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誰是青黴素的發現者(2 / 3)

就這樣,年僅13歲的亞曆山大·弗萊明離開了從小生長的故鄉蘇格蘭,依然搬進緊張、嘈雜且汙染嚴重的大城市倫敦。令他想象不到的是,這個繁華的大都市,居然能夠成為他後半輩子的“第二故鄉”。在那裏,他與弟弟合租了一間房子,每當蒸汽火車從他們房子的地底下經過時,房子就會被震得搖搖晃晃。盡管如此,弗萊明依然在一家船務公司找到了第一份工作——辦事員,並在那兒度過了四個春夏秋冬。

從小生長在蘇格蘭農場的兄弟,深深癡迷於倫敦的繁華景象中。在兄弟幾人之中,弗萊明是倫敦探險行動的帶頭者。由於常年生活在荒地裏,他們的腳都被磨練得不錯。因此,不論天氣好壞,他們總會走很遠的道路或跳上公共馬車觀賞倫敦的風景。

弗萊明曾穿著一身“倫敦蘇格蘭來福槍自願隊”的製服,與兄弟們一起參加了自願隊。1899年,自願隊被編入短期軍團,以備支持前去參加波爾戰爭的英國軍隊。當時,英國軍團與荷蘭移民處於抵抗狀態,然而,弗萊明及其兄弟卻一直留在軍團裏,並未派往南非。在那裏,他不僅結交了一些新朋友,還學會了許多新把戲,並將來福槍的技法練得越來越精。他何曾想到,在後來的一天,這項技法卻引導他駛向發現盤尼西林之路。

莊子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對於絕大多數人們來說,求學生涯均是較為漫長而又值得倍加珍惜的,弗萊明也並不例外。正是由於荒地上的求學生涯,才引導其逐步邁向成功之路。

3.在倫敦的工作經曆

1899年,就讀於雷津街工藝技術學校的弗萊明通過了學校所有的考試,這就意味著他即將要走入社會。但是,這一切也讓他覺得很迷茫,對於自己將來要從事哪一行,他依然很模糊。

不久以後,由於生活所迫,弗萊明暫時到美國海運找了一份船務員的工作。這家公司主要經營的是橫渡大西洋以及大型定期貨輪的業務。

在公司,作為一名最基層的辦事員,弗萊明必須要親自動手抄寫一些文件,或是記一下賬務,同時也要對一些貨輪和乘客的基本資料做詳細的記錄。工作期間,他一直都做得很仔細,表現也挺好,但久而久之,他就覺得工作太過僵化呆板。於是,在那裏幹了4年後,他便辭職了。辭職後的他非常苦惱,不知道自己究竟該要做什麼,過了不久,正當他感覺前途一片黑暗的時候,突然出現了轉機。

1901年,弗萊明家的一位叔叔不幸去世了,留給他們兄弟每人一筆遺產。亞曆山大·弗萊明的哥哥湯姆·弗萊明得到遺產後,立即在倫敦哈雷街上開了一家小診所,慢慢地,來他這裏看病的人就逐漸多了起來。對於弟弟,湯姆看得出來他並不滿意那份辦事員的工作,同時,他心裏也覺得很納悶:弟弟究竟適合什麼工作呢?一直以來,湯姆都認為醫學是一份既有保障又十分有趣的工作,因而,他就想:何不建議弟弟用這筆遺產去醫學院學習,將來做一名醫師呢?

當他將自己的建議告訴弗萊明後,弗萊明也很感興趣,因為他覺得這樣可以使他脫離那份無聊的船務工作。然而,由於當時的他已經將近20歲,與同年級的醫學院學生相比,他要大上好幾歲。另外,從13歲開始,他就脫離了正規學校的教育。所以,他沒有資曆進入倫敦醫學院就讀。

盡管如此,他還是決心要通過醫學院要求的重重考試。為此,他請了一名家庭教師,利用每天晚上的時間幫他複習功課。終於,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弗萊明終於在1901年7月通過了16個學科的考試。同年10月,弗萊明成為了聖瑪麗醫科大學的學生。或許連弗萊明自己都沒想到,曾經被學校拒之門外,數十年後,竟被同一所醫院聘請擔任終身職務。

弗萊明的成功與他堅持不懈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或許很多人會覺得他很幸運,但試想一下,如果他得到那筆遺產後,並沒有決定要考入醫學院,那麼,也就不會有今天這麼大的成就了。所以說,想成功,最主要靠的還是自己的奮鬥與努力。

4.人生重在選擇

在聖瑪麗醫科大學,弗萊明很快就適應了新的生活,這與他原來在船務公司工作的生活相比,有著天壤之別。如今,在學校,他必須要細心研究人體結構、組織與器官,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和運作方式。在現代,雖然這些知識早已為大眾所熟知,但在當時,大部分成果都尚未得到研究和證實。因而,即便是特別專業的醫學家,在這方麵也是懵懂無知的。

起先,弗萊明僅僅是為了逃脫無聊的船務工作,才選擇了學醫。慢慢地,他發現自己在這個醫學行業中如魚得水。在學校,沒有一個科目是弗萊明不喜歡的,不僅如此,他還常常因表現良好而獲獎。可是,弗萊明也深知,讀書並不是生活的全部,因此,精力充沛的他在閑暇之餘,也參加了許多醫院所舉行的社團活動。他很愛打水球,同時也參加了戲劇社和辯論社,並且還是來福槍俱樂部中一名出色的隊員。

1904年7月,弗萊明通過了第一次醫學考試,開始產生了當一名外科醫師的念頭。當時,他22歲。

第一次考試之後,學生們便不再待在教室上課了,而是被安排到醫院,跟著醫師巡視病房,收集資料並整理病人的檔案和照片,以便對病人進行正確的治療。在那裏,有很多事務可以學習,但實際上,從當時的醫療水準來看,即便是在頗具盛名的聖瑪麗醫院,也沒有幾個醫生能夠有把握治療各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