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曆山大·弗萊明
亞曆山大·弗萊明,一個從貧苦農村長大的人,一個經常被人嘲笑的人,但是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弗萊明,兢兢業業工作,踏踏實實做實驗,在他的生命中,“做”遠遠比“說”重要;在他的生命中,將事情做好,做到完善才算完成一件事情。或許,正是這樣一種精神,才使他成長為一個善於思考的科學家,一個善於觀察的科學家,並最終為人類醫學史做出了無可磨滅的貢獻,比如說發現了青黴素——對人類生命有著特殊意義的抗菌素。
1.童年是在山丘上度過的
“我很幸運,生長在偏遠農場上的一個大家庭裏。我們沒什麼錢可花,事實上,也沒地方可花錢。不過,在那樣一個環境裏,找尋娛樂是很簡單的。農場上有許多動物玩伴,溪裏還有鰾魚。在大自然的懷抱裏,我們學到了許多,那是城裏的人們所學不到的。”
弗萊明被家人稱之為“亞曆”或“亞曆山大”,雖然出生在一個與其成長後的工作地點——倫敦大不相同的環境中,既擁擠髒亂,又烏煙瘴氣,但他卻在那裏度過了50年的工作生涯,並發掘出了拯救世人的盤尼西林。
亞曆山大·弗萊明出生於蘇格蘭西部一個遍布山丘、峽穀、常年遭受狂風侵襲的地方——亞爾郡高地,且在一個小山丘的農舍裏。農舍的前麵是一片崎嶇不平的農牧地,後麵是石南植物叢生的荒原。在那裏,他曾度過了生命中最初的14年黃金歲月。
伴隨著四季的不斷更迭,在遼闊的農場上,春季綿羊繁殖,初夏剪羊毛,秋天劈木柴、堆幹草以備過冬。刺骨的嚴寒時常威脅著家畜的生命,每當湖地鎮的狂風與暴雪來臨時,人們常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羊活埋。
弗萊明的家庭是一個大家族。他父親的首任妻子,在生了第四個孩子後不幸死去,在父親60歲的時候,他娶了第二位妻子——葛瑞絲。時隔不久,他們又擁有了自己的四個孩子,而亞曆山大·弗萊明則是其中的第三個孩子。當他七歲的時候,父親永遠地離開了人間。他的大哥一起與母親共同經營牧場,辛辛苦苦地將亞曆與幾個弟弟撫養成人。
對弗萊明而言,童年既無憂無慮,又十分充實。在他的家庭中,平日由較大的孩子照顧家畜及處理家務瑣事,較小的男孩則照料羊群。於是,亞曆山大整日便與比他大兩歲的約翰,與比他小兩歲的羅勃一起,在穀倉裏玩耍嬉戲,在農場及荒地上閑蕩,在溪流中探險,在池塘裏遊泳或釣魚……他的幼年生活悠閑而又愉快。
每當憶起童年的時候,弗萊明總是這樣說道:“我很幸運,生長在偏遠農場上的一個大家庭裏。我們沒什麼錢可花,事實上,也沒地方可花錢。不過,在那樣一個環境裏,找尋娛樂是很簡單的。農場上有許多動物玩伴,溪裏還有鰾魚。在大自然的懷抱裏,我們學到了許多,那是城裏的人們所學不到的。”
餘華曾經說過:“一個人的童年是決定他一生的,世界給我們的最初圖像就是在這時候出現。每個人其實都一樣,童年會左右他的人生,雖然他長大以後可能會做這樣或那樣的工作,但無論他做什麼,世界的圖像是不可能更改的,充其量隻是做了一些修改而已。隻不過有些人修改得多一點,有些人修改得少一點。決定命運的最好時機就是童年。”對於弗萊明來說,山丘上的童年不僅為其留下了難忘而又美好的印象,還為其以後的成才之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2.艱難的求學生涯
亞曆山大·弗萊明的求學生涯是從小山村裏開始的。5歲的時候,他進入了當地一所極其簡陋的小學就讀,學校距離羅契田村僅有一英裏之遙,同班的十幾個同學均來自附近的農舍,由一位年輕的老師對其加以指導。他們被集中在唯一的一間教室裏上課,每當天氣晴朗時,就會索性到河邊盤腿而坐。
多年以後,亞力成為知名人士,但他依舊十分懷念其一生中所受過的“最棒”教育,即荒地小學裏那段無憂無慮、親近自然的歲月。童年時的弗萊明對大自然中的一切尤為著迷,在耳濡目染之餘,蘊育釀就出了犀利的觀察力與非凡的記憶力,這些均成為他日後發現盤尼西林的先決條件。
1891年,當弗萊明10歲的時候,他與弟弟羅勃轉學至達佛鎮附近的一所學校,它既是一個專門製造蕾絲的小鎮,又是一個順著上艾文河延伸而來的小鎮,距離他家約有4英裏。於是,一年四季,他們兄弟二人便周而複始地往返於此條道路,早晨走四英裏路上學,黃昏再沿著同一條路回家。在12歲的時候,弗萊明已成為一名中學生。與此同時,他離開了羅契田或達佛鎮,來到了一個擁有3萬居民的重要工業城——克爾馬那克。
1895年夏天,他的命運出現戲劇性的轉機。母親及大哥一休開始為這些小弟弟——亞曆與羅勃的前途而深深擔憂。當父親去世的時候,留給全家的租地,一直由母親與哥哥合力經營,而湯姆則進入格拉斯哥大學攻讀醫科。如今,亞力、約翰與羅勃的前途應該如何規劃?是否讓這些小弟弟繼續留在農場幫忙,還是像湯姆那樣出外求學?
經過一番思考,母親及大哥一休決定讓他們像湯姆那樣出外求學。1893年,湯姆已經成為一名合格的眼科醫生,並逐漸在倫敦執業。他們的大姐瑪麗也前來幫忙處理家務。之後,湯姆又邀請約翰前來同住,並在一家鏡片製造公司為他找到一個學徒的差事。1895年,湯姆讓弗萊明一起同住,且建議他到倫敦繼續完成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