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卷第四(3 / 3)

有兔爰爰,雉離於罦音孚,葉步廟反。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後,逢此百憂葉一笑反。尚寐無覺居孝反,葉居笑反!

比也。罦,覆車也。可以掩兔。孔氏曰:「《釋器》雲:『繴謂之罿,罬也。罬謂之罦,覆車也。』郭璞雲:『今之翻車也。有兩轅,中施罥以捕鳥。』」繴音壁,罬音拙,罥音絹。造,亦為也。覺,寤也。

有兔爰爰,雉離於罿昌鍾反。我生之初,尚無庸。我生之後,逢此百凶。尚寐無聰!

比也。罿,罬也,即罦也。或曰:施羅於車上也。庸,用。聰,聞也。無所聞,則亦死耳。

《兔爰》三章,章七句。

《序》:「閔周也。桓王失信,諸侯背叛,構怨連禍,王師傷敗,君子不樂其生焉。」

「君子不樂其生」一句得之,餘皆衍説。其指桓王,蓋據《春秋傳》鄭伯不朝,王以諸侯伐鄭,鄭伯禦之,王卒大敗,祝聃射王中肩之事。然未有以見此詩之為是而作也。

緜緜葛藟力軌反,在河之滸呼五反。終遠於萬反兄弟,謂他人父葉夫矩反[18]。謂他人父,亦莫我顧葉公五反[19]。

興也。緜緜,長而不絶之貌。岸上曰滸。○世衰民散,有去其鄉裏家族而流離失所者,作此詩以自歎。言緜緜葛藟,則在河之滸矣。胡旦曰:「葛也,藟也,必生於山穀丘野之地,延蔓於草木條枚之上,不生於河滸水涯。生不得其地,則失物之性也。」今乃終遠兄弟,而謂他人為己父。己雖謂彼為父,而彼亦不我顧,則其窮也甚矣。

緜緜葛藟,在河之涘音俟,葉矣、始二音。終遠兄弟,謂他人母葉滿彼反。謂他人母,亦莫我有葉羽已反。

興也。水涯曰涘。謂他人父者,其妻則母也。有,識有也。《春秋傳》曰:「不有寡君。」嚴氏曰:「莫我有,言視之若無也。」

緜緜葛藟,在河之漘順春反。終遠兄弟,謂他人昆葉古勻反。謂他人昆,亦莫我聞葉微勻反。

興也。夷上灑跣下曰漘。漘之為言脣也。《爾雅》注曰:「涯上平坦而下水深為漘[20]。不,發聲。」昆,兄也。聞,相聞也。

《葛藟》三章,章六句。

《序》:「王族刺平王也。周室道衰,棄其九族焉。」

《序》説未有據,詩意亦不類。説已見本篇。

彼采葛葉居謁反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賦也。采葛,所以為絺綌,蓋淫奔者託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

彼采蕭葉疏鳩反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賦也。蕭,荻也,白葉,莖粗,科生,有香氣。祭則焫爇以報氣,故采之。孔氏曰:「蕭荻,今人謂之荻蒿,可作燭,有香氣,故祭祀以脂爇之也。」曰三秋,則不止三月矣。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本與艾葉兮!

賦也。艾,蒿屬。乾之可灸,故采之。呂東萊曰:「葛為絺綌,蕭共祭祀,艾療疾,特訓釋三物見采之由,不於此取義也。」曰三歲,則不止三秋矣。

《采葛》三章,章三句。輔氏曰:「采葛,采蕭,采艾,其説託言明矣,至於思念之情,流而不止如此,則為淫奔之辭者宜哉!」

《序》:「懼讒也。」

此淫奔之詩。其篇與《大車》相屬,其事與采唐、采葑、采麥相似,其詞與《鄭·子矜》正同,《序》説誤矣。

大車檻檻,毳尺鋭反衣如菼吐敢反。豈不爾思?畏子不敢。

賦也。大車,大夫車。檻檻,車行聲也。毳衣,天子大夫之服。王介甫曰:「王之大夫四命,與子、男同服也。」菼,蘆之始生也。毳衣之屬,衣繪而裳繡,五色皆備,其青者如菼。劉濟曰:「毳衣以宗彝為首,蓋畫虎蜼。虎蜼淺毛,故謂毳。」蜼,音壘胃反[21]。愚按:毳衣所畫者三章:宗彝也,藻也,粉米也。裳所繡者二章:黼也,黻也。所畫所繡皆備五色,所謂以五采彰施於五色者也。爾,淫奔者相命之詞也。子,大夫也。不敢,不敢奔也。○周衰,大夫猶有能以刑政治其私邑者,故淫奔者畏而歌之如此。蘇氏曰:「其止之有道,民聞其車聲,而見其衣服,則畏而不敢矣,非待刑之而後已也。」然其去二《南》之化則遠矣。此可以觀世變也。呂東萊曰:「此詩唯能止其奔,未能革其心,與《行露》之詩異矣,亦僅勝於東遷之初而已。」輔氏曰:「《漢廣》之遊女端莊靜一,人見而知其不可求;《野有死麕》之女子貞潔自守,人見而知其不可犯,此所以為二《南》之化也。豈至於有淫奔之心,待有所畏而後不敢哉?今觀此詩,則世變之愈下可知矣。」

