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一場自欺欺人的虧空盤查風波(1 / 3)

乾隆晚年貪汙屢治不絕,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晚年的他形成了一個錯誤的心理定式。

乾隆皇帝晚年,官場紀律敗壞,大案層出不窮。但是乾隆皇帝本人卻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沉迷於一件很好玩的事。什麼事呢?就是搞“皇帝吉尼斯排行榜”。什麼叫“皇帝吉尼斯排行榜”?就是乾隆把中國曆史上的所有皇帝進行各項指標的比較,來證明自己的英明偉大。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他寫了一篇文章,叫《古稀說》。在這篇文章中,乾隆說在他之前,中國曆史上活到七十歲的皇帝一共才六個人——漢武帝、梁武帝、唐玄宗、宋高宗、元世祖、明太祖。而跟他相比,這六個人統治上都有缺陷,都不完美。比如宋高宗是偏安之帝,唐玄宗晚年鬧了安史之亂,是吧?所以隻有他乾隆的統治完美無缺。因此在中國皇帝排行榜中,他的綜合排名可以穩居第一。

到了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皇帝又宣布,他創造了一個新的曆史紀錄。什麼紀錄呢?這一年他得了第一個玄孫,這說明乾隆已經五代同堂,成了古往今來第一個五代同堂的皇帝。

到了乾隆五十年(1785年),乾隆又宣布,他創造了另一個曆史第一:在活過七十歲的七位皇帝當中,他的在位時間最長,達到五十年。所以他又寫了一首詩:“七旬登壽凡六帝,五十紀年惟一人。”[1]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他八十大壽,更是來了個年齡、兒孫和在位時間的綜合比較,結果更是證明自己的曆史第一地位不可動搖。他說:“八旬開袤春秋永,五代同堂今古稀。”[2]“古稀六帝三登八,所鄙宋梁所慕元。惟至元稱一代傑,遜乾隆看五世孫。”[3]就是說,中國曆史上年過古稀的皇帝有六個,其中隻有三個活到八十歲,這三個裏,宋高宗和梁武帝是廢物,不值得一提,隻有元世祖忽必烈武功赫赫,挺了不起。不過這元世祖仍然不如我,因為我乾隆五世同堂,他沒做到。

所以乾隆四十五年到五十五年的十年間,大清王朝所發生的最重要的事隻有三件,那就是乾隆的七十大壽、七十五大壽和八十大壽。這三次整生日辦得一次比一次隆重,一次比一次熱鬧。乾隆皇帝的誌得意滿、驕傲自大,是一天比一天嚴重。

直到乾隆五十五年的一道奏折,才對乾隆的自信造成了一次不大不小的衝擊。那是內閣學士尹壯圖上的一道折子。尹壯圖是雲南蒙自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的進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升為內閣學士。他上了一道奏折,說目前實行的“議罪銀製度”弊端甚大,導致各地普遍出現財政虧空,應該廢止。

讀了這道奏折,乾隆非常生氣。現在大清正當全盛之世,怎麼可能出現普遍虧空呢?乾隆在奏折上又批道:“壯圖既為此奏,自必確有見聞,令指實覆奏。”[4]也就是說,你尹壯圖說的這些,到底是道聽途說,還是有什麼真憑實據,你要說清楚。

第二天,乾隆就收到了尹壯圖的回複。這道奏折更令乾隆生氣。尹壯圖在覆奏當中說,自己之所以上這個折子,事出有因。前一段時間,他回了一趟雲南老家,一往一返幾千裏。經他一路了解,現在全國各省確實都有財政虧空,而且他發現,如今的大清官場,從上到下,已經腐爛透了:“經過各省地方,體察官吏賢否,商民半皆蹙額興歎。各省風氣,大抵皆然。”也就是說,我這一路上接觸到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不在跟我訴說當地官員如何貪汙腐敗。不過,作為一個京官,他沒有時間,也沒有權力,在地方上一一調查取證。並且“若問勒派逢迎之人,彼上司屬員授受時,外人豈能得見?”就是說,人家行賄受賄,我也不在現場,沒法一一指出實據。(《清高宗實錄》卷一三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