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集(2 / 3)

李宗仁:“對我講了些什麼呢?”

黃啟漢:“周先生考慮了德公的安全,他認為您可以調桂係一個師進駐南京。在這期間萬一受到蔣介石攻擊,隻要守住一天,解放軍就可以到來支援。”

李宗仁點點頭:“行前見到李任潮先生了嗎?”

黃啟漢:“他專門召見了我,讓我轉告您,務必當機立斷,向人民靠攏。隻要德公見諸行動,將來組織聯合政府,毛主席和其他民主黨派負責人,都願支持德公任副主席。”

李宗仁:“對健生說了些什麼”

黃啟漢:“他說,白健生無非想帶兵,聯合政府成立了,還怕沒有兵帶嗎到時,我們都會支持他帶兵。”

李宗仁:“行前見到劉仲容了嗎?”

黃啟漢微微地搖了搖頭。

雙清別墅亭子中間 外 日

周恩來:“仲容先生,毛主席希望你也回南京一趟,對李宗仁、白崇禧再促一促。”

毛澤東:“你敢回去嗎我可以打保票,保你平安回來。”

劉仲容:“敢!請主席做指示吧。”

毛澤東:“關於李宗仁的地位問題,可以暫時不動,還是當他的代總統,照樣在南京發號施令;關於桂係部隊,隻要不出擊,我們也不動他,等到將來再說。”

劉仲容:“關於和談問題呢?”

毛澤東:“隻要他親自出席談判,我也出席談判,但談判地點隻能在北平。一旦成立新的中央人民政府,南京政府的牌子就不要掛了。怎麼樣我們的條件還算平等嗎?”

劉仲容:“如果換一下位置,老蔣他——甚至是德公,都不會倡導和談的。”

毛澤東:“恩來,欲快從速,幫著仲容聯係飛機。”

周恩來:“五號,南京中國航空公司派專機來。”

毛澤東:“既然是專機,還可以多派一些人去做工作嘛!”

周恩來:“都安排了!仲容,回北平時,你要把邵老的夫人傅學文從南京接回來。”

毛澤東:“還有於大胡子,最好也把他弄到北平來。”

南京李宗仁官邸內夜

黃啟漢:“德公,您知道中共《人民日報》發了一篇社論,叫《南京政府向何處去》嗎?”

李宗仁:“我已經從他們的廣播中聽到了。等白健生到了南京,我們再一塊兒談吧!”

一位侍從走進:“報告!何院長到。”

黃啟漢一怔:“德公,請何應欽院長來好嗎?”

李宗仁:“他是行政院長,應該讓他來聽聽。”

侍從轉身退下。

何應欽走進,握住劉仲容的手:“我知道你去了北平,帶回什麼消息呀見到文白、邵老了嗎?”

劉仲容:“沒有。我是德公派去了解情況的。”

何應欽:“你見到毛先生了嗎?”

劉仲容:“見到了。毛先生說,國共兩家打了這些年的仗,該歇歇手了,談總比打好。這並不是共產黨沒有力量,而是為了早日結束內戰,使地方和人民少受損失。”

何應欽:“毛先生同意劃江而治嗎?”

劉仲容:“不同意。毛先生說,解放軍一定要過江,誰也不能阻擋!”

何應欽:“噢,噢……德公,我告辭了!”轉身離去。

李宗仁、劉仲容憤慨地望著何應欽的背影。

奉化溪口小溪邊外 日

蔣經國攙著蔣介石在溪邊徜徉。

蔣介石自語地:“毛澤東啊毛澤東,你真是逼人太甚啊!”

蔣經國:“毛澤東的這些做法,無外乎強迫我們作‘城下之盟’,向他無條件投降而已!”

蔣介石:“立即電告設在廣州的國民黨中央常委會,要他們通過一份有關和談方針的文件,發給李德鄰!”

蔣經國:“父親,您為什麼不親自出麵呢?”

