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鎮守石頭城(1 / 3)

謝采練的死,在蕭衍的心裏引起的傷痛是明顯的。他忽然感到,塵世間的一切都是那樣汙濁不堪,唯有謝采練的琴聲才是這世間最純淨最蕩人心魄的聲音。

第二天,陳慶之尋到吳橋鎮,蕭衍請陳慶之告訴夫人,這一陣他的心裏很亂,他要在山裏住一段時間。蕭衍決定,他要為謝采練好好彈幾個月古琴。他要用琴聲,修補心裏的創痛,也要用琴聲來慰藉為他而死的謝采練。

這期間,蕭衍拜訪了久未謀麵的慧超和尚。

慧超原先是個有名的相士,自幼熟悉“筮祝”和“鼓舞”之類的民間法術,據說每占一次,都能得到應驗,信奉他的人很多。有一次他拿著鏡子自言自語說:“再過十天,當今皇上就要召見我。”一旁的人似信似疑,然而到了第十天頭上,果然劉宋皇帝要召見他。皇上一定聽人說到這位不凡的相士,因此才特別地召見了他。第一次召見他,皇上決定對他進行一番考察,於是讓一名長相氣質都很不一般的囚犯穿上官員的服裝,請慧超為他相麵。沒想到的是,慧超一見此人,立即大驚失色,說:“嗬,你怎麼會從監獄中逃出來了?你如果不是一個越獄犯,就一定是個騙子,你本來就是一個下賤人,雖然你穿著高貴的衣服。”從此,無論是皇是,還是目睹這一場景的人,都對慧超信奉不已。於是皇上將他留在身邊,主持皇宮中的種種法術及當時普遍實行的超度法典。但慧超對這種工作並不熱衷,不久便向皇上提出,他要出家做和尚。皇上留不住他,不得不批準了他的請求,賜資讓他在鍾山腳下建一座寺廟普光寺,從此慧超就不再替人相麵,隻一心鑽研佛事。

慧超似乎早就知道蕭衍的到來,特意早早站在丈室外迎候蕭衍。

“將軍別來無恙,老衲在這裏等候將軍多時了。”

慧超將蕭衍迎進丈室,仍像蕭衍每一次來一樣,慧超堅持請蕭衍坐到他平時說法的法座上。蕭衍不肯,說:“師父如此禮節,蕭某豈敢接受,那一方法座,是我等俗人能坐的嗎?”

慧超說:“東晉慧遠法師提倡帝王不敬王者,因為出家人是替佛說法,佛法僧,乃佛中三寶,因此,每次將軍駕到,老衲都不曾頂禮。但君臣之分,還是要的。”

蕭衍驚問:“何來君臣之分?”

“將軍第一次來本寺時,老衲就看出將軍龍行虎步,有帝王之相,當時老衲曾說,將來的天下,必屬於將軍無疑。”

這些話,蕭衍的確還記得。當時隻覺得是和尚的瘋言瘋語,並沒認真聽進耳去。現在,當慧超舊話重提,就不能不讓他有所警覺了。

“這世間的一切,都不過是稍縱即逝的一縷煙塵。”想起剛剛離世的謝采練,蕭衍的內心充滿了感傷。

“將軍與謝采練的事,我也聽說了。將軍與謝采練前世的因緣,隻可惜有緣無分。未來的幾年,將軍自會有一樁未了的因緣,將軍切切不要放過。不過,大丈夫當立於天地之間,豈可為兒女情長所羈絆?這些道理,將軍不是比老衲更明白嗎?”

“法師,眼下我該怎樣去做?”

“明年這時,建康會有大事,因了這件大事,天下將會大亂,在梁、楚、漢之間,將有一位英雄興起。未來的江南天下,將歸於這位英雄。”

“建康要出的,是什麼樣的大事?可以知道那位英雄是誰嗎?”

“天機不可泄露,老衲可以告訴將軍的是,那位英雄,將起於雍州,”慧超忽然又說,“將軍為什麼不覺得,那位英雄就在老衲的眼前呢?”

蕭衍被慧超的話嚇了一跳,他看了看四周,說:“法師這種讖語千萬不可亂說,小心你我腦袋搬家。”

“明年這時候,大街上會有童謠,將軍要做的,就是不要違背那句童謠就是了。”慧超說著,做出了送客的架勢。

第二天,蕭衍結束了山裏的生活,回到建康。

明帝蕭鸞剛坐穩天下,忽然建康城裏就傳出明帝身染固疾、四處求醫的消息。流言還有根有據地說,太醫正為明帝四處搜尋“書魚”。“書魚”是舊書頁中生出的一種蟲子,也是一味中藥,用於利尿和清熱。

聽到這個消息。蕭衍心裏忽然一動:難道這就是慧超和尚所說的大事嗎?如果明帝駕崩,剛剛建立的一代王朝又將換主,那的確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然而蕭衍並不知道,就在他回到建康的當天,奉天殿裏一場關於他的任命引發的爭論正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