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王崗. 北京曆史文化研究[C]\/\/鄧亦兵. 清代前期北京城房價變化趨勢.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64] 梅波. 宋代租房現象研究[D]. 四川師範大學,2013.
[65] 範自青. 宋代租賃業研究[D]. 河南大學,2011.
[66] 劉阿平. 唐宋城市房產租賃比較研究[D]. 陝西師範大學,2007.
[67] 晉文. 張家山漢簡中的田製等問題[J]. 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4).
[68] 高潔. 唐宋民間手工業的品牌商標與廣告——以製墨業、造紙業為中心[D]. 河北師範大學,2020.
[69] 楊海軍. 論中國古代的聲響廣告[J]. 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03(3):121-123.
[70] 張金花. 宋代的廣告與城市市場[J].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4(1):28-34.
[71] 趙雪婷. 兩宋時期詩歌廣告研究[D]. 黑龍江大學,2020.
[72] 謝潔. 從《清明上河圖》看北宋的廣告行為[J]. 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3(4):14-15.
[73] 劉盈慧. 宋代沐浴研究[D]. 河南大學,2016.
[74] 王蓮. 揚州沐浴文化探析[J]. 貴州社會科學,2007(4):94-96.
[75] 宋亞群,熊若虹. 元明清醫家對近視的認識[J]. 中國中醫眼科雜誌,2017,27(5):341-343.
[76] 張孫晨. 西洋機製商品在中國的本土化進程——以眼鏡為例[D]. 南京藝術學院,2015.
[77] 林日舉.“大索貌閱”考實[J].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9.
[78] 蒙曼. 從“稅人”到“稅地”——中國古代稅收改革方向漫談[J]. 中國稅務,2015(12):38-39.
[79] 陳鋒. 中國古代的戶籍製度與人口稅演進[J]. 江漢論壇,2007(2):51-58.
食物篇
[80] 曹玲. 美洲糧食作物的傳入、傳播及其影響研究[D]. 南京農業大學,2003.
[81] 馮麗麗. 秦漢飲食略考[J]. 宜春學院學報,2010(11):79-81.
[82] 劉夢娜. 宋代飲食文化的考古學考察[D]. 鄭州大學,2018.
[83] 吳巧霞. 唐宋農戶生產、生活資料消費研究[D].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
[84] 楊堅. 古代大豆作為主食利用的研究[J]. 古今農業,2000(2):16-22.
[85] 付婷. 隋唐飲食文化研究[D]. 陝西師範大學,2015.
[86] 胡誌祥. 先秦主食加工方法探析[J]. 中原文物,1990(2):75-80.
[87] 胡誌祥. 先秦主食文化要論[J]. 複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3):88-94.
[88] 孫劉偉. 北宋東京飲食文化研究[D]. 鄭州大學,2019.
[89] 魏華仙. 宋代消費經濟若幹問題研究[D]. 河北大學,2005.
[90] 黎虎. 唐代的飲食原料市場[J]. 中國經濟史研究,1999(1):65-75.
[91] 王馨若. 唐宋時期食品安全監管法律研究[D]. 鄭州大學,2015.
[92] 丁涵. 晉前絲綢之路引入異域水果考——以魏晉賦為中心[J]. 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63(5):62-75.
[93] 劉啟振,王思明. 略論西瓜在古代中國的傳播與發展[J].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7,36(2):1-4,8.
[94] 史軍. 中國食物:水果史話[M]. 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20.
[95] 季羨林. 糖史[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
[96] 柴波. 秦漢飲食文化[D]. 西北大學,2001.
[97] 邱飛飛. 宋代調料研究[D]. 河北大學,2018.
[98] 藍勇. 中國古代辛辣用料的嬗變、流布與農業社會發展[J].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0(4):13-23.
[99] 金洪霞,郭華波,趙建民. 中國六世紀之特色複合調料:“八和韲”——《齊民要術》“八和韲”之文化解讀[J]. 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12,3:25-29.
[100] 潘明娟. 古羅馬與漢長安城給排水係統比較研究[J]. 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17(4).
[101] 吳紅兵. 宋代販水業探微[J]. 浙江學刊,2017(5):211-218.
[102] 朱超. 隋唐長安城給排水係統研究[J]. 西部考古,2012(1):169-203.
[103] 牛素嫻. 兩宋都城的用水及水源衛生[D]. 河北大學,2009.
[104] 馮兵. 隋唐五代時期城市供水係統初探[J]. 貴州社會科學,2016(5):67-72.
[105] 劉德增. 板櫈、座次與合餐——秦漢坐席、座次與分餐糾正[J]. 民俗研究,2014(6):32-39.
[106] 王嶽. 飲食方式與飲食具設計——從我國飲食方式,飲食具的演變及現狀來探討[D]. 東華大學,2005.
[107] 李春芳. 由分餐到合餐——中國古代就餐方式演變源流及其原因探析[J]. 飲食文化研究,2007(3):64-68.
[108] 楊子華. 《水滸》所反映的宋元杭州酒文化[J]. 菏澤學院學報,2006,28(4):70-74.
[109] 馬歡歡. 北宋開封娛樂業研究[D]. 華中師範大學,2012.
[110] 葛文豔. 漢語典型社會底層職業委婉語的流變研究[D]. 湘潭大學,2015.
[111] 伊倩. 宋代酒樓建築與市民文化生活——以東京樊樓為中心的闡述[J].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126-130.
[112] 翁禮華. 隋文帝免酒稅而興唐詩[J]. 中國財政,2012(13):69.
[113] 劉冬梅,王永平. 從“燒尾宴”看唐代飲食的發展水平[J]. 飲食文化研究,2004(1):25-33.
[114] 史月梅. 唐代燒尾宴考釋[J]. 邢台學院學報,2018(3):133-134,140.
[115] 駱亞琪,樊誌民. 唐代進士宴會習俗及飲食文化特色考[J]. 農業考古,2013(6):234-238.
[116] 王晉楸. 戰國至秦統一時期的秦軍糧食補給研究[D]. 山東大學,2019.
[117] 劉錦增. 平定準噶爾戰爭中的軍糧供應問題研究[D]. 陝西師範大學,2018.
[118] 董建民. 壬辰禦倭戰爭後期(1597——1598)明軍糧餉問題研究[D]. 山東大學,2016.
休閑篇
[119] 李宗山. 藏鉤考略[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8(5):76-80.
[120] 崔琳. 明清時期江南地區的兒童生活[D]. 華東師範大學,2020.
[121] 王義芝,宋琪. 淺析中國古代投壺遊戲[J]. 絲綢之路,2009(10):11-12.
[122] 張新沂. 鳩車竹馬兒童樂——談民間竹木玩具[J]. 民藝,2019(2):53-57.
[123] 郝婷婷. 宋代兒童遊戲研究[D]. 遼寧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