蔣介石:“為了讓他能把和談拖到五月份,我必須暫時退隱幕後,懂嗎?”

蔣經國:“懂。”

南京莫愁湖外夜

一艘豪華的遊船緩緩前行,白崇禧和劉仲容相對而談。

白崇禧:“既然他們一定要過江,那就非打下去了,還談什麼他們還有什麼別的意見嗎?”

劉仲容:“毛澤東還讓我轉告您:白崇禧是喜歡帶兵的,他的桂係隻不過十多萬人,將來和談成功,一俟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建立國防部,我們還可以請他帶兵,請他指揮三十萬軍隊,人盡其才,對國家也有好處嘛!”

白崇禧:“個人出處,現在不是我考慮的時候。目前要緊的是,共產黨如果有和平誠意,就立即停止軍事行動!”

劉仲容無可奈何地搖著頭。

白崇禧:“我的態度是清楚的:過江問題是一切問題的前提。中共如在目前‘戰鬥過江’,和談的決裂不可避免。”

劉仲容:“識時務者為俊傑。這是李濟深先生讓我轉給您的一句話。目前國民黨處於下風,共產黨是戰勝者,進行和談本來是談何容易……”

白崇禧:“不必再說下去了!大不了,雙方開打嘛!”

北平雙清別墅外 日

毛澤東望著湖水:“看來,和談成功的可能性小了。”

朱德:“武裝過江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了。”

周恩來:“但是,南京方麵的代表卻越來越傾向我們了。”

毛澤東:“我就不相信李宗仁的心不是肉長的!老總,為了表示我們的誠意,電告彭德懷,暫緩一個星期攻太原。”

朱德:“是!但是,我們也應電告渡江總前委,加強訓練,一俟和談破裂,能立即打過長江去。”

毛澤東:“我立即電告渡江總前委,中央於四月三日批準了他們的《寧滬杭戰役實施綱要》之後,近期要把渡江作戰的詳細計劃報告中央軍委。”

安徽省瑤崗村 渡江總前委指揮部 內 日

陳毅指著渡江作戰地圖講道:“根據渡江作戰部署,以第三野戰軍第八、第十兵團八個軍,三個獨立旅,共三十五萬人,組成東突擊集團,由粟裕副司令員、張震參謀長指揮;以第三野戰軍第七、第九兵團七個軍共三十萬人,組成中突擊集團,由譚震林第一副政委指揮。”

鄧小平指著作戰地圖講道:“以第二野戰軍第三、第四、第五兵團九個軍及地方部隊共三十五萬人,組成西突擊集團,由劉伯承司令員、副政委張際春、參謀長李達指揮。”他吸了一口香煙,說道:“現在,必須做好兩件事:一、明確東、中、西三個突擊集團各部渡江地段的劃分;二、要他們把渡江訓練、後勤準備等情況報來,彙總後報中央軍委。”

陳毅:“我讚成!”

第二野戰軍指揮部 內 日

劉伯承:“根據中央軍委、毛主席的指示,我西突擊集團對渡江作戰作了具體的部署。下邊,由李達參謀長下達作戰任務,如無不同意見,即可上報總前委!”

李達指著作戰地圖講道:“第三兵團所轄第十、第十一、第十二軍作戰任務如次:第十軍以佯攻手段包圍安慶守軍,並封鎖安慶及其東西江麵,掩護主力渡江外。主力第十一、第十二軍由安慶以東至樅陽鎮段渡江。由兵團司令員陳錫聯、政委謝富治統一指揮!”

“是!”陳錫聯、謝富治答說。

李達指著作戰地圖講道:“第四兵團所轄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軍,由望江至馬當段渡江。其中第十三軍附第十四軍第四十一師和第十五軍為第一梯隊,第十四軍主力為第二梯隊。由兵團司令員兼政委陳賡指揮!”

陳賡:“是!”

