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指出的是,確實有“書香子弟”的說法,但“書香子弟”指的是人,“書香門第”指的是家庭,二者不可混淆。
殊不知 孰不知
辨析:
“殊不知”的意思是竟然不知道,竟然沒想到。其一般被用來糾正先前的想法、意見和主張。
“孰”指誰、哪個、什麼等,不能寫成“孰不知”。
肅殺 蕭殺
辨析:
“肅殺”形容秋冬季節天氣寒冷,草木凋零。其中的“肅”不能寫成“蕭索”“蕭條”的“蕭”。
死皮賴臉 死皮癩臉
辨析:
“死皮賴臉”指不顧羞恥地糾纏。“賴”是形容詞不好、壞的意思,如無賴、賴皮等。“癩”指黃癬,是一種皮膚病。“賴”“癩”字形相近,如用“癩臉”就成了生皮膚病的臉,與成語要表達的意思不符。
肆無忌憚 肆無忌彈
辨析:
“肆無忌憚”指任意妄為而沒有一點顧忌。“肆”指放肆、妄為,“忌憚”即害怕、顧忌。“憚”本身就是怕的意思,而“彈”無此義,因此,“憚”不能寫作“彈”。
鬆弛 鬆馳
辨析:
“鬆弛”指鬆散、不緊張、不嚴格。“弛”指放鬆、鬆懈。“馳”指奔跑得很快,也有傳播、向往等義。“鬆”與“弛”同義互助,而“馳”從最初的策馬飛奔到後來的引申義都與鬆散、鬆懈無關。因此,兩字不能互換。
俗不可耐 俗不可奈
辨析:
“俗不可耐”指庸俗得令人無法忍受。“耐”意思是忍受。
“俗不可耐”不能寫作“俗不可奈”。“奈”是奈何、無奈的意思。
蒜薹 蒜苔
辨析:
“薹”,多年生草本植物,又指韭菜、蒜等長到一定階段在中央部分抽出的莖,如蒜薹。
“苔”,指隱花植物苔蘚的一綱,也形容類似苔蘚的物質,如舌苔。
因為“薹”字比較繁瑣,“蒜薹”往往被人們誤寫為“蒜苔”。
隨聲附和 隨聲附合
辨析:
“隨聲附和”是指別人怎麼說就跟著怎麼說,或毫無主見地盲從。“附和”意思是跟著別人說或做,多含貶義。
“隨聲附和”一詞中,“和”不能寫作“合”。
T
談笑風生 談笑風聲
辨析:
“談笑風生”指談話時有說有笑,興致很高。“風生”可以理解為生風,即談笑時,將周圍的空氣都攪動了起來。“聲”有聲音、名聲、陳述等義。“風聲”即風的聲音,如用“談笑風聲”,整個成語就隻能解釋為談笑風的聲音,這是不合邏輯的。
蹚渾水 淌渾水
辨析:
“蹚”,是踩到爛泥或涉水而行的意思。“蹚渾水”,踏在汙水裏,比喻跟著別人做壞事。
“淌”,指往下流,與原詞要表達的意思迥異。兩字不能混用。
提要 題要
辨析:
“提要”既可作名詞又可作動詞,作名詞時指提出來的要點;作動詞時指從全書或全文中提出要點。可見,“提要”不論用做名詞還是動詞,其中的“提”都是提出的意思,而“題”則是書寫或提要的意思。兩字不能混用。
醍醐灌頂 提壺灌頂
辨析:
“醍醐”,古代從牛奶中提煉出的精華,時人以此為世間上品,佛家喻指正法。“醍醐灌頂”原為佛教用語,比喻給人灌輸智慧,使之徹底覺悟或醒悟。
“醍醐灌頂”與提壺毫不相關,不能寫成“提壺灌頂”。
天翻地覆 天翻地複
辨析:
“天翻地覆”指變化很大。“覆”與“複”意思有相近之處:“覆”指翻過來、蓋住,“複”指轉過去或轉回來。二字也有明確的分工和傾向:“覆”側重上下顛倒,“複”強調重複、反複。在“天翻地覆”一詞中,“複”不能代替“覆”。
挑揀 挑撿
辨析:
“挑揀”,側重於“揀”,即挑選的意思。它強調的是從中找出適合要求的,一般多用來指具體的事物。
“挑”和“撿”不能組合成詞,“挑撿”是錯詞。
鋌而走險 挺而走險
辨析:
“鋌”是一個用得極少的字,指疾行快走的樣子,常見於成語“鋌而走險”中。“鋌而走險”是指因走投無路,而不顧一切快步跑上冒險之路。
“挺”字意思廣泛,用處較多。它有直立、堅硬等解釋,也有奮進、很、頗的意思。
所以,“鋌而走險”中的“鋌”不能寫成“挺”。
捅婁子 捅漏子
辨析:
“婁子”指禍事、糾紛、亂子,“捅婁子”即惹出禍事、引起糾紛或招來亂子。
有人把“捅婁子”錯寫成“捅漏子”,多是由於錯把“婁子”理解為“漏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