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習穀風,維山崔徂回反嵬五回反。無草不死,無木不萎葉於回反。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葉韻未詳。
比也。崔嵬,山巔也。○習習穀風,維山崔嵬,則風之所被者廣。然猶無不死之草,無不萎之木。況於朋友,豈可以忘大德而思小怨乎?或曰:興也。輔氏曰:「大德,謂朋友之義出於天者;小怨,謂懟語忿色生於人者。忘大德,思小怨,必是當時人有如此實事,故末章因風以為比,而明言之,以戒其不可如是也。或以為興者,拘於例耳,然不若以為比之是也。」
《穀風》三章,章六句。呂與叔曰:「急則相求,緩則相棄,恩厚不知,怨小必記,皆小人之交也。」
《序》:「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絶焉。」
蓼蓼音六者莪五河反,匪莪伊蒿呼毛反。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比也。蓼,長上聲大貌。莪,美菜也。蒿,賤草也。嚴氏曰:「莪,蘿蒿也。蒿,草中之高者也。《管子》雲:『嘉穀不生,而蓬蒿蒺藜秀[28]。』」○人民勞苦,孝子不得終養而作此詩。言昔謂之莪,而今非莪也,特蒿而已。以比父母生我以為美材,可賴以終其身,而今乃不得其養以死。於是乃言父母生我之劬勞,而重自哀傷也。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音尉。哀哀父母,生我勞瘁似醉反。
比也。蔚,牡菣僅也,三月始生,七月始華,如胡麻華而紫赤,八月為角,似小豆,角鋭而長。嚴氏曰:「一名馬薪蒿,蒿之尤粗大者也。」瘁,病也。
缾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息淺反民之生,不如死之久葉舉裏反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比也。缾小罍大,皆酒器也。罄,盡。鮮,寡。恤,憂。靡,無也。○言缾資於罍而罍資缾,猶父母與子相依為命也。故缾罄矣,乃罍之恥,猶父母不得其所,乃子之責。愚按:以缾比父母,以罍比子,但取其相資之義,而不取義於缾罍之小大也。如《左傳》昭公二十四年,鄭子大叔引此而曰:「王室之不寧,晉之恥也。」以缾喻周,以罍喻晉,亦不取小大之義也。所以窮獨之民,生不如死也。蓋無父則無所怙,無母則無所恃,是以出則中心銜恤,入則如無所歸也。輔氏曰:「玩此四句,真能道孝子之情,非身履而親歷之,不知其味也。」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音撫我畜喜六反我[29],長丁丈反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賦也。生者,本其氣也。鞠、畜,皆養也。拊,拊循也。劉執中曰:「防其驚也,則拊之。」育,覆育也。孔氏曰:「謂其寒暑或身體嫗焉,覆近而愛育焉。」顧,旋視也。孔氏曰:「謂去之而反顧也。」復,反覆也。丘氏曰:「不能暫捨也。」腹,懷抱也。孔氏曰:「謂置之於懷抱。」罔,無。極,窮也。○言父母之恩如此,謝疊山曰:「此章形容父母愛子之心,盡之矣。生我,如天之生物也。鞠我,如地之養物也。拊者,撫摩其身體,察其肥瘠,憂其疥癬也[30]。畜者,謹其出入,察其起居,藏之堂奧之中,不敢縱之門庭之外,惟恐其病疾也。長者,如南風之長養萬物,調和其身體,滋養其血氣[31],日夜望其長大。育者,如《易》曰『育德』、《孟子》曰『教育英才』,涵養其德性,發舒其誌氣,開導其聰明,日夜望其成人也。顧者,父母行而兒不隨,則回顧之也。復者,兒行而父母不隨,則追喚之也。腹者,懷抱於腹間也,父母有所往,將出門,懷抱其子而未忍捨;父母自外歸,既入門,懷抱其子而未肯置。人能深思九字之義,必不忘父母之恩矣。」欲報之以德,而其恩之大如天無窮,不知所以為報也。輔氏曰:「此章則賦父母之恩,末乃歎其如天之無窮,無物可以為報之意。故嘗為之説曰:『臣之於君,其忠有盡;子之於親,其孝無窮。』」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葉音曷!