李達:“第五兵團所轄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軍由安慶以西至望江段渡江。其中第十六軍為第一梯隊,第十七、第十八軍為第二梯隊。由兵團司令員楊勇、政委蘇振華統一指揮!”

“是!”楊勇、蘇振華答說。

劉伯承:“各兵團的作戰任務清楚了嗎?”

“清楚了!”

劉伯承:“有不同意見嗎?”

“沒有!”

劉伯承:“好!回去以後,立即投入渡江準備工作!”

中突擊集團指揮部 內 日

張震指著作戰地圖講道:“第八兵團所轄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四軍及特種兵縱隊炮兵第二團、騎兵團,由樅陽鎮(不含)至姚溝段渡江。其中以第二十一、第二十四軍為第一梯隊,第二十二軍為第二梯隊。由兵團司令員王建安、政委譚啟龍統一指揮!”

“是!”王建安、譚啟龍答說。

張震指著作戰地圖講道:“第十兵團所轄第二十五、第二十七、第三十、第三十三軍及特種兵縱隊炮兵第四團和第一團一個營,由姚溝(不含)至裕溪口段渡江。除一部兵力在當塗、蕪湖正麵牽製對岸守軍,並視機渡江外,第二十五、第二十七軍為第一梯隊,第三十、第三十三軍為第二梯隊。由兵團司令員宋時輪、政委郭化若統一指揮!”

“是!”宋時輪、郭化若答說。

粟裕:“作戰任務清楚了,立即回各自部隊抓緊戰前準備工作。等到一聲令下,必須戰勝長江天塹,打到江南去!”

東突擊集團指揮部 內 日

譚震林指著作戰地圖講道:“第七兵團所轄第二十、第二十六、第三十四、第三十五軍及警備第七旅、特種兵縱隊炮兵第三團和第一團一個營,除以第三十四、第三十五軍警備第七旅位於烏衣、全椒、儀征、揚州地區外,第二十、第二十六軍由三江營、口岸、京口段渡江,由兵團司令員陳士榘、政委袁仲賢統一指揮!”

“是!”陳士榘、袁仲賢答說。

譚震林指著作戰地圖講道:“第九兵團所轄第二十三、第二十八、第二十九、第三十一軍及警備第八、第六旅及特種兵縱隊炮兵第五、第六團、第一團一個營,由龍稍港至張黃段實施渡江。其中第二十三、第二十九、第三十一軍為第一梯隊,第二十八軍為第二梯隊。由兵團司令員葉飛、政委韋國清統一指揮!”

“是!”葉飛、韋國清答說。

譚震林:“作戰任務明確了吧?”

“明確了!”

譚震林:“好!立即回去組織實施戰前的準備工作。”

雙清別墅內 日

朱德指著渡江戰役作戰地圖興奮地:“我二野、三野百萬大軍分三路大軍一齊行動,是一定能夠打過長江去的!接下來,就是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部署問題了。”

在朱德的講話中搖出:毛澤東、周恩來、林彪。

周恩來:“為了確保打過長江去的完全勝利,我認為必須再次強調牽製坐鎮武漢的白崇禧集團,使白部不能沿長江向東增援,妨礙第二、第三野戰軍渡江。為此,我認為第四野戰軍組成的十二萬先遣兵團似嫌少了些。”

毛澤東:“林彪,把十二萬倒過來,改成二十萬吧!”

林彪:“主席,沒有問題。”

朱德:“這就確保無虞了!”

周恩來:“這樣一來,第十二兵團司令員兼政委蕭勁光同誌,也就成了四野百萬大軍下江南的先鋒官了!”

毛澤東:“今天,請你林彪來的目的,絕不是多調十萬八萬人的問題!誠如老總方才說的,是告訴你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部署問題。”

林彪:“請毛主席下令吧,我們堅決服從!”

