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疵”指缺點、毛病。“疵”與“刺”讀音相近,加之“吹毛求疵”確實有挑刺兒的意思,因此“疵”很容易被誤寫作“刺”。
辭世 辭逝
辨析:
“辭世”指辭別人世,是死亡的委婉說法。“世”指人世,即世界或人間,不能寫成“逝世”的“逝”。
湊合 湊和
辨析:
“湊”從水,指水流彙聚處;“合”,義為閉合、合攏。“湊合”,本指聚集,由聚集引申指拚湊,又由拚湊引申指將就。
“和”,本指聲音的協調、和諧,引申指和睦、平和、融洽等。“湊”與“和”組詞無意義,“湊和”是錯詞。
粗獷 粗曠
辨析:
“粗獷”指粗野、粗魯,也指一種豪放不羈的個性。“獷”即粗野的意思。“曠”指開闊、寬闊,它與“獷”的字形相近,容易造成誤寫、誤讀,應注意區分。
猝不及防 措不及防
辨析:
“猝”即“猝然”,是突然或出乎意料的意思。“猝不及防”是說事情突然發生,來不及防備。
由於成語“措手不及”與“猝不及防”詞義相近,因此“猝不及防”中的“猝”易被誤寫作“措”。
川流不息 穿流不息
辨析:
“川流不息”指行人、車馬等像流水一樣連續不斷。“川”有兩個義項,一指河流,如海納百川;二指平原或平地,如米糧川。
“穿”與“川”讀音相同,如果把“川流不息”誤解為穿梭不停,其中的“川”就易被錯寫作“穿”。
D
搭檔 搭擋
辨析:
“搭檔”有動詞和名詞兩種用法,作動詞時指協作,如師徒搭檔;作名詞時指協作的人。
在“搭檔”一詞中,“檔”不能寫作“擋”,“搭擋”是錯詞。
打蠟 打臘
辨析:
“打蠟”指在器物上塗臘,以起到修飾和保護的作用。“蠟”是一種油質,通常由動物、植物或礦物產生,具有可塑性,不溶於水。由於蟲蠟是常見的蠟,故“蠟”字從“蟲”。“臘”指農曆十二月,也指冬天裏醃製後熏幹或風幹的食品,如臘魚、臘肉、臘雞等。“打蠟”打的是油質蠟,與臘月、臘肉無關,不能寫成“打臘”。
大名鼎鼎 大名頂頂
辨析:
“大名鼎鼎”形容名氣很大。“大名”即盛名,“鼎鼎”指盛大或顯赫。
“頂”與“鼎”讀音相同,而且“頂”作副詞時表示程度最高,如果把“大名鼎鼎”理解為名氣最大,那麼“鼎”就易被誤寫成“頂”。
耽誤 擔誤
辨析:
“耽誤”指因拖延或錯過時機而誤事。“耽”的本義是耳大下垂,引申為停留、遲延義。“擔”的基本意思是肩挑,引申為承擔等。“耽誤”不能作“擔誤”。
淡泊明誌 淡泊銘誌
辨析:
“淡泊明誌”指不追求名利與生活享受,以此表明高尚的誌趣。“明”指表明,不能寫成“銘記”“座右銘”的“銘”。
惦記 掂記
辨析:
“惦記”指對人或事物老想著,放不下心。“惦”指掛念,不能寫成“掂”。“掂”指用手托著東西上下晃動來估量輕重,與掛念相差甚遠。
玷汙 沾汙
辨析:
“玷汙”有兩個義項,一是指使有汙點,多用於比喻;二是指弄髒。
有人誤把“玷”理解為沾染,從而錯將“玷汙”寫成了“沾汙”。
釣魚竿 釣魚杆
辨析:
“竿”通常指截取竹子的主幹而成的竿子。“杆”指有一定用途的細長的像棍子的器物,如旗杆、電線杆等。“釣魚竿”多用竹竿製成,因而不能用“杆”。
掉書袋 吊書袋
辨析:
《南唐書·彭利用傳》:“對家人稚子,下逮奴隸,言必據書史,斷章破句,以代常談,俗謂之掉書袋。”“掉書袋”用來譏諷人喜歡引用古書詞句,賣弄才學。
“掉書袋”不可寫成“吊書袋”。
鼎力相助 鼎立相助
辨析:
“鼎”是古代用來煮東西的器物,常用來喻指帝業、王位。“鼎力”即大力,為敬辭,常在感謝和請托時使用。“鼎立”可解釋為三麵勢力對立,如三足鼎立。沒有“鼎立相助”一詞。
獨當一麵 獨擋一麵
辨析:
“獨當一麵”中的“當”是掌管、擔當或主持的意思。“獨當一麵”指單獨擔當一個方麵的任務或主持一個方麵的工作。
有些人把“當”寫成了“擋”,可能是聯想到“兵來將擋”一詞,誤以為“獨當一麵”是單獨把守或抵擋的意思。實無“獨擋一麵”一詞。
獨辟蹊徑 獨辟溪徑
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