興也。烈烈,高大貌。發發,疾貌。穀,善也。○南山烈烈,則飄風發發矣;民莫不穀,而我獨何為遭此害也哉?嚴氏曰:「孝子念親之沒,瞻南山之烈烈,感飄風之發發,觸目皆悲傷也。故嘆民莫不得以養其父母,我獨何為遭此害而不得終養乎?」
南山律律,飄風弗弗葉分聿反。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興也。律律,猶烈烈也。弗弗,猶發發也。卒,終也,言終養也。輔氏曰:「我獨何為而遭此害也哉?我獨何為而不得終養也哉?此兩句最宜玩,蓋末後方及其所以不得終養之意。」
《蓼莪》六章,四章章四句,二章章八句。
晉王裒以父死非罪,愚按:司馬昭為魏安東將軍,與吳戰敗。昭問於衆曰:「近日之事,誰任其咎?」王裒父儀對曰:「責在元帥。」昭怒而斬之。每讀《詩》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未嘗不三復流涕,受業者為廢此篇。詩之感人如此。輔氏曰:「先生載王裒一事,以見詩之感人如此。必如是,然後為善讀詩也。以至解頤手舞足蹈,皆實有是理[32],但患人不善讀耳。」陳少南曰:「此詩孝子行役而喪其親者之所作,其詞深而切。」李迂仲曰:「《凱風》,母不安其室之詩也;《小弁》,太子見棄之詩也;《蓼莪》,孝子不得終養之詩也。故其咎責、怨慕、哀痛如此。苟不為母所棄,不為父所逐,不困於行役而得終養,則其歡欣可知矣。觀《詩》者當以此類求之。」
《序》:「刺幽王也。民人勞苦,孝子不得終養爾。」
有饛音蒙簋音軌飱音孫,有捄音求棘匕必履反。周道如砥之履反,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葉善止反。睠音眷言顧之,潸所姦反焉出涕音體。
興也。饛,滿簋貌。飱,熟食也。孔氏曰:「禮:簋盛黍稷。」捄,曲貌。棘匕,以棘為匕,所以載鼎肉而升之於俎也。《儀禮·特牲》注曰:「匕用棘心。」孔氏曰:「《雜記》雲:『匕用桑,長三尺。吉禮則用棘。』」砥,礪石,言平也。矢,言直也。君子,在位。履,行。小人,下民也。睠,反顧也。潸,涕下貌。○《序》以為東國困於役而傷於財,譚大夫作此以告病。孔氏曰:「譚國在京師之東。」言有饛簋飱,則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則其直如矢。是以君子履之,而小人視焉。今乃顧之而出涕者,則以東方之賦役,莫不由是而西輸於周也。輔氏曰:「『周道』,隻道路之道,與下章『周行』一意。故《集解》以為東方之賦役,莫不由是而西輸於周,是即指道路而言也。然以上四句平、直、履、視之義觀之,則又似指周之王道而言。豈本意隻是指道路而言,而其中亦含此意耶?」
小東大東葉都郎反,杼直呂反柚音逐其空葉枯郎反。糾糾葛屨,可以履霜。佻佻徒彫反公子,行彼周行葉戶郎反。既往既來葉六直反[33],使我心疚葉訖力反。
賦也。小東大東,東方小大之國也。自周視之,則諸侯之國皆在東方。杼,持緯者也。曹氏曰:「梭也。」柚,受經者也。空,盡也。佻,輕薄不奈勞苦之貌。公子,諸侯之貴臣也。周行,大路也。疚,病也。○言東方小大之國,杼柚皆已空矣,至於以葛屨履霜,而其貴戚之臣奔走往來,不勝其勞,使我心憂而病也。輔氏曰:「『糾糾葛屨,可以履霜』,舉其甚者言之也。以葛屨履霜,則冬裘之不備可知矣。『既往既來』,則言其來往之不一也。周道一也,方其盛時,君子履之而小人視焉;及其衰也[34],公子行之而人心病焉。時移事變,而人心所感不同如此。」
