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女人 孕 (1)(2 / 2)

在每天的250克糧食裏頭,有70~100克的雜糧的效果,比純粹的精糧要效果更好。首先是因為現代人缺乏運動,懷孕之後更如此,如果精製糧食吃得太多,“妊娠糖尿病”的產生可能就增加了,特別是當你的父母有糖尿病的話,一旦不太注意,懷孕就可能是糖尿病的起因,而且粗糧中礦物質、維生素比精糧中的多,纖維素也多,可以幫助解決孕期常見的便秘問題。

如果你已經血糖高起來了,或者說有糖尿病的嫌疑了,可以采取少吃多餐的方式。這樣可以避免一次吃得太多,造成你的血糖一下子太高,使胰島的工作任務突然加大。畢竟孕產婦是兩個人的營養,既不能讓血糖升高,還能讓孩子正常發育,所以你可以把全天的營養均勻地分到六餐甚至七餐、八餐裏,每次都不讓胰島特別累,靠餐次的增加把全天的營養都攝入夠。

但一定要注意,不管是因為避免糖尿病還是本身總覺得餓而加餐,多餐的前提是總量控製,即少量多次。很多人懷孕之後不停地吃,確實多餐,但總量也上去了,成了多量多次,這樣怎麼能不胖?怎麼能不得糖尿病?

目前在中國的孕婦中,妊娠糖尿病的發病率能達到15%,這是個很高的數字,就是說發生得很普遍。如果不加以控製,你的孩子從小就等於是泡在糖水裏,他的胰島在他還沒出生前就開始工作了,這就使他比其他孩子多了胰島耗損的機會,等他出生、長大,胰島的儲備已經受到影響,力量不足,他就比其他人多了得糖尿病的機會。

到了哺乳期,開始“坐月子”了,跟懷孕時所需的熱量是接近的,也是每天可以增加75克糧食和20克蛋白質,但與妊娠期相比,還是要節製一些。畢竟哺乳到4個月的時候,孩子就要加一些輔食了,這時候你自己就沒有必要吃得太多了,到了哺乳6個月以後,食量就應該恢複到你原來正常的水平。

生完孩子的女人都關心什麼時候可以去瘦身。中國有“坐月子”這種民俗,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民俗,還是因為中國人的體質適合這樣做,畢竟中國人不是個食肉民族,體質遠沒有食肉的西方人那麼強壯,所以西方女人生育後很快就可以洗澡、運動,似乎也沒後遺症。現在中國很多女性也在效仿,但這需要適可而止,因為即便是中國現在飲食水平提高了,身體比上幾代強壯了,但中國人的基因是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就變化的,很多薄弱環節還是隱藏著,生育後的調理還要重視。即便不是生育後的女人,也經常因為受寒而成病,中醫講,“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身體有漏洞、有弱點的時候,外邪,包括氣溫變化的寒邪,也包括病毒細菌等傳染性因素都可能乘虛而入,分娩畢竟是對身體的一個打擊,從這個角度上說,月子可以不用像過去有那麼多煩瑣的講究,比如絕對的避風、絕對不能洗澡、絕對臥床等,但也要有些針對性的照顧,給身體一個恢複的時間。

而且,“坐月子”其實也是很多女性,特別是之前體質差、身體瘦弱的女性一個彌補的機會,可以借助激素變化的力量,加上合理的調養,使自己變得豐潤白皙起來,所以生產後的鍛煉要做,但還是要在月子之後開始,走路、慢跑都可以,也不用等到七八個月之後。

⊙生男孩的媽媽容易壞牙嗎

懷孕之後的補鈣倒是一般都重視,但針對孕婦的補鈣是需要藥品、食物相結合的,因為食物當中,鈣質利用最好,含量最高的就是奶製品,但是中國人喝奶的本事不行,按照要求,孕產婦每天需要的鈣質要達到1200~1500毫克,我們從日常飲食中攝取的鈣,隻能達到600~400毫克之間。一袋牛奶含鈣質120毫克,你在正常飲食的基礎上,至少還需要喝5袋奶才能補充夠,否則就是吃奶製品,比如奶酪,因為奶酪是濃縮的,所以可以不用吃那麼多。但就算你能喝下5袋奶,熱量也是超標的,所以,可以在飲食的基礎上,補充一片鈣片,大約是600毫克,這個量就夠了。

不能小看補鈣問題,很多生了男孩子的媽媽事後發現,懷孕前從來沒去過口腔科,結果兒子出生之後,自己就開始不斷地補牙,齲齒層出不窮,這就可能和缺鈣有關。因為男孩子骨骼比女孩子骨骼大,對鈣的需求就大一些,準媽媽如果不及時補鈣,吃進去僅有的鈣就要先被孩子搶走,自己的牙就會因為缺鈣而變得脆弱了。

懷孕之後另一個需要強調的就是蛋白質一定要吃夠,是因為它是“生產材料”,比如我們蓋房子,水泥、鋼筋是必備的,蛋白質就是水泥,是身體賴以成形的東西,雞、鴨、魚、肉、蛋、奶都能提供蛋白質,你可以換著吃。很多人講究補B族維生素如葉酸等,但無論補什麼,都要在糧食、肉類的基礎上發揮作用,是“錦上添花”,糧食、蛋白質這些是“錦”,是基礎。如果你在懷孕前是吃素的,隻要準備懷孕就要改變這個習慣,即便是不吃肉,但蛋和奶一定要保證,而且要吃夠,否則就沒有權利做母親,因為豆腐這種植物蛋白提供的蛋白質,遠不足以支撐孩子成形,必須是動物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