毛澤東:“我沒有那麼多的命令好下。下邊,請恩來同誌先給你講講中央軍委的一些設想。”

周恩來指著作戰地圖講道:“寧、滬、杭是蔣介石的發祥地,也是國民黨政治、軍事、經濟的中心。因此,中央軍委決定使用二野、三野兩大野戰軍,在不長的時間裏摧毀蔣介石的這個發祥地。”

毛澤東:“我想兩個月足矣!再加上接管南京、上海、杭州等江南大中城市,解放廣大的農村,半年足矣!”

周恩來:“接下來,三野留在華東,解放福建以及沿海的島嶼,交由陳毅、粟裕領導;劉伯承、鄧小平率二野揮師殺向大西南,解放雲南、貴州、四川、西康、西藏。”

毛澤東:“主要是解放雲、貴、川三省,西康和西藏可以稍緩一下解決。”

朱德:“那也很不容易了!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平蜀難平喲!”

毛澤東:“無外乎是剿匪和清除“胞哥”兩件事嘛!伯承和小平他們勝任愉快!”

周恩來:“根據和談的進展,中央軍委決定批準彭德懷同誌攻打太原的作戰計劃。”

朱德:“我看有三五天太原就解放了!”

毛澤東:“這樣一來,除了綏遠還要等些時候,華北問題就算解決了。”

周恩來:“接下來,彭德懷帶走華北的兩個兵團進軍西北,先解放西安、蘭州等大城市。”

毛澤東:“到那時,視情再派賀龍同誌入川,追剿南逃的胡宗南集團!”

周恩來指著作戰地圖講道:“剩下來的中南五省就交給四野了。”

朱德:“這樣一來,林彪同誌就從長白山打到海南島了!”

毛澤東:“了無問題!三大戰役已結束,再加四野一個百萬雄師過長江,就像秋風掃落葉,追著敵人的屁股打!難的是戰後重建,關心百姓的疾苦。”

林彪:“我們一定按主席的指示去辦!”

毛澤東:“為了新中國的安定,或者說為了保衛祖國的海疆,我們必須著手建立自己的空軍和海軍。中央決定:由劉亞樓同誌組建空軍,近期我會找他談話。”

林彪:“是!”

毛澤東:“同時,中央軍委初步擬定:由蕭勁光同誌組建海軍。你林彪心中有點兒數,一旦中央軍委下達了命令,你必須放人!”

林彪:“是!”

毛澤東:“會議到此結束!下邊,我要和恩來商議和談的事了!”

香山小路外 日

毛澤東一邊登攀一邊說:“非正式會議應該結束了,明確通知對方:正式會談時間為十三日至十七日,共五天。另向張治中表示:十七日必須解決問題。十八日後,無論談判成敗,人民解放軍必須過江。十七日必須舉行簽字儀式!”

周恩來:“如果南京政府不願簽字呢?”

毛澤東:“隻要張治中先生他們願意簽,也可以簽字。簽字後他們不能回去,叫他們全體留北平。如他們當中有人不敢簽,並有些人要回去,要爭取張治中、邵力子、章士釗三代表以及四個顧問留在北平。”

周恩來:“好!我努力去做。”

雙清別墅 內 日

毛澤東緊緊握住劉仲容的手,笑著說:“我給你打過保票,現在你不是平安回來了!予大胡子來了嗎?”

劉仲容:“南京保密局的人盯得嚴,上飛機前,於右任先生又被變相地扣下了。”

毛澤東歎了口氣:“再來北平就難了!坐下談吧。”他坐定之後問道:“李、白二人對和談的態度有沒有轉變”

劉仲容:“李宗仁在各方的壓力下,更加搖擺不定;白崇禧還是頑固地反對過江,我看是沒希望了!”

毛澤東沉思片刻:“為了爭取李宗仁,你給他打個電話,就說解放軍就要過江,我希望他不要離開南京。如果認為南京不安全,可以飛到北平來。我毛澤東會以貴賓之禮款待他,那時和談仍可繼續進行。”

劉仲容:“主席的心胸太寬廣了!”

