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曹操的征伐 好色是要付出代價的(2 / 2)

以曹操、劉表的修為,都容不下禰衡,可見此人著實不知趣,但無論如何,罪不至死。劉表借黃祖之手殺了禰衡,雖然免去罵名,卻總是不太厚道。

轉眼間已是建安二年(公元197年)。

曹操改組朝廷、實施屯田政策後,開始揮鞭撻伐,首個目標便是歸附劉表的張繡。為什麼先打張繡呢?兩個原因:其一,張繡的部眾本是屬於張濟。當初張濟曾與李傕、郭汜聯手追擊漢獻帝,以臣子壓迫皇帝,大逆不道。如今出兵討伐,可謂師出有名。其二,張濟剛死,張繡初掌兵權,實力較弱,容易搞定。

果不其然,曹操大軍剛抵達淯水,張繡就舉旗投降了。不戰而屈人之兵,贏得實在太輕鬆了。曹操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得意忘形,幹了一件荒唐事。張繡有個嬸娘,也就是張濟的遺孀,長得貌美如花,把曹操看得心癢難忍。曹操本是好色之徒,當晚就把美女霸占了,還納為小妾。

但是,曹操沒有考慮到張繡的感受:我剛投降,你就把我嬸娘給霸占了,這不是讓我很難堪嗎?讓我在諸將士麵前怎麼抬得起頭呢?

不僅如此,張繡又聽到一個消息。當時張繡有一員心腹愛將,名喚胡車兒,打仗極其驍勇。曹操派人給胡車兒送去大量的金銀財寶,明擺著是想重金收買,俗稱“挖牆腳”。

這兩件事讓張繡怒火中燒。男兒絕不能如此忍氣吞聲,該出手就要出手。咱也不投降了,拚了!

一向聰明過人的曹操,也會犯低級錯誤,他畢竟是人而不是神,七情六欲控製不住。說實話,曹操隻是為美色所吸引,壓根兒沒想過除掉張繡,隻是忽視了張繡的感受。有一件事可以證明曹操對張繡毫無提防心——他的營寨根本就沒戒備。

色字頭上一把刀,曹操終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張繡鋌而走險,率部突襲曹操兵營。曹操被殺了個措手不及,當他聽到殺聲四起,大驚失色,奪路而逃。張繡軍萬箭齊發,一支流矢射中曹操,幸好不是致命傷。這時曹軍兵營全亂了,曹操長子曹昂在混戰中被叛軍砍殺,命喪黃泉。

如果不是典韋挺身而出,曹操說不定也要喪命於此。張繡發現曹操逃跑後,縱兵緊追,負責殿後的典韋如同一尊戰神,死死擋住叛軍。眾寡懸殊,典韋的左右衛兵全部戰死,隻剩下他一人在戰鬥。此時的典韋血染戰袍,身負重傷,猶以一當百,苦苦支撐。打到最後,武器也打沒了,赤手空拳。張繡叛軍衝了上來,想將他生擒。力大無比的典韋雙手一抄,把兩個敵兵抓在手中,一手一人當武器。叛軍一擁而上,數十把刀戟利刃亂捅一番,典韋碩大的身軀終於倒下,死時雙眼還怒睜著……

此役曹軍大敗,若不是平虜校尉於禁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曹軍的損失將更加慘重。

於禁治軍有方,其他部隊大潰敗時,隻有他的軍隊建製完整,且戰且退,井然有序。前麵說過,曹操軍隊中有一支青州兵,是從收降的黃巾軍改編而來。青州兵本是流寇出身,軍紀相當差,在撤退途中又祭出以前打家劫舍的本事,所過之處,如鬼子進村。於禁見狀大怒,率部掃蕩四處搶劫的青州兵。青州兵一看於禁動真格的,顧不上搶,撒腿就跑。這時曹操逃到舞陽,收攏部眾,青州兵立馬向曹操告狀,稱於禁襲擊他們,居心叵測。

於禁邊撤退邊阻擊張繡追兵,他的軍隊是最後抵達舞陽的。他沒有馬上去見曹操,而是命令士兵構築防線,以防追兵偷襲。有人慌慌張張跑來說:“大事不好了!青州兵惡人先告狀,將軍還不趕快去解釋。”

於禁答道:“敵人追兵就在後麵,隨時都會趕到,不先做好準備,怎麼抵擋敵軍?再說了,曹公英明睿智,怎麼會聽那些誣告陷害的話呢?”

直到挖好壕溝、築好營寨後,於禁才去拜見曹操,把青州兵打家劫舍的事說了一遍。此時曹操剛剛經曆喪子之痛,若換作其他人,恐怕早已情緒失控,難辨是非。但曹操真的不同凡響,他能控製住自己的情感,保持頭腦冷靜與清醒。他不僅未責備於禁,反倒大大表揚一番:“淯水之敗,連我自己都狼狽不堪,將軍卻能在混亂中保持冷靜,整頓自己的軍隊,製止遊兵散勇的暴行,安營固壘,有凜然不可動的氣節。即便是古代名將,也未必能勝過你。”

勇將典韋之死,令曹操很傷心;但於禁臨危不亂的表現,又讓他十分欣慰。我們總說曹操善於用人,所謂用人術,無非賞罰與信任。對於流言蜚語的攻擊,曹操置之不理,這就是信任;在獎賞上,他向來是及時與不吝嗇的。很快,他就封於禁為益壽亭侯,這是給眾將士樹立標杆。

正是有於禁這樣優秀的將領,曹操在舞陽才得以重整旗鼓,與尾隨而來的張繡兵團再度交鋒。這次,張繡沒有撈到好處,敗回穰城,又一次投靠荊州牧劉表。曹操雖然扳回一局,終究元氣大傷,無力再戰,遂撤回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