大車啍啍他敦反,毳衣如璊音門。豈不爾思?畏子不奔。

賦也。啍啍,重遲之貌。璊,玉赤色。五色備,則有赤。孔氏曰:「啍啍,行之貌,故為重遲。上言行之聲[22],此言行之貌,互相見也。」毳衣裳繢繡皆五色。青者如菼,赤者如璊,各舉其一耳。

穀則異室,死則同穴葉戶橘反。謂予不信,有如皦古了反日!

賦也。穀,生。穴,壙曠。皦,白也。○民之欲相奔者,畏其大夫,自以終身不得如其誌也。故曰:生不得相奔以同室,庶幾死得合葬以同穴而已。「謂予不信,有如皦日」,約誓之辭也。輔氏曰:「世變雖下,而大夫能使人畏之如此,亦可謂賢也。已始則不敢奔,而已終則知其雖歿身不得遂其誌,則其刑政之效,亦非無常者之所能也[23]。」

《大車》三章,章四句。

《序》:「刺周大夫也。禮義陵遲,男女淫奔,故陳古以刺今大夫不能聽男女之訟焉。」

非刺大夫之詩,乃畏大夫之詩。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將七羊反其來施施葉時遮反。

賦也。麻,穀名,子可食,皮可績為布。《本草》曰:「一名麻勃,此麻上花勃勃者。麻子味甘平,無毒,園圃所蒔,今人作布及履用之。」子嗟,男子之字也。將,願也。施施,喜悅之意。○婦人望其所與私者而不來,故疑丘中有麻之處,復有與之私而留之者,今安得其施施然而來乎?

丘中有麥,彼留子國。彼留子國,將其來食。

賦也。子國,亦男子字也。來食,就我而食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葉奨裏反。彼留之子,貽我佩玖葉舉裏反。

賦也。之子,並指前二人也。貽我佩玖,冀其有以贈己也。

《丘中有麻》三章,章四句。

《序》:「思賢也。莊王不明,賢人放逐,國人思之,而作是詩也。」

此亦淫奔者之詞,其篇上屬《大車》,而語意不莊,非望賢之意。《序》亦誤矣。

王國十篇,二十八章,百六十二句。

輔氏曰:「讀《詩》者可以怨,則詩人固無忿懟過甚之辭。然予讀《王風》,則見其怨詩尤為平和,此可見周人之風俗也。」

[1] 「王」原作「三國」,明修本同,四庫本作「王國」,據朱熹《詩集傳》卷四改。

[2] 「畿」原作「圻」,據《毛詩正義》卷四之一及《漢書·地理誌》改。

[3] 「臣瓚」,據《漢書》卷二十八下,應為「師古」。下引師古注文,文字也小有異同。

[4] 「侯」,四部叢刊三編本朱熹《詩集傳》卷四誤作「公」。

[5] 「怨」原作「念」,據朱熹《詩集傳》卷四改。

[6] 「涸」原作「個」,據輔廣《詩童子問》卷二改。

[7] 「惄」原作「湣」,據明修本及朱熹《詩集傳》卷十二改。

[8] 「羊牛」原作「牛羊」,據四庫本及朱熹《詩集傳》卷四改。

[9] 「又」原作「人」,據明修本及輔廣《詩童子問》卷三改。

[10] 「貪利」,胡一桂《詩集傳附錄纂疏》卷首《詩序辨說》引朱子《初解》作「昧於榮利」。

[11] 「古」原作「右」,據明修本及輔廣《詩童子問·詩序》改。

[12] 「下同」二字,原無,據朱熹《詩集傳》卷四補。

[13] 「思」,《程氏經說》卷三作「私」。

[14] 「徇私滅理之塗」,明修本作「夷狄禽獸之歸」。

[15] 「先」原作「式」,據朱熹《詩集傳》卷四改。

[16] 「悲」原作「忍」,據輔廣《詩童子問》卷三改。

[17] 「恣」原作「怨」,據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卷七改。

[18] 「葉」,原無,據朱熹《詩集傳》卷四補。

[19] 「公」原作「果」,據朱熹《詩集傳》卷四改。

[20] 「涯」,《爾雅注疏》卷七作「厓」。

[21] 「壘胃反」原作「壘胃右」,不通,《廣韻》:「力軌切」,則「右」當爲「反」之形近而訛。今據文義改。

[22] 「之」原作「有」,據《毛詩正義》卷四之一改。

[23] 「亦非」一句,輔廣《詩童子問》卷三作「亦可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