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珪、陳登父子雖是呂布部下,但與呂布不過是貌合神離。到了許都後,陳登拜見曹操並說道:“呂布有勇無謀,為人反複,沒有原則立場,應該早點鏟除他。”看來呂布著實是個拙劣的領導,這種用人水平,最後不失敗才怪。陳登向曹操表忠誠,曹操不免也要表揚他幾句:“呂布狼子野心,確實不可久養,除了你之外,沒有人可以看出他的虛偽。”
光口頭表揚是不夠的,曹操在封官進爵上毫不吝嗇,拜陳登為廣陵太守,官秩為中二千石。如此大手筆,當然別有用心。陳登要離開時,曹操握著他的手,意味深長地說:“東方之事,就托付給你了。”言下之意,就是讓陳登好好潛伏在呂布身邊充當高級臥底。曹操埋下的這顆地雷,後來果然把呂布炸得粉身碎骨。
這一切,呂布當然一無所知。
但是,呂布對陳登出使許都的結果大為不滿。原來,呂布的徐州牧頭銜是自封的,並非朝廷授予,名不正言不順。他派陳登到許都邀功,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希望朝廷正式任命他為徐州牧,誰知希望卻落空了。
呂布把怒氣發泄在陳登身上,他操起長戟,往案幾上一斫,把桌子削掉一角,吼道:“你老爹勸我與曹操聯合,同袁術斷絕關係,我照做了,可如今我卻什麼都沒得到!你倒好,升了官、進了爵,而我卻被你們給出賣了。”
麵對呂布的咆哮,陳登麵不改色心不跳,從容不迫地答道:“我見到曹公時說:‘對待將軍就要想養老虎那樣,得讓他吃飽才行,不然就會吃人。’曹公是這樣回答:‘你說的不對,這好比養一隻老鷹,隻有餓著,才能為我所用,要是吃飽了,就會飛走的。’這是他的原話。”
呂布一聽,沒脾氣了,因為曹操說的,倒是真話。
我們再來說說呂布與袁術。
呂布撕毀婚約,把韓胤交給曹操處死,這件事令袁術十分難堪。他想不通,怎麼就沒有人願意來歸附自己這個“真命天子”呢?琢磨了半天,他總算琢磨出一個道理:大家不尊重我,是不曉得我的厲害,得先打幾場勝仗,才能讓天下人心服。
我前麵說過,在諸軍閥中,袁術實力並不很強,麾下缺乏能征慣戰的名將。但是袁術特別能收編雜牌軍,他麾下的部隊來源五花八門,有黃巾軍,有黑山軍,有南匈奴軍,有孫堅舊部,還有被曹操趕跑的楊奉、韓暹。楊奉、韓暹都是護送獻帝東返的功臣,後來遭曹操排擠,被踢出朝廷,隻得前來投靠袁術。
靠著收編來的雜七雜八的部隊,袁術看上去兵多將廣,實際上戰鬥力並不強。袁術顯然高估自己的實力,他決定教訓呂布一下。於是仲家皇帝調兵遣將,派大將張勳、橋蕤(ruí)會同楊奉、韓暹的部隊,共計步騎兵數萬人,兵分七路,浩浩蕩蕩殺向下邳,大有一舉打垮呂布的架勢。
當時呂布隻有三千步兵及戰馬四百匹,兵力上遠居劣勢。敵人大兵壓境,呂布後悔當初聽了陳珪的話而與袁術絕交,他一眼瞥見身旁的陳珪,沒好氣地說:“今天把袁術大軍招惹來了,這都是你的主意,現在要怎麼辦?”
陳珪十分坦然,胸有成竹地答道:“楊奉、韓暹隻是走投無路,暫時投靠袁術罷了,談不上有什麼交情,貌合神離,不可能長久合作。他們就像幾隻好鬥的公雞,怎麼可能待在一個雞窩裏呢?”他建議呂布采用反間計,挑撥楊奉、韓暹與袁術之間的矛盾。
呂布依陳珪之計,給楊奉、韓暹寫了一封信:“兩位將軍是護駕功臣,而我呂布也曾親手殺了董卓,都為漢室立下大功,怎麼你們也跟袁術一起當亂臣賊子了呢?不如與我聯手,齊心合力,擊破袁術,為國除害。”理由固然說得冠冕堂皇,但真正打動楊奉、韓暹的,並不是呂布的“道義感”,而是呂布許諾隻要打敗袁術,所繳獲的軍用物資及糧草,一並歸二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