膾炙人口 燴炙人口
辨析:
“膾炙人口”指味美的食物人人都愛吃,多喻指好的文章或事物被人稱讚。“膾”指細切的魚、肉。“炙”指烤熟的肉。“燴”是一種烹飪手法。“膾炙人口”之所以會被誤寫,主要是“膾”“燴”的意思沒有弄清,加上字形相近因而出錯。使用時應注意區分。
匱乏 潰乏
辨析:
“匱乏”即缺乏,多用指物資的缺乏。“匱”本身就是缺乏的意思,“潰”與之同音,但詞義完全不同。“潰”有四個義項,一是指水衝破堤壩,如潰決;二是指突破(包圍),如潰圍;三是指潰敗,如潰退;四是指肌肉組織腐爛,如潰爛。顯然,在“匱乏”一詞中,“匱”不能寫作“潰”。
L
蠟燭 臘燭
辨析:
“蠟”本指昆蟲分泌的油質,因此偏旁為“蟲”。“蠟”又引申泛指一切動植物和礦物所產生的油質,它具有可塑性,能燃燒,易熔化,不溶於水,如蜂蠟、石蠟等。“蠟”可用做防水劑,用它製成的燭叫“蠟燭”。
“臘”與“蠟”同音,但“臘”除指農曆十二月(臘月)外,通常用指冬天醃製後風幹或熏幹的肉類食品,如臘肉、臘魚等。可見,“臘”與“蠟”是兩個不同的字,二者不可通用。
藍色 蘭色
辨析:
經常會有人把“藍色”寫為“蘭色”,可能是因為後者寫起來簡便一些。
“藍”在通常情況下都指顏色,如蔚藍、藍圖等。“蘭”本指蘭草、蘭花,古代常用以比喻芳潔高雅或美好的事物。
濫竽充數 濫芋充數
辨析:
“濫竽充數”出自《韓非子》東郭先生吹竽的典故。“竽”是一種簧管樂器。“濫竽充數”指沒有真實的本領,混在行家中充數。“芋”指日常供食用的芋頭,與吹奏的樂器無關。“濫竽充數”不能寫作“濫芋充數”。
朗誦 朗頌
辨析:
“朗誦”,動詞,側重於“誦”,強調的是大聲朗讀,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一般多用於詩歌、散文、小說、台詞或其他文學作品等。
“朗”和“頌”不能組合成詞,“朗頌”是錯詞。
冷峻 冷俊
辨析:
“冷峻”指冷酷嚴峻或沉著而嚴肅。
“冷俊”是生造詞,在現代漢語詞彙裏沒有。
禮尚往來 禮上往來
辨析:
“尚”,注重。“禮尚往來”是說在禮節上,要注重有來有往;也可指你如何對我,我就如何對你。
將“禮尚往來”寫為“禮上往來”,雖然可以解釋,意思卻不一樣了。因此,“禮尚往來”不能寫成“禮上往來”。
曆練 曆煉
辨析:
“曆練”既指經曆世事、磨煉,又指閱曆多而富有經驗。“練”指訓練又指經驗多,而“煉”沒有這樣的意義,所以“曆煉”是錯誤的。
兩全其美 兩全齊美
辨析:
“兩全其美”指做一件事顧全兩個方麵,使兩方麵都很好。“其”指都,不能寫成“整齊”“齊全”的“齊”。
瞭望 了望
辨析:
“瞭望”指登上高處向遠方眺望。“了”原為“瞭”的簡化字。1986年後,兩字有了明確的分工:讀liǎo時,“瞭”仍簡化成“了”;讀liào時,“瞭”字不能簡化。“瞭望”音讀四聲,因而不能寫作“了望”。
寥寥無幾 了了無幾
辨析:
“寥寥無幾”中的“寥寥”指非常少。“了了”的意思一為明白、懂得;二為清楚、分明;還可引申為聰明。
“了了”沒有少的意思,所以“了了無幾”是個錯詞。
寥若晨星 寥若星辰
辨析:
“寥若晨星”指稀少得像早晨的星星。
“星辰”是夜晚天空中閃爍發光的天體(星星)的總稱,不能加個體量詞,也就無所謂多少。因此“寥若星辰”的寫法是錯誤的。
淩晨 淩辰
辨析:
這裏的“淩”是接近或逼近的意思,“晨”即早晨,“淩晨”指天快亮的時候。實無“淩辰”一詞。
流芳百世 留芳百世
辨析:
“流芳百世”指美好的名聲世世代代流傳下去。這裏的“流”指流傳,如果將其誤解為遺留、留給或留下,“流”就易被錯寫成“留”。
流光溢彩 流光異彩
辨析:
“流光溢彩”形容光彩流動閃爍。“流光溢彩”是並列結構的成語。“流光”與“溢彩”不僅對偶而且互文,表達光色之流瀉洋溢,詞語本身呈現一種勻稱和完美。
而把“溢”換作“異”後,“流光異彩”則成為一個動賓結構和一個定中結構合在一起的畸形結構,不但破壞了成語的合理搭配,而且連意義也模糊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