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兩湖潰退:“中國最強者”的末路(2 / 3)

(二)

1926年8月16日,吳佩孚致電平涼的張兆鉀、希會甘軍,希望他們能集中兵力於皋蘭,將西北軍逐出甘肅。同時,又請馬福祥致電西北的馬鴻逵、馬麒、馬步青等出兵寧夏,以阻擋西北軍向西撤退。其時直奉聯軍仍然對西北軍有所忌憚,因此不願意“放虎歸山”,任由其退回到綏遠和甘肅去。8月下旬,西北軍退到平地泉、包頭,而晉軍和直奉聯軍則接連占據宣化、張家口、大同、豐鎮。

西北軍連遭重創,張之江隨即領銜諸將聯名致電身在莫斯科的馮玉祥,“馮將軍接電如麵。時下國內形勢緊迫,請將軍務必於近日急馳歸國”。馮玉祥獲電之後,知道西北軍危在旦夕,於是偕同蘇聯顧問烏斯馬諾夫和劉誌堅以及部屬李興中、任佑民、何其芳、趙亦雲、李連海,還有翻譯、隨行人員等自莫斯科出發,途中遇於右任,遂一道出烏不浪口直奔五原縣。此時西北軍氣息奄奄,21日,吳佩孚在保定接到李倬章等急電請其盡快南下,於是命令齊燮元代總司令留長辛店,即親率陳德麟、劉玉春所部南下。

23日,吳佩孚自保定乘坐專車南下,於24日途經郾城,即召開防務會議,於當日抵達鄭州。吳佩孚一行在25日抵達漢口大智門車站,等吳氏下車之際,才知道局勢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此時前方傳來的都是吃了敗仗的消息,更是讓吳佩孚大為光火。此時武漢的形勢已經非常緊張,租界裏到處都堆滿了沙包,汽車、馬車等都裝滿了各種貨物湧入租界,武漢到處都人心惶惶。吳佩孚急忙召開軍事會議,並在會上怒斥各路將領,嚴令李倬章等收集嶽州、平江敗退各軍堅守汀泗橋要隘,隨即宣布劉玉春為聯軍第八軍總司令。

會議結束以後,吳佩孚就帶著劉玉春和陳嘉謨前往鹹寧,而此時蔣介石亦率領北伐軍抵達嶽州,吳佩孚部與北伐軍隨即在汀泗橋展開激戰。而就在當日,北伐軍第四軍代理軍長陳可鈺命令所部進攻汀泗橋,吳佩孚抵達前線之後,即命令營務執法總司令趙榮華組織大刀督戰隊分別把守各要口,凡是退縮的官兵都就地正法,是日光是退縮的團長及營長就有九人被殺,而逃兵被殺的更是不計其數,從而逼迫直軍不得不誓死抵抗。於是,北伐軍接連遭遇直軍的奮力抵抗,第十二師第三十五團在鐵路橋頭遭直軍火力封鎖,第三十六團亦在汀泗橋東南高地遭到直軍掃射無法前進,第十師的第二十九團、第三十團分別在第三十六團的左右兩翼展開,與直軍激戰到深夜,隨後第三十六團又借著夜色偷襲,但始終都沒有取得突破。

除了大刀督戰隊,吳佩孚又組織了機槍督戰隊,使得北伐軍不得不陷入苦戰。吳佩孚的這種方法,實在是一種泯滅人性的戰術,雖然在開局階段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隨著戰爭的深入,這樣反而促使很多部隊不得不選擇嘩變。在北洋軍中以善戰而聞名的吳佩孚,麵對真刀真槍的戰爭尚且隻有這種蠢辦法,就可想而知其他北洋軍閥的作戰能力,以前靠銀元和地盤混飯吃的年月到頭了,隨著北伐軍出現,中國近代史進入了真正的戰爭年代。在新舊兩代軍人的對話中,舊軍人的代表吳佩孚顯得局促而迷茫,以至於使用了這樣很難稱得上是戰術的戰術。

但讓吳佩孚始料不及的是,他的這套戰術居然沒有讓北伐軍感到膽寒,革命軍一浪一浪地湧向直軍的陣地。此時的吳佩孚更加慌亂,這是一支他從未見識過的革命軍,和之前的那些革命軍完全不同,於是,他急忙趕回鯰魚套,急令海軍集中待命迅速馳援武昌。而北伐軍第十二師師長張發奎決定派出葉挺獨立團和炮兵營向汀泗橋東北方向的古塘角迂回,自右側包圍直軍。

27日淩晨,葉挺獨立團自小路隱蔽接近古塘角,配合正麵部隊協同作戰。遭到夾擊的直軍隨即全線崩潰,2400餘人被俘,殘部則向北逃遁,第四軍趁機占領汀泗橋,葉挺獨立團則趁機疾進,於午時攻取鹹寧。海軍逡巡不前,前線北軍則紛紛潰敗,吳佩孚的愛將劉玉春亦從前線敗下,吳佩孚遂任命高汝桐為漢陽防守司令、劉玉春為武昌城防司令,並再度起用靳雲鶚,任命其為武昌、漢陽、夏口警備總司令,準備固守武漢。就在同日,國民黨中央黨部宣布歡迎西北軍加入國民黨,原來,馮玉祥自莫斯科出發之際,就電命徐謙偕同西北軍代表李鳴鍾、劉驥赴廣東會晤國民黨政要,由徐謙介紹加入國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