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誰是百歲人生建偉業的數學大師(1 / 3)

蘇步青

他是數學大師,創建了中國微分幾何學派,在仿射空間曲麵論方麵做出傑出貢獻;他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幾十年如一日,為了後代奉獻自己;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他就是蜚聲海內外的傑出數學家:蘇步青。

1.苦難與快樂並存的童年

1902年9月23日,對於祖輩從福建同安逃荒到浙江平陽帶溪村的蘇祖善家來說,是特別的一天,更是大喜大吉的一天。隨著農家茅舍裏傳出的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哭聲,一個新的生命降臨了。喜訊在短時間內便傳遍全村:“蘇家生了一個大胖小子!一個大胖小子!”,夫妻倆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蘇祖善夫妻倆未上過學,嚐夠了沒有文化的苦,他們希望將來有一天兒子能夠出人頭地,於是聽從算命先生的說辭,將兒子的名字由原來“尚龍”改為了“步青”,意為“平步青雲,光宗耀祖”。

小步青在家庭的嗬護下慢慢長大,很快到了該上學的年齡,然而,家境的貧寒,使得小步青在同齡孩子紛紛背起書包上學的時候,不得不在地裏勞動,放牛、割草、犁田……也正是由於如此,他才充分體驗到大自然帶來的樂趣,因此,與其說他每天是在勞動,不如說他每天是在幕天席地地玩耍。

由於靠近溪邊,村裏幾乎每家都養有水牛,蘇步青家也不離外。每天下午,蘇步青頭戴一頂父親編的大竹笠,身穿一套母親手縫的粗布衣,赤腳騎上牛背,鞭子一揮,趕著幾頭水牛來到臥牛山下,帶溪溪邊,待水牛吃足喝飽後,再趕回家。

這看來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對於一個又矮又小的牧牛娃來說,膘壯力大大水牛卻讓他嚐盡了苦頭。有一次,一頭水牛的脾氣上來了,又奔又跳,把正坐在它背上的蘇步青摔在剛剛砍過竹的竹園裏。幸虧他跌在幾根竹根中間,未有皮肉之苦,才勉強逃過一劫。

放牛回家,蘇步青路過村私塾門口,常常被琅琅的書聲所吸引。有一次,老師正大聲念:“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他聽後,就跟著念了幾遍,竟然記住了,於是放牛時當山歌唱。就這樣,蘇步青“讀”完了《三字經》、《百家姓》、《左傳》等書籍。

蘇步青的父親蘇祖善經常聽兒子唱不同的歌,要不就是搖頭晃腦一副背書的模樣,於是,心存疑惑,想要知道個究竟。一天回家的路上,正好看見兒子在私塾門口“偷聽”,作為父親的心“動”了,回去跟妻子商量,決定送孩子去讀書。於是,夫妻二人勒緊褲帶,把蘇步青送進了私塾,從此,蘇步青便開始了他的學習生涯。

2.誰說他是笨蛋

蘇步青九歲那年,父親挑上一擔米當學費,走了50公裏山路,送蘇步青到平陽縣城的一所小學讀書。在山裏長大的蘇步青,第一次到縣城,見到什麼都稀奇,什麼都想去嚐試。比如,當他第一次看到饅頭裏有肉末時,就常用飯票換成錢買“肉饅頭”吃。一個月的飯票提早用完了,隻好餓著肚子;他見到燒開水的老虎灶,也覺得好玩,把家裏帶來的雞蛋擲進鍋裏,一鍋開水變成一鍋蛋花湯,燒水工看到氣極了,揪住他打了一頓。

一個學期,在蘇步青整天的玩鬧中很快過去了。期末考試時,他得了班裏的第一名,但卻是倒著數的。由於他在私塾裏的“偷聽”,激發了起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為作文打下了一點基礎,所以,他的作文是全班寫得最好的。然而,蘇步青平時的“表現”似乎為他貼上了一個壞學生的標簽,語文老師越看越不相信,他不認為這是蘇步青寫的,而是他抄來的,因此即使寫得再好,最後得的也是一個很低的分數。老師的不信任,更加地激發了他的牛脾氣,他在無形中跟老師對著幹了起來:越說他不好,他越不好好學,一連三個學期,都是倒數第一名。老師與同學都說他是“笨蛋”。