有洌音列氿音軌泉葉才勻反[35],無浸穫薪。契契苦計反寤歎,哀我憚丁佐反人。薪是穫薪,尚可載葉節力反也。哀我憚人,亦可息也。
興也。洌,寒意也。側出曰氿泉。穫,艾也。契契,憂苦也。憚,勞也。尚,庶幾也。載,載以歸也。○蘇氏曰:「薪已穫矣而復漬之則腐,民已勞矣而復事之則病。故已艾則庶其載而畜之,已勞則庶其息而安之。」輔氏曰:「上兩章既言傷於財,故此章推本其困於役而言之耳。」
東人之子,職勞不來音賚,葉六直反。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葉蒲北反。舟人之子,熊羆是裘葉渠之反。私人之子,百僚是試葉申之反。
賦也。東人,諸侯之人也。職,專主也。來,慰撫也。西人,京師人也。粲粲,鮮盛貌。舟人,舟楫之人也。熊羆是裘,言富也。私人,私家皂隸之屬也。僚,官。試,用也。舟人、私人,皆西人也。○此言賦役不均,羣小得誌也。李迂仲曰:「此章言東人之勞,西人之逸,小人得誌,綱紀敗壞,無復王室之舊也。」
或以其酒,不以其漿。鞙鞙胡犬反佩璲音遂,不以其長。維天有漢,監古蹔反亦有光,跂丘豉反彼織女,終日七襄。
賦也。鞙鞙,長貌。璲,瑞也。鄭氏曰:「佩璲者,以瑞玉為佩。」漢,天河也。孔氏曰:「漢,水之精也。氣發而升[36],精華浮上,宛轉隨流,名曰天河,一曰雲漢。」跂,隅貌。織女,星名,在漢旁,三星跂然如隅也。七襄,未詳。《傳》曰:「反也。」《箋》雲:「駕也。」駕,謂更其肆也。蓋天有十二次,日月所止舍,所謂肆也。經星一晝一夜,左旋一周而有餘,則終日之間,自卯至酉,當更七次也。孔氏曰:「在天為次,在地為辰。星之行晝夜,雖各六辰數者,舉其終始,故七即自卯至酉也。」愚按:日月五星為緯,其餘皆為經星。經星周布,與天為體,所謂經星一晝夜,左旋一周天而有餘者,即天之旋一周而又過一度者也。然周天十二次,一晝夜十二時,則一時當歷一次。故終其晝日之間,自卯至酉,凡七時。織女星,當歷七次也。○言東人或饋之以酒,而西人曾不以為漿;東人或與之以鞙然之佩,而西人曾不以為長。維天之有漢,則庶乎其有以監我。歐陽子曰:「言我民困矣,天之雲漢有光,亦能下降我民乎[37]?其不言日月之明而言雲漢之光者,謂不能下監也。」而織女之七襄,則庶乎其能成文章以報我矣。無所赴愬,而言惟天庶乎其恤我耳。輔氏曰:「侯邦供王賦役,固其職也。然為王者,當有以體恤之,不敢易視而輕用之,可也。觀《禹貢》之『底慎財賦』,《無逸》之『惟正之供』,則必不至於易視而輕用之矣。今也東國財力俱困,而饋西人以酒,則視之曾不如漿;與之以鞙然之佩,則視之曾不以為長。易視之如此,則輕用之必矣。此東國之所以怨病,而愬之於天也。」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華板反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葉謨郎反,西有長庚葉古郎反。有捄天畢,載施之行戶郎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