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把癮就死:袁術的皇帝夢(3 / 3)

楊奉、韓暹隻是為曹操所迫,不得已才去投靠袁術,並非真心想為他效命。這年頭,有錢有餉、有兵有糧就是草頭王,楊奉與韓暹豈能不動心?兩人收到信後,坐下來一商量,決定改變主意,與呂布聯合,消滅張勳、橋蕤的袁軍。

決戰的時刻到了。

呂布率領三千人馬出擊,直逼袁軍陣營。張勳、橋蕤看了不禁暗自好笑,我擁兵數萬尚且沒主動進攻,你呂布區區幾千人卻來踏營,豈非自投羅網?眼看呂布距離大營隻有一百步的距離,張勳剛想率大軍迎戰,卻聽得背後一片喊殺聲,不由得心裏一怔,轉頭看時,隻見楊奉、韓暹的部眾臨陣倒戈,把大營內的袁軍殺得人仰馬翻。

張勳一看,心膽俱裂,魂飛魄散。原本以為是三打一,現在卻成了一打三。此時呂布縱馬揮戟,大殺四方,戟鋒所過,血光四濺。張勳不敢戀戰,掉轉馬頭,沒命地逃跑了。其他人一看主將逃了,紛紛跟著逃跑,一下子完全亂了套,逃得慢的就成了呂布的活靶子。

一戰下來,袁術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十個將領被殺,隻有少數人僥幸逃回。

這已經夠慘了,呂布還不肯收手。他與楊奉、韓暹聯手,反客為主,殺入揚州。聯軍水陸並進,長驅直入,直攻到鍾離,一路燒殺搶掠,蹂躪仲家地盤,而後渡過淮河,在北岸稍事休整。呂布故意給袁術送去一封信,大大羞辱了他。可想而知,袁術氣歪了鼻子。為了保住麵子,袁皇帝親自出馬,率五千步騎兵至黃河。呂布並不與之交鋒,隻是在北岸對袁術嘲笑一番後,引兵回去了。

袁術的皇帝寶座尚未坐熱,就被呂布反戈一擊,偷雞不成反蝕把米,成為諸侯的笑柄。呂布憑此驚天一擊,以寡勝眾,捍衛了自己天下第一猛將的榮譽。

袁術稱帝,不啻為是對許都政權的公然挑釁。

曹操開始為討伐袁術做準備。此時袁術處境尷尬,他所積貯的糧食本來就不多,在楊奉、韓暹臨陣倒戈後,軍資糧食全部被搶走。沒糧食怎麼能打仗?這時他想到借糧,要向誰借糧呢?

當時的軍閥中有一個人比較特殊,他就是陳王劉寵。

東漢帝國有許多封國,各封國的封王多數都沒有權力,實際權力落在封國宰相手中。原本生活無憂的王侯,如今一落千丈,許多人沒有俸祿,田租賦稅收不上來,還遭強盜搶劫,無以為生,狼狽不堪。但有一個封國是例外,這個封國便是陳國。陳王劉寵是個很有本事的人,他非常驍勇善戰,有一手好箭法。黃巾起義爆發後,很多封國都被起義兵所擊破,劉寵則組織起一支軍隊,嬰城固守,封國百姓對他很畏懼,沒人敢反叛。陳國宰相駱俊也是很有本事的人,在當地有崇高的威望。因而陳國也成為亂世中一片小樂土,很多人前來投奔。討伐董卓的戰爭爆發後,劉寵率軍隊駐屯在陽夏,自稱為“輔漢大將軍”,與關東義軍遙相呼應。

陳國比較安定,糧食比較充足。袁術便想派人前去見陳相駱俊,提出借糧。袁術也不想想,陳乃是漢之封國,而袁術自己稱帝,公然成為漢室之敵人,這糧食能借到嗎?果然,駱俊一口回絕了袁術的無理要求。袁術大怒之下,使了個陰招,他派人假裝投降,駱俊不知是計,開門迎降。豈料所謂的“降兵”突然亮出兵刃,把他與陳王劉寵都殺害了。這個唯一有實力的封國,就這樣破敗了。

在漢末群雄中,袁術算不上雄才,充其量就是會搞些陰謀詭計。誘殺陳王劉寵及陳相駱俊,令袁術在諸侯中更加臭名遠揚。曹操不失時宜,發兵東征袁術。袁術不敢死拚,自己逃了,隻留下大將橋蕤的部隊在蘄陽阻擊曹軍。橋蕤豈是曹操的對手,很快被擊破,身首異處。此時已近寒冬,一向對經濟不太重視的袁術遭遇到比曹操更可怕的對手:旱災與嚴寒。仲家帝國治下的臣民饑寒交迫,死亡甚重。

這個小帝國從此便走向衰落,雖然它從一開始就未曾強大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