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一個天真少年的時候,海瑞就在這份條約上鄭重簽了自己的名字,發誓堅守終生。在倔強單純的他看來,“內聖外王”應該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因為道路已經為聖人所指明,你所要做的隻是實踐。當然,在自我砥礪的路上,你會遇到許多誘惑和挑戰,然而應對這些,隻需要一樣品質:毅力。所以,最關鍵的問題是磨煉自己的毅力。在作文《嚴師教戒》中,他這樣拷問自己:將來入仕之後,你有信心抵製住金錢的誘惑嗎?能堅持住自己的操守嗎?會不會出現言行不一?會不會做有愧於心的事?見了高官大人,能保持自尊嗎?見了別人鮮衣駿馬,能不起羨慕之心嗎?“小有得則矜,能在人而忌,前有利達,不能無競心乎?”[9]生下來時,是清清白白的,死的那一天,能保證自己的一塵不染嗎?如果不能保持自己的清白,怎麼對得起祖宗天地?
他從自己的一舉一動一個念頭抓起,要求自己時時刻刻不能偏離聖人的教導。他言必信,行必果,在學校裏,常與同輩辯明學術,嚴課功修,受到同學們的尊敬,大家都稱他為“道學先生”。
他給自己起了個號——剛峰。他希望自己能像海邊的岩石一樣,在日夜不息的世俗大潮前堅定不移。
天下士人讀的都是聖賢之書,為什麼讀出了那麼多鄉願小人?每位帝王都尊崇聖人之道,為什麼卻少有政治清明的時候?海瑞真的很奇怪,難道全世界的人都不明白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隻要不折不扣地踐行聖人之道,世界上的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聖人已經把解決一切問題的鑰匙交到了讀書人手中,人們卻棄如敝屣!滿世界都是昏昏終日的、不幸的愚人!一想到這一點,海瑞就心緒難平。學生海瑞發下宏誓大願:以自己的生命來接續聖人的火把,再次照亮這個世界!
這個誓願其實應該很容易達到,秘訣隻在於堅持。
[1]明誼修、張嶽崧:《道光瓊州府誌》(第四冊),卷四〇《與鄉諸先生書》,李琳校點,海南出版社,2006,第1783頁。
[2]胡適:《胡適自傳》,華文出版社,2013,第6頁。
[3]胡適:《胡適自傳》,華文出版社,2013,第6頁。
[4]明誼修、張嶽崧:《道光瓊州府誌》(第四冊),卷四〇《與鄉諸先生書》,李琳校點,海南出版社,2006,第1783頁。
[5]海瑞:《海瑞集》(上冊),卷一《奏疏·乞終養疏》,李錦全、陳憲猷校點,海南出版社,2003,第133頁。
[6]海瑞:《海瑞集》(上冊),卷一《奏疏·乞終養疏》,李錦全、陳憲猷校點,海南出版社,2003,第133頁。
[7]梁雲龍:《梁中丞集·海忠介公行狀》,收入《北泉草堂遺稿等七種》,朱巧雲校點,海南出版社,2004,第34—35頁。
[8]朱國禎:《湧幢小品》(下冊),卷二〇《海忠介實際》,王根林校點,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第400頁。
[9]海瑞:《海瑞集》(下冊),卷五《議論·嚴師教戒》,李錦全、陳憲猷校點,海南出版社,2003,第7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