毛澤東:“這不是心胸寬窄的問題!戰端一起,槍炮是無情的。因此,在我下達渡江命令之前,我不能不想到幾十萬乃至幾百萬人的生命大事啊!”

劉仲容:“可是李、白二人,尤其是躲在溪口遙控和談的蔣介石就沒有想到這些!”

奉化溪口 報本堂 內 晨

蔣介石習慣地佇立窗前沉思。

蔣經國走進:“父親,早安!”

蔣介石:“經兒,今天是什麼日子”

蔣經國:“四月十五日。據來自北平的消息,國共雙方的和談代表,將於今日舉行第二次和議。”

蔣介石:“我昨天就知道了!今天是你的什麼日子?”

蔣經國一怔:“孩兒不知,請父親示諭。”

蔣介石:“今天是你四十歲的生日啊!”

蔣經國:“時為國難之際,孩兒不敢言及自己的生日。”

蔣介石:“不!要敢言。父親在四十歲的時候,已經統率北伐大軍,開始了統一祖國的大業。”

蔣經國:“可孩兒在四十歲的時候……”

蔣介石:“恰是父親一生中的低穀!但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經兒最好的起點。”

蔣經國雙腳並立:“是!我一定佐助父親再走向輝煌。”

蔣介石:“在你四十壽日之際,父親沒有什麼更好的禮品送給你,我隻給你寫了幾個字,希望你喜歡。”他從桌上拿起寫好的字幅,“收下吧!”

蔣經國雙手接過,肅然展讀:“寓理帥氣!”他激動地叫了一聲:“父親!”遂禁不住地哭了。

蔣介石低沉地說:“哭什麼在今天的中國,不單單是毛澤東希望你我父子哭,就說李德鄰他們也希望我們在大陸上消失!”

蔣經國:“父親!我不哭了。”

蔣介石:“和談的文戲就要唱不下去了,我們必須準備唱更加難唱的武戲了!”

北平雙清別墅內 日

毛澤東審閱完畢一份文件,遂拿起電話:“喂!恩來嗎?”

遠方顯出周恩來接電話的畫麵:“是!主席。”

毛澤東:“你們修訂過的《國內和平協定》我看過了,就以此定稿。”

周恩來:“如果南京方麵還有一些意見呢?”

毛澤東:“也隻好委屈他們接受了。想借口有意見來達到拖延時問的目的,那是不行的!”

周恩來:“主席還有什麼指示嗎?”

毛澤東:“為著給南京一個打擊,促使他們接受我們的條件,我已經電告渡江總前委,請他們在二十號以前,攻占從安慶至南通一線除安慶及浦口、浦鎮以外的江北一切據點。”說罷掛上電話。

遠方隱去周恩來接電話的畫麵。

六國飯店會客室內晚

周恩來拿著一疊文件:“文白先生,這是《國內和平協定》最後的文件,請你先發給你的代表討論,晚上九時,我們舉行會議。”

張治中接過《國內和平協定》文本,說道:“恩來,所謂最後的文件,是不是可解釋為最後的通牒是不是隻許我們說一個對或者不對”

周恩來:“是的,這是我們最後的態度。”

張治中:“也好,幹脆!”

六國飯店會議室內夜

張治中、邵力子、章士釗、黃紹弦、李蒸、劉斐等每人手捧一份文件沉默不語。

張治中:“我認真地研究了這份最後的文本,它已經接受了我們提出的半數以上的意見,我看基本上可以接受。”

邵力子:“如果能了然於戰敗求和、天下為公的道理,不囿於一派一係的私利,以國家元氣、人民生命財產為重,那麼,就隻有毅然接受。”

章士釗:“事到如今,唯有以誠心承認錯誤,以勇氣接受失敗,才對國家、對人民、乃至對國民黨保全者實多。極而言之,總比頑固到底、失敗到底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