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雍州上空有條龍(1)(2 / 2)

將領們當即表示,誓與將軍共存亡,同心協力,推翻昏政。

一年前,蕭衍即派張弘策在附近山裏秘密建造上千間房屋,以作將來屯兵之用。他又讓人到山裏大量伐木,沉於檀溪,以準備起義前造船之用。同時,蕭衍大量招兵買馬,網羅天下勇士,擴充實力,一旦時機成熟,即建牙起事。蕭懿被害,鄭紹植行刺,這一係列的事件更是堅定蕭衍推翻南齊王朝的決心。蕭衍命人從檀溪中取出大批竹木,糾集工匠建造船隻;又收集金屬,打製軍械。襄陽百姓聽說蕭衍起義,紛紛響應,當時就征集戰馬千餘匹,將士萬人,另有數百名工匠日夜趕製戰船。

蕭衍宣布起義的消息很快傳到建康,蕭寶卷意識到,蕭衍不是陳顯達,不是裴叔業,更不是崔慧景,蕭衍極有可能是他稱帝以來遇到的最危險的對手。蕭寶卷開始集中全部力量,對付蕭衍義軍。他命巴西太守劉山陽率二萬精兵直奔襄陽,以聯合荊州代行州事的蕭穎胄剿滅蕭衍。蕭寶卷許諾,平定蕭衍叛軍後,雍州刺史就是劉山陽的。劉山陽原本荊州土匪,後被朝廷招安,並委以重任,此次又受命帶領重兵前往老家荊州鎮壓蕭衍叛軍,自以為勝券在握。於是他讓妓妾家室盡數隨行,準備在雍州安心地做他的富貴刺史。

劉山陽部率二萬精兵很快到達荊州附近,他將與在荊州駐守的蕭穎胄兄弟完成集結,再聯合包抄蕭衍叛軍。

這一天,蕭衍正在府上與家童陳慶之下棋,家人報告說,門外有一客人求見。家人話音未落,那客人已如一陣風般飄然而至。蕭衍從棋局上抬起頭來,立即大呼小叫,迎上前去。原來這不速之客不是別人,正是他十多年前的好友、當代名道陶弘景。

“山中無所有,嶺上多白雲。通明兄不在茅山修道,跑到雍州來做什麼?”

陶弘景說:“山中境界固然清悠,哪有人世間揮戈衝殺來得痛快?”

陶弘景是蕭衍秣陵縣同夏裏的同鄉,又是十多年前竟陵王府的同道好友。三十六歲時,陶弘景突然辭去官職,遍遊名山,收集古代醫書,尋找仙藥,成為一名職業道士。從那以後,二人的交往就少了。蕭衍打量著這位大他八歲的好友,見他唇紅齒白,皮膚白皙,有如少年,便說:“還是你自在,逍遙於山水之間,悠遊在塵世之外,比起十幾年前,你越發年輕了。”

陶弘景說:“我此去是應武當之邀,建白鹿道場,又聽說宜都附近發現佛牙舍利,就過去看看,路過雍州。又聞得此處有一位叛臣逆子,正欲起事,我特意前來看看此叛臣逆子究竟是什麼模樣。”

蕭衍哈哈大笑:“青麵獠牙,吊睛白額,晝伏夜出,飛行變化,該叛臣逆子蕭叔達是也。”

蕭衍所在雍州離宜都並不太遠,蕭衍隻聽說被貶太守範縝在那裏繼續鼓吹他的神佛無有論,宜都附近有三公廟,香火向來旺盛。範縝去後,命人拆除廟宇,禁止香火,弄得那一帶居民一片怨聲,並沒有聽說有佛牙舍利一事。或許這位陶公正是特意去宜都看望失意的範縝,或者是聽說他在雍州起事,專門前來給他打氣的。

“通明兄是李耳的學生,怎麼對釋迦又感興趣起來了?”

陶弘景說:“李耳、釋迦,名殊實不殊。我是李耳的學生,也是釋迦的弟子,我正想著,什麼時候叔達能坐龍庭,登大寶,好賜我一座修佛的道場呢。”

“通明兄就不要取笑我了。我也是被昏君逼得無路可走,萬不得已,才舉起義旗,未知前景,安知禍福。”

“我在建康的大街上聽到這樣的童謠:襄陽白銅蹄,反縛建康兒。當襄陽的白銅馬騰起四蹄時,建康城裏那位紈絝小兒就當束手就擒了啊。”

“嗬,嗬,會有這樣的童謠?”

陶弘策一改剛才的戲謔,說:“當今朝廷,其禍已極,南齊將傾,該有一位蓋世英雄來收拾殘局。此英雄須眼光長遠,權謀機變,善巧決斷,縱橫捭闔,放眼當代,此英雄舍叔達兄其誰?”

蕭衍知道,或許這正是陶弘景此來的意圖。蕭衍說:“通明兄來得正好,我正需要你助我一臂之力,蕭寶卷派劉山陽領二萬精兵自建康而來,欲與荊州蕭穎胄聯合夾擊雍州,我正不知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