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鎮守石頭城(3 / 3)

蕭衍忽然意識到,不久前建康城裏關於明帝健康狀態的流言並非空穴來風,蕭鸞真的身患固疾,他自己似乎也意識到將不久於人世,所以才發出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的感歎。

蕭衍說:“平定中原,南北統一,任重而道遠,陛下要多多保重。”

走出壽昌殿,蕭衍忽然有了一種莫以名狀的悸動,他想起慧超的讖言,眼前頓時閃出一道霞光,然而他抑製住自己狂熱的心跳,他知道,在這樣的時刻,他更需要冷靜,他需要韜光養晦,他需要將自己一切鋒芒藏匿,就像一頭獅子,在它出擊之前,絕對不能讓獵物發現絲毫的蹤跡。

鎮守石頭城,對於蕭衍來說,是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這期間南齊境內無事,蕭衍樂得清閑。他甚至寫了一首《直石頭》詩,詩中說:“小臣何日歸,頓轡從閑放”,讓人覺得蕭衍是如此悠閑,如此安適。他的從舅張弘策時常來石頭城看望這位差不多年齡的外甥,兩個人或是殺一盤棋,或是牽著那匹寶馬在長江岸邊散步。這天傍晚,蕭衍與張弘策安步當車,一直走到石頭城城牆之上。遠處落日如盤,那一片江水便被映成一片血色。蕭衍不禁又吟起曹孟德的詩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曹孟德雖偶有人生短促之感歎,但曹孟德在其一生中又何曾放棄過他統領天下的追求?曹孟德到底沒有完成他的宏圖大業,充其量,曹孟德隻是一世梟雄。大丈夫立世,不為人傑,便為鬼雄,人生是短促的,又是漫長的,一個血性男兒,唯有在其短促而漫長的人生中做出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驚天偉業,才不枉在這人生走了一遭。

麵對那一片開闊的江麵,蕭衍久久不語,然而張弘策似乎洞察到蕭衍內心那股激蕩的潮水。

“明公,你在想些什麼?”

蕭衍指著那片開闊的江麵,說:“弘策,你看到了嗎?”

張弘策朝蕭手指的方向看了看,他看到的是那片如血的江水以及遠處一輪即將沉盡的落日。

“蕭齊的天下就要盡了,就像這落日一樣。”

張弘策吃了一驚,他環顧四周,幸好沒有一個人影。張弘策說:“明公,你一定感覺到了什麼。”

“在這廣袤的江南大地,將會有一位蓋世英雄,你就等著吧,他將會幹出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宏偉大業。”

張弘策已知蕭衍心意,但他還是問:“敢問,那位英雄出自草蠻,還是將帥之家?”

蕭衍回過頭來朝張弘策笑了笑說:“你難道不覺得這個英雄就是我嗎?”

張弘策知道,這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曾說過的話。當時劉秀與其姐夫以及其他一些人同去見蔡少公。蔡少公好占卜,精圖讖,因見劉秀有大氣,便當眾說:“未來天下,有位叫劉秀的英雄可為天子。”當場有人並不明白少公的話,便說:“您說的是哪位劉秀呢?”一旁的劉秀於是說:“你難道不覺得這個劉秀就是我嗎?”在座的人都大笑起來,以為妄言,唯有劉秀的姐夫鄧晨心中暗喜。後來劉秀果然就做了東漢的開國皇帝,而他的姐夫鄧晨也就做了劉秀的丞相。

張弘策說:“其實,我早就是那個鄧晨。弘策願隨時為明公效勞,現在,就請定君臣的名分吧。”說著,就立即匍伏在地。蕭衍將張弘策一把扶起,說:“今夜的談話,你知我知,千萬不要輕易向外透露。”

“請放心,這是改天換地的大事,豈是兒戲。”

在長江邊,蕭衍向張弘策分析了天下大勢,雖然齊明帝蕭鸞強打精神,但他已身患絕疾,而且活不過明年,這是隻有蕭衍才知道的事實。會稽太守王敬則早有引兵起事之心,不管他的引兵起事有果無果,但都會給南齊王朝帶來不小的麻煩,而從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決心分析,北魏最遲會在明年初再次對南齊發兵,以雪兩年前圍攻司州無功而返的羞恥。如果北魏南下,蕭衍必將被派往北方抗敵,到時,他將手握重兵,據有實力。所有這一切,都給他在一場外憂內患的動亂中趁機起兵亡齊造成極為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