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和珅:清代第一貪官(3 / 3)

所以說,和珅是有真才實學的,不是光靠鑽營功夫上去的。

以上,我們說的是和珅的智商,符合乾隆的需要。這是第一點。除了智商,和珅的情商還特別突出。和珅這個人,性格很活泛,全麵發展,業餘興趣也十分廣泛,所以他琴棋書畫無所不通,特別是詩寫得非常好。

當時的大詩人袁枚曾經這樣誇和珅:“少小聞詩禮,通侯即冠軍。彎弓朱落雁,健筆李摩雲。”[5]就是說他文武雙全,特別是詩歌寫得好,這樣和乾隆能夠唱和。

更讓乾隆感覺舒服的,是和珅特別善於與人相處,總能使對方感覺愉快。史書記載,和珅“行止輕儇,不矜鹹儀,言語便給,喜歡詼諧……然性機敏,過目輒能記誦”[6]。就是說,他身上沒有知識分子那種書呆子氣,性格外向活潑,還特別愛開玩笑。

第三,就是和珅辦事幹練,善解人意,凡事從不用皇帝廢話。比如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他充任欽差大臣赴雲南查辦雲貴總督李侍堯的貪汙案,他辦得非常好,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既迅速地查出了李侍堯的罪證,把他定了罪,又沒有涉及其他任何人,保持了當地穩定。這種處理方法非常符合乾隆的心意。

所以和珅這個人很不簡單。我們現在一提到他,就隻說他是大貪官。事實上,和珅也做過很多正麵的事,比如在乾隆後期,他參與主編了《四庫全書》《大清一統誌》《三通》等大型叢書。因為精通多種語言,所以和珅實際上也充任了當時的外交部部長。英國使臣馬戛爾尼在回憶錄中評論和珅,說他在談判中“保持了他的尊嚴身份”,說他“態度和藹可親,對問題的認識尖銳深刻,不愧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7]。

所以曆史上一些野史把和珅描述成一個小醜式的人物,應該說是不合情理的。和珅這個人,應該說還是有點深度的。和珅後來被賜死那天,是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十八日。和珅見到皇帝賜的白練之後,一點也沒緊張,索要一支毛筆,在上麵題詩一首: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

他時水泛含龍日,認取香煙是後身。[8]

就是說,五十年的生命,如一場夢幻,如今,我就要告別這萬丈紅塵了。以後當太陽照在河水上的時候,那河上升起的霧靄,就是我的化身。

你看,一個在臨死前能寫出這樣充滿禪意詩句的人,應該是個有一點深度、有一點悟性、有一點定力的人。

以上介紹的是和珅經國理政的才能。僅這些才能,已經足以使老皇帝乾隆離不開他了,更何況除此之外,和珅還有另一項天賦,那就是理財。

[1]陳焯:《歸雲室見聞雜記》,轉引自朱誠如主編,周遠廉分卷主編:《清朝通史·乾隆朝》(下冊),紫禁城出版社,2002,第646頁。

[2]和珅:《嘉樂堂詩集·上元夜獄中對月兩首》,轉引自紀連海:《和珅:二號人物》,中國民主法製出版社,2013,第283頁。

[3]《欽定八旗通誌》卷首六,天章六,《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讚》。

[4]《欽定八旗通誌》卷首六,天章六,《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讚》。

[5]袁枚:《小倉山房詩集》卷三五《笞和希齋大司空》。

[6]《秦鬟樓談錄》,轉引自馮佐哲:《和珅評傳》,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第33頁。

[7]斯當東:《英使謁見乾隆紀實》,葉篤義譯,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第362、363頁。

[8]轉引自馮佐哲:《和珅評傳》,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第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