肚盤、蒜醋白血湯、五味蒸雞、元汁羊骨頭、胡辣醋腰子、蒸鮮魚、五味蒸麵筋、羊肉水晶餃、絲鵝粉湯、三鮮湯、綠豆棋子麵、椒末羊肉、香米飯、蒜酪、豆湯、泡茶等。

花樣很多,做法很精彩,卻也不算珍奇、刁鑽,大體還是從雞鴨羊肉上麵找。大概因朱元璋出身於貧民階層,又逢開國之初,才不至於太靡費?

清代阮葵生著《茶餘客話》,說朱元璋愛吃一道“一了百當”,是豬、羊、牛肉連蝦米剁成餡,馬芹、茴香、川椒等搗成末加入,再加生薑、蔥白、臘糟、麥醬炒熟。這玩意兒有點兒像周代八珍中的搗珍,但再細想,也就是個多味肉醬,不算過分。

明朝後期的飲食,從技法到規矩,就是另一番模樣了。這方麵,劉若愚的《酌中誌》記錄得很到位。劉若愚是明後期人,一度跟從魏忠賢,在獄中為了給自己申冤寫了《酌中誌》。諒來生死之際不會造假,這份記錄應當比其他文件真實吧?按《酌中誌》記載,明廷有酒醋麵局(4),掌管宮廷食用酒、麵諸物,包括浙江等處歲供的糯米、小麥、黃豆及穀草、稻皮、白麵。當時明朝的都城在北京,浙江等地進貢的糯米、小麥等確實挺重要——得保證皇帝在北方也吃得到南方風味。

又有甜食房,經手造辦絲窩虎眼糖,以及各色糕餅、甜食。而且,其造法、器具皆由內臣自行經手,絕不令人見之。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大內秘製、宮廷秘方了,與外頭的做法拉開了差距。

這個絲窩虎眼糖大概是其形如絲的酥糖。我很懷疑它類似龍須酥。

一整年,內廷吃食都很講時令、規矩:

前一年臘月廿四日祭灶之後,宮眷內臣皆蒸點心、儲肉,預備之後十幾天吃。

年初一,飲椒柏酒,吃水點心,即“扁食”也——扁食就是餛飩。扁食餡兒裏或暗包銀錢,誰吃到就象征一年大吉。

這麵食裏包錢的規矩,後來清代也有,是在餃子裏包小元寶。據說晚清太監、妃子每年都要想法子,殫精竭慮、不露痕跡地讓慈禧吃到這個元寶,然後大家一起誇她洪福齊天——不敢奪了她的祥瑞啊。

說回明廷。明廷過年要吃果子:柿餅、荔枝、圓眼、栗子、熟棗。還要吃驢頭肉,叫作“嚼鬼”:明朝有風俗,稱驢子是鬼。大概指望吃了驢肉,就能一年不被鬼找上門了。

立春之時,大家都啃蘿卜,叫作“咬春”;互相宴請,吃春餅合菜。

元宵節,吃元宵:外裹糯米細麵,內用核桃仁、白糖為果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在明代,這種食物在北方叫元宵,江南叫湯圓。

上元時,要吃珍味:冬筍、銀魚、鴿蛋、麻辣活兔,以及塞外之黃鼠、半翅鶡雞。

塞外黃鼠有些意思。《飲膳正要》上說此物味甘,而且似乎不隻漢人愛吃,之前遼國人也很喜歡吃這個。當時叫作貔狸,用羊奶飼養大。據說遼國人燉肉時,一個鼎裏放一堆肉,再加入黃鼠肉,這樣全鼎的肉都能燉得酥爛——聽起來很神奇。

又要吃江南之密羅柑、鳳尾橘、漳州橘、橄欖、小金橘、風菱、脆藕,西山之蘋果、軟籽石榴之屬,水下活蝦之類,不可勝計。

本地菜則吃燒鵝、雞、鴨、豬肉、泠片羊尾、爆炒羊肚、豬灌腸、大小套腸、帶油腰子、羊雙腸、豬膂肉、黃顙管兒、脆團子、燒筍鵝雞、炸魚、鹵煮鵪鶉、雞醢湯、米爛湯、八寶攢湯、羊肉豬肉包、棗泥卷、糊油蒸餅、乳餅、奶皮——這些吃法,後來老北京也有。隻看所列的江南與北方吃法不同,明末南北風味已經很鮮明了。素蔬則吃滇南之雞(左土右從),五台之天花羊肚菜、雞腿銀盤等麻菇,東海之石花海白菜、龍須、海帶、鹿角、紫菜,江南蒿筍、糟筍、香蕈,遼東之鬆子,蘇北之黃花、金針,都中之土藥、土豆,南都之苔菜,武當之鷹嘴筍、黃精、黑精,北山之榛、栗、梨、棗、核桃、黃連茶、木蘭芽、蕨菜、蔓菁。

茶則喝六安鬆蘿、天池茶、紹興岕茶、徑山茶、虎丘茶。

遇到雪天,就在暖室裏賞梅,吃炙羊肉、羊肉包、渾酒、牛乳。

這裏劉若愚說,天啟皇帝喜歡吃一種水產雜燴鍋:炙蛤蜊、炒鮮蝦、田雞腿及筍雞脯,又海參、鰒魚、鯊魚筋、肥雞、豬蹄筋共燴一處——看了都覺得雖然混雜,但估計挺好吃。

二月初二,吃黍麵棗糕,油煎後食用(那就是黃米棗糕了);又有麵和稀攤為煎餅,叫作“薰蟲”。

清明前吃河豚——大概因為此時正值早春,如蘇軾所謂“正是河豚欲上時”;喝蘆芽湯,煮過夏酒,吃鮓——此時叫“桃花鮓”。

三月二十八,去東嶽廟進香,吃燒筍鵝,吃涼餅(糯米麵蒸熟加糖、碎芝麻),也就是糍粑。還要吃雄鴨腰子,據說大的鴨腰可值五六分銀子,可以補虛。後來相聲《報菜名》裏有燴鴨腰,我懷疑鴨腰流行就是從這裏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