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等到朝廷把富家豪紳遷徙到茂陵之地的時候,郭解家中貧窮,不夠資財遷徒的等級,但是遷徙名單中有他的名字,縣吏擔心不能隱瞞,所以不敢不讓他遷徙。衛將軍替他在皇帝麵前說:“郭解家裏貧窮,不用遷徙。”皇上說:“一介布衣竟然能讓將軍為他說話,足見他家中並不貧窮。”所以郭解也被遷徙走了。鄉裏的諸公為他送行時贈送的錢財多達一千多萬。軹縣楊季主的兒子在縣裏做掾屬,郭解被遷徙就是由他提的名。郭解的侄子斬掉了楊掾屬的腦袋。從此楊家和郭家便結了仇。
郭解一入關,關中的賢豪之士不管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聽到他的名聲,爭相與郭解交好。郭解身材短小,從不喝酒,出門沒有跟隨的車馬。不久又有人殺死了楊季主。楊家於是向皇帝上書,有人又把告發郭解的人殺死在京城皇宮前的闕下。武帝聽了之後,下令官吏逮捕郭解。郭解逃亡,並把自己的母親和親屬安置在夏陽,自己逃到了臨晉。臨晉的籍少公素來不認識郭解,郭解就冒充別人,求他放自己出關。籍少公放走了郭解,郭解轉而去了太原,他隻要到某個地方就把名字告訴招待他的主人家。朝廷追捕郭解,追查到籍少公那裏。少公被逼得自殺,追查的線索斷掉了。過了很長時間,才抓住了郭解。徹底追查他所犯的罪行,發現他殺人那些事,都是發生在大赦之前。軹縣有個儒生陪同朝廷派來的使者一起坐著,他聽到郭解的門客誇讚郭解,便說:“郭解這個人專用奸詐幹壞事觸犯國法,怎麼能算得上賢明呢!”郭解的門客一聽,立刻殺死了儒生,割掉他的舌頭。審訊的官吏以此事責問郭解,郭解的確不知道殺人的是誰。殺害儒生的人也終究沒能追查到,沒有人知道是誰。官吏奏請皇帝判郭解無罪。禦史大夫公孫弘在皇帝麵前議論說:“郭解一介布衣卻以俠義自任,行使權勢,因為小事而殺人,郭解雖然自己不知道,但他的罪過比親自殺人還要嚴重。應當判他大逆不道之罪。”便將郭解滿門滅族。
【原文】
太史公曰:吾視郭解,狀貌不及中人,言語不足采者[1]。然天下無賢與不肖,知與不知,皆慕其聲,言俠者皆引以為名。諺曰:“人貌榮名,豈有既乎!”於戲[2],惜哉!
【注釋】
[1]不足采:不值得采取。[2]於戲:通“嗚呼”。表感歎。
【譯文】
太史公說:我看郭解,相貌不如中等人材,語言也沒有可取之處。但是天下的人們,不管是賢才還是不肖之輩,不管認識他還是不認識他,都仰慕他的名聲,談論遊俠的都標榜郭解以抬高自己的名聲。諺語說:“人可用榮耀的名聲作為容貌,難道會有窮盡的時候嗎?”唉,可惜呀!
⊙文史知識
漢代的陪陵製度
“陪陵”是我國曆史上的政治製度,公卿大臣列將有功者得葬於帝王陵墓附近,此附配之陵稱“陪陵”。西漢時期從高祖開始,出於政治目的,各陵都安置了很多陪葬墓,形成規模宏大的陪葬墓地。陪葬者大都是當時的朝廷重臣和皇親國戚。據記載,陪葬長陵的有蕭何、曹參、張良等一些開國元勳;陪葬茂陵的有衛青、霍去病等名將。陪葬者的墓地多是皇帝所賜,各自建有陵園、園邑和祠堂。有的還把子孫附葬在父祖墓旁,形成宗族墓地。陪葬者地位越高,離帝陵越近,封土也越高大。
除了死去的人葬在帝王陵墓周圍陪陵以外,漢代帝王還常常將各地居民遷往陵墓周邊居住立業,規模以漢武帝時為最盛。漢武帝時大臣主父偃建議漢武帝將各地豪強遷居茂陵。建議說:茂陵初具規模,不如把那些橫行一方的豪強和影響治安的無業遊民都遷徙到茂陵,這樣既繁榮了京師,又杜絕了他們繼續在地方上為非作歹,就算不殺他們也能除去禍害。為了繁華茂陵附近的經濟,漢武帝不斷遷徙“郡國豪傑,及資三百萬以上”者於邑中,由於人口逐年增加,後改邑為縣,戶數多達六萬零八十六,人口有二十六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