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誅和珅的東風,一次反腐高潮在全國興起。一大批貪官受到嚴懲:
湖南布政使鄭源璹公開賣官,並且定下官職售價,被定罪斬首;漕運總督富綱在任內索賄,被判絞刑;湖北安襄鄖道胡齊崙在鎮壓白蓮教過程中,貪汙軍需銀三萬兩,被抄家處絞;武昌同知常丹葵,借辦匪案為名,任意勒索百姓,被人舉報,丟官罷職……
當然,大事中的大事,還是白蓮教起義。自從皇帝登基以來,熊熊燃燒的起義烈火一刻不停地灼痛著他。太上皇乾隆調集了十七省的兵力,三年間先後花費軍費七千萬兩,可是起義烈火不但沒有被撲滅,反而有越燒越旺之勢。他深知,這是關係大清王朝生死存亡的大搏鬥。事實上,他之所以不惜冒違反“三年無改”之教的風險,雷厲風行地全麵扭轉父親的政策,核心目標就是為了除掉白蓮教這個大清王朝的心腹大患。求直言、懲腐敗,也都是圍繞這一核心而展開的布局。
通過懲辦貪汙和人事調整,一個更強有力的後勤保障體係初步建立起來。通過百官的直言進諫,皇帝對軍隊中長期存在的腐敗、權力分散、戰略失當、軍紀渙散等問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川楚軍營的腐敗在此時已經發展到了幾乎不可收拾的地步。統兵將領無不濫支軍費,納入私囊。由於軍費被大肆侵吞,士兵甚至到了難以存活的程度。赴陝的豫兵,因四十五天不發糧食,集體逃回河南。湖北巡撫長期克扣兵糧,士兵隻好靠搶劫百姓為生。
嘉慶皇帝整頓軍事,首先從治理貪汙開始。親政不久,他就把陣前最高統帥經略大臣勒保撤職查辦。據人舉報,這個統兵大員居然在陣前帶著戲班子,成天喝酒唱戲。嘉慶怒不可遏,勒保被判死刑,他手下的一批貪汙不法的親信也被從重治罪。
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朝廷的戰略方針也發生重大轉變。在太上皇的指揮下,官兵的作戰方法是一味追擊,往往陷於被動。皇帝則命令各省推行“堅壁清野”政策,切斷起義軍的後勤保障來源,削弱了起義軍的戰鬥力。另外,皇帝還對起義軍實行“剿撫兼施”的政策。一方麵實行嚴厲鎮壓,另一方麵隻懲首義者,其他人以撫為主。
經過不懈努力,鎮壓白蓮教的軍事戰爭終於出現了重大轉機。嘉慶七年(1802年)底,額勒登保、德楞泰與四川總督、陝甘總督、湖廣總督等聯名,用黃綾表外、裏內朱紅的折子,六百裏加急馳奏:“大功底定,川、陝、楚著名首逆全數肅清。”[4]鎮壓白蓮教的關鍵戰役取得了勝利,嘉慶帝激動萬分,熱淚盈眶。他的初政,終於取得了重大成果。他做的第一件事當然是拜祭祖陵,向乾隆皇帝彙報這一消息。
回顧曆史,正是在平定三藩後,聖祖康熙勵精圖治,把被戰爭破壞得千瘡百孔的江山經營得井井有條,開啟了百餘年的康乾盛世。那麼平定白蓮教之後,等待著他的將是什麼呢?消滅白蓮教不過是他登基之後的第一個任務,他接下來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1]王先謙:《十二朝東華錄(嘉慶)》卷五。
[2]趙爾巽等:《清史稿(三)》卷三五六,列傳第一四三,《論》,中華書局,1998,第2907頁。
[3]費正清編:《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編譯室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第123頁。
[4]《剿平三省邪匪方略·正編》卷三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