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月夜(2 / 3)

她一言一語地訴說,漸漸的,語意便染上了些微淚意。她從不是個說話尖刻的人,相反,這三年來,她從來都在小心翼翼地揣摩他人的心思,小心翼翼地掩飾住自己的委屈,這般的傾訴與爭吵不算嚴厲,卻足以令趙匡胤心驚。

他看著她,束在腦後的青絲,讓她的臉完整的露了出來,在輕盈的燈光下顯得越發楚楚動人,隔著一尺的距離,他似乎能夠聞到她身上透出的微微幽香、感到她身體的柔軟。那從窗縫中飄然而入的春風,像是一雙大手,將他緩緩地朝著麵前的人推進了一步。

解憂低著頭,說完這些話之後,她憋屈得難受的心舒服了不少,正想著要不要再提一提自己反正從頭開始便是個“棄子”,又覺得當初那個冷冰冰的交易,到如今彼此間最大的難堪,正躊躇間,那個人帶著自己熟悉的氣息已到了身前。她的腰被一把抱起,驚呼聲則被一個深吻堵在了喉間。

趙匡胤的臉在離她不過咫尺的距離,她可以清楚得看見他長長垂下的睫毛,在淺麥色的眼瞼上投下一片淡淡的陰影,這片小小的陰影正在不停地顫動,像是四月瓊池中的水波,每一縷波濤都透露著他身體中沸騰的欲望。漸漸的,她看不清眼前人的麵容,掙紮的四肢也變得僵直,整個人像是漂浮在了空中,隻剩下渾身的酥麻無力,眼前腦中都隻有一片空白。

他抱她抱得那麼緊,與以往人前的親熱完全不同,她幾乎不知道,他竟是這般的有力。而這種力量似乎透過身體傳遞到了她的心裏,將她那顆皺巴巴、扭曲不堪的心溫柔地撫平,再細心地安慰,不要怕,沒事了。解憂覺得自己眼角漸漸有潮濕的感覺,像是無數淚珠騰空而起,又落在心間,就如當年初相見時,澎湃而至的大雨。

過了許久,他終於鬆開了她,注視她的目光綿長又帶著微微的怯意,是什麼時候開始,他已經習慣在夜裏找她商議對策,是什麼時候開始,她的一顰一笑如春風秋雨般侵入在心頭。又是什麼時候開始,他害怕她會離去,擔心她進宮、他出征時留給對方背影會成此生絕念。張令鐸是曾與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是他日後要依仗相持的重要人物,但在他說起火難那夜,如何棄解憂而不顧時,他殺了張令鐸的心都有。而當解憂專心跟著翟清渠學經濟之術時,他隱隱覺得,遲早有一天,她會不需要自己,會離開這爭權奪利之地,這個念頭,當毫無防備地從解憂嘴裏說出時,便像自己最憂心的噩夢在眼前變成了事實。恐慌,終於使他放棄了冷靜,讓沸騰的感情找到了縫隙,噴湧而出。

然而熱情過後,又是萬籟寂靜的尷尬,連彼此的心跳似乎都還噗通地在耳旁跳動。

又沉默了許久,趙匡胤麵上的火熱褪去了不少,說話則更顯木訥:“我需要你,如果從前你有什麼不滿,日後,我慢慢改。”

解憂幾乎要笑出聲來,看似無所不能,冷靜沉穩的趙玄帥,也有說話如此不倫不類的時候,這究竟是曖昧無邊的情話葷言,還是……解憂看了看他一本正經的表情,心裏歎了口氣,更像是是不解風情的直言吧,“再有五日官人便出征了,宣召我入宮的旨意下了麼?”

談起正事,趙匡胤恢複了以往的冷靜,也恰好掩飾了方才發生的一切,“今天午後傳下的,這次隻有你一人進宮,母親大人和夫人許了留府居住。”他說完,又補充了一句,“辛苦你了,此番宮中形勢倒是比月前要平靜不少,但仍不可掉以輕心,候王如今視我為敵手,我怕皇後在宮裏對你為難。”

解憂輕輕淡淡地笑道,“皇後素來珍視她的賢名,我老老實實的,她也不容易尋到我的錯處。”

趙匡胤點點頭,想了一會,又道,“除了皇後,別的人也要多加小心。武義律查到永樂樓地下埋著金銀珍寶無數,想來那年走水失火不是偶然,你與此事牽連甚深,如今餘爺雖然死了,但我怕有人想會對你下手。”

兩人許久不曾說話,解憂匝聞此事,不由大駭,追問清楚了細節,方才蹙眉思索,“餘爺這個秘密藏得很深,他經營永樂樓,隻如一般商人一般,從不許閣中姐妹染指政局。若不是上次拆辦一事,我從來不敢想他竟是長孫思恭的人。”她又細細回憶了一番,想起那時的驀然心驚,“如今究竟是誰在覬覦此錢庫,無從查起,唯一的突破口,可能是貞娘?”

“貞娘?”趙匡胤想了想。

“貞娘是永樂樓的**兒,火災前一個月,她曾將一匣子珍珠放在我這裏,說是自己這些年的私房錢。如今想來,那匣子珍珠色澤一致,哪裏像是平日一顆一粒零星積攢起來的,倒寧可相信這是她從地下錢庫中偷來的珍寶。許是後來餘爺發現了賬目不對,怕長孫追查,才放火燒樓。”想到自己為這匣子珍珠受的苦難,解憂心裏一陣酸楚。

“看來要查清楚這個秘密,隻有先找到貞娘。”趙匡胤帶著憐意地看了一眼解憂,言語也愈發溫柔,“我原本在出征前解決了此事,以免後患。誰知越挖越多,一時難絕。壽州情勢也容不得拖延。我已經囑咐了武義律,他留在開封,聽你差遣。此案一日不結,我心裏始終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