蘇步青的地理老師陳玉峰是一個非常有愛好的好老師,剛調到這個學校不久,他便發現蘇步青是一個聰明、有頭腦的好孩子,好好引導將來肯定大有出息。於是,他把蘇步青叫到辦公室,給他講了一個小故事:“牛頓12歲的時候,從農村小學轉到城裏念書,成績不好,同學們都瞧不起他。有一次,一個同學蠻橫無理地欺負他,一腳踢在他的肚子上。他疼得直打滾。那個同學身體比他壯,功課比他好,牛頓平時很怕他。但這時他忍無可忍,跳起來還擊,把那個同學逼到牆角,撳在牆上。那個同學見牛頓發起怒來如此勇猛,隻好屈服。牛頓從這件事想到做學問的道理也不過如此:隻要下定決心,就能把它製服。他發奮圖強,努力學習,不久成績躍居全班第一,後來成了一個偉大的科學家。”

蘇步青見陳老師不但不批評他,反而給他講故事,心裏非常感激,不再像平時其他老師批評時那樣,頭抬得高高的,認為自己沒錯,而是低下了頭,認真地記著陳老師的每一句話。陳老師摸著他的頭,鼓勵地說道:“我看你這個孩子挺聰明的嘛,隻要肯努力,一定可以考第一名。”又說:“你爸爸、媽媽累死累活,省吃儉用,希望你把書念好。像你現在這樣子,將來拿什麼來報答他們?”這時,蘇步青再也抑製不住心靈的震撼,淚水像斷線的珍珠淌在自己的胸前,第一次感到自己做錯了事。此後,他完全變成了懂事的孩子,不再貪玩,刻苦讀書,到期末考試得了全班第一名。

3.影響一生的一堂課

溫州的浙江省立第10中學的一堂數學課,讓他明白了數學的真正意義和自己身上肩負的曆史責任,也正是這一堂課,影響了他的一生,把他引向通往神秘的數學王國的路。

“讀書,不僅為了擺脫個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國廣大的苦難民眾;讀書,不僅是為了個人找出路,而是為中華民族求新生。”

蘇步青出生在浙江省平陽縣的一個山村裏。雖然家境貧困,但他父母省吃儉用,拚死拚活也要供他上學。初中時,蘇步青憑著自己的天資聰明、勤學好問,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是,他感到頭痛的是數學,他覺得數學太簡單了,一看就懂,沒有什麼好學的。然而,學校開的數學課卻不能不去上。

一天,聽同學們議論說,學校來了一位新的數學老師楊老師,他是剛從日本留學歸來的,非常有名氣。這使得蘇步青對這個老師產生興趣,生平第一次盼望著數學課快快來到。“鈴……”上課鈴響了,從門外走進一個身材瘦高、穿白色西裝的年輕人,他的臉色很白,棱角分明,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氣。這樣年輕、還穿西裝的老師真是罕見,一進門便引起班裏同學的一片嘩然,然而,楊老師卻不理會這些,在簡單的一番自我介紹之後,便說:“同學們,這堂課,我們先不講數學,老師先跟你們說一個故事。”他講話的聲音不算大,但每個字都像晶亮的子彈射進每個人的心房。而同學們呢?一聽說有故事聽,興奮的不得了,個個坐得直直的,蘇步青尤是如此。楊老師麵帶憂國憂民的真情說:“當今世界,弱肉強食,世界列強依仗船堅炮利,都想蠶食瓜分中國。中華亡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眉睫,振興科學,發展實業,救亡圖存,在此一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有責任。”他旁征博引,講述了數學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中的巨大作用。這堂課的最後一句話是:“為了救亡圖存,必須振興科學。數學是科學的開路先鋒,為了發展科學,必須學好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