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紅火卷:桑耶寺第貳組問答3(2 / 2)

另悉,南詔舊臣段忠義、唐朝降臣王錫、落蕃舍人毛押牙等以研討“如何利用頓門教義治愈戰爭焦慮症及俘虜綜合症”為由,經常聚會,圖謀不軌。在某權臣的縱容下,他們曾多次上書讚普,名為講解佛教,真實目的,無非要吐蕃止殺懈戰,將所占據地拱手相讓而已!想必陛下心如明鏡,無需臣等多慮。

又,敦煌首任節兒尚律悉曾於幾年前發出一份十萬火急告急信,由於飛鳥使在驛站和道路上多次遭遇號稱“嗅到血腥味”的頓門信徒,他們強行搜身並強迫飛鳥使銷毀有關軍事文書。所幸飛鳥使機智多謀,與其他愛國誌士一道巧妙周旋,接力傳遞,送至邏娑,又轉往桑耶寺,但見頓門信徒狂熱集會,喧囂舞蹈,浮塵遮天蔽日,恐告急信有閃失,遂懇請臣等代為轉呈。臣等為其忠勇所感,鄭重接收,此次一並奉上。

臣等滿腔熱血,摯愛邦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回想崢嶸戰爭歲月,壯懷激烈;遙望吐蕃長遠未來,信心百倍。吐蕃興,則天下興,吐蕃衰,則天下衰。吐蕃利益高於一切,任何權臣絕不可把權力遊離於蕃民監督和製約之外。懇請聖上明察秋毫,辨別忠奸,且早日敦促某權臣懸崖勒馬,回歸本性。

頓首!頓首!頓首!

尚律悉

智慧廣運、無私無畏之雪山驕子赤鬆德讚讚普座下:

獲大虎皮獎賞之敦煌首任節兒尚律悉稟告:

陛下,事危也!

論悉諾護送摩訶衍離開敦煌之日,頓門巴教徒激情燃燒,狂放不羈,肆意踐踏吐蕃法令,公然將《寧布桑瓦》、《康豔典愛經》、《坎巨提密語》、《駝轎敘說》、《女祭司》、《非實驗開鑿》、《從混沌到容器》、《手抓虛空》、《忍者的表演行為》、《黑與白》、《敦煌》、《向導變為國王》、《僧界規章》、《印象·女祭司》、《五件契約》、《盟誓文》及《菩薩戒文》等禁書奉為參禪瑰寶。令卑職棘手的是,經坊抄經生、雕刻匠、畫匠、鐵匠、泥匠、放豬人等以修習禪法為名,結成死黨,敷衍抵製蕃化政策推行。他們明目張膽,將禁書內容悉數鐫刻於免死鐵券上,雙手捧起,招搖過市,對吐蕃官佐視而不見,橫衝直撞,根本不回避。短短三十九日內連續發生兩起衝撞吐蕃小將馬頭惡性事件。更可惡者,他們手持免死鐵券旁若無人多次現身秘密軍事演習現場,迫使九十九次重要軍事演習中斷、八十八次重要軍事演習流產、七十七次重要軍事計劃撤銷,造成嚴重後果。由於讚普一心向佛,卑職及所屬官佐將頭保持了極大克製,沒讓頓門信徒傷一塊皮,流一滴血。盡管卑職一絲不苟執行讚普戒殺法令,但內心焦慮與日俱增。鑒於近來敦煌形勢愈來愈危急,卑職冒死進諫,據實情以稟告,望讚普明斷。

閻朝降城之時,與大元帥尚修羅簽署《五件契約》,明文規定,城內所有武器、鐵器、寺廟裏的金屬法器、農民使用的鋤頭、鐵鍬、犁鏵、籠頭等器具均由吐蕃指定官佐統一管理。免死鐵券的本質屬性為鐵器,也在嚴管之列。但是,那些屌絲們隻要入頓門,即可大搖大擺地佩戴免死鐵券——他們視其為禪宗修習教材。

喀!荒唐至極!喀!難道在刀背上刻上“如如如”三個禍害就可以肆無忌憚?喀!在私自窩藏的矛頭上鐫刻“如無無”幾個破字就可以揮舞張揚?喀!

起初,卑職基於維穩考慮,采取和平方式收繳這些“準凶器”。但是,二十二位新入頓門的舞娘聚集到衙帳外,全身赤裸,以刀抵脖,討要免死鐵券。其他一些包藏禍心的窮屌絲借機尋釁滋事,局勢極難掌控。又逢聖上以南詔重臣段忠義為觀軍容宣慰特使率團赴敦煌考察,卑職不惜一切代價,做好各項保護措施,全力接待。段忠義多次流露出對敦煌和諧穩定局麵的欣賞與留戀,甚至寫信請聖上恩準其在敦煌修行。卑職恐生禍端,密令牙郎在翻譯時故意出錯,迫其返回雪域高原。行前,他發願,將傾其所有在莫高窟捐修禪窟。眾所周知,段忠義在吐蕃沒有任何私產,其在南詔的私產也被凍結,因此,這僅僅是一個虛幻的、野馬樣的想法而已。但漸門教徒與頓門教徒得知消息,為分配善款問題展開激烈辯論,夜以繼日,無休無止。喀!煩死人!

正當吵得不可開交時,開赴西域的南詔士兵途經敦煌,他們仰慕段忠義,將賣身錢以段忠義之名全部捐出,且協助兩派達成協議。頓門信徒得八成,漸門教徒得二成。漸門教徒確實將所得錢物悉數用於開鑿禪窟,頓門信徒卻購買上百件利器狀免死鐵券,耀武揚威喧呼:“它們既是可愛的凶器,又是虔誠的聖物,誰能搞的清?它們既是難以捉摸的野馬,又是聚合不定的塵埃,誰能把握住?”

那麼多的違禁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