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輯 找準自己的位置(1 / 3)

位置決定命運。鷹在空中才能見其驍勇,虎在森林才能稱王,魚在水中才能遨遊……世界萬物各有屬於自己的位置。窮不是命,富不靠運。隻有找準自己的位置,才會發揮出各自的價值。

案例品讀

普利策——從亂世浪子到報業大王

普利策出生在匈牙利,他的父親是個猶太穀物商,母親是個具有德國血統的天主教徒。在普利策年幼時,家境還算不錯,可當他父親因心髒病去世後,他的生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是母親再嫁,他的繼父對他很不好,因此,他在17歲時就離開了自己的家鄉,開始了他的流浪生活。

普利策是一個有很多想法的年輕人,他也因此處處碰壁。最先,他想到奧地利當一個軍人,但因為年齡太小、身體差而沒能如願。後來前往巴黎、倫敦,想加入外國兵團也遭到拒絕。後來,流浪到德國的漢堡,那裏的一個德國老頭對他說:“小夥子,你可以乘船到美國去當兵。”於是,普利策在一個深夜人靜的夜晚,冒著被美國海岸警衛隊士兵打死的危險,偷渡到了美國大陸。

普利策到了美國以後,他首先到了紐約。紐約令普利策耳目一新:林立的商業大廈,直聳雲霄的高樓……到處是欣欣向榮的景象。他在這裏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最終歸宿,他決定自己不再流浪,於是,普利策認真地學習英語,很快他就學會了一些簡單的會話。開始時,普利策靠打工度日,不久他覺得這終非是長久之計,當時美國展開南北戰爭,於是,他報名當兵,加入了“林肯騎兵隊”。對於一個在匈牙利農村小鎮長大的孩子來說,雖然騎馬技術是一流的,但作為一個軍人,普利策就難以勝任了。

軍隊裏紀律嚴明,軍紀嚴肅,可普利策似乎連站都站不直,走也走不好。班長常因此訓斥他,普利策竟然還理直氣壯地回嘴,甚至連騎兵隊裏的指揮官對他也很反感,他常對普利策吼道:“滾蛋!我們軍中沒有你這種笨蛋。” 普利策不是當兵的料,雖然經常挨戰友及長官的責罵,但部隊裏豐盛的夥食,使正在發育的普利策長得壯實而又高大。他的連長藍賽上尉開始喜歡他了,經常讓普利策陪他下棋聊天。但好日子總是短暫的,在1865年5月,林肯總統宣布美國南北戰爭結束,他所在的騎兵連也就解散了,這樣,普利策又成了無家可歸的浪子。

可以這麼說,普利策在軍隊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甚至毫不誇張地說,他是一個失敗的軍人。離開軍隊以後,他和大批退伍軍人一樣留在了紐約,可怕的是,戰後的紐約有龐大的失業軍人,隻要有一個工作機會,往往會有幾百人前往應聘。普利策就更慘了,他的英文還不熟練,又沒什麼專長,很難找到一份工作。漸漸地,他的生活越來越困難,衣服破了,他沒有錢來買新的衣服。 雖然普利策的衣著有些過於破舊,但他還是盡可能使自己看起來幹幹淨淨的,他寧願餓著肚皮,也要省下錢來把自己的鞋子擦幹淨一點,因此,他常在他住的旅館附近找人為他擦皮鞋。但是,普利策破舊的衣服常使人投來鄙夷的目光——這種尷尬的局麵已經不止一次了,他決定離開不能給予他生存的紐約,他發誓:有朝一日他要返回此地,買下這家旅館,把它夷為平地,然後在這裏重新蓋上自己的摩天大樓。

於是,普利策在一個戰友的建議下,賣掉了身上值錢的東西,搭乘火車前往聖路易斯。當他到密西西比河邊的時候,已經身無分文了,他請船長讓他在船上燒鍋爐,借此免費乘船過河。就這樣,普利策又艱難地來到了聖路易斯市。初到聖路易斯市的感覺要比他初到紐約時更好,新蓋的商業大廈、銀行、學校處處可見,看到這些美好的形象,普利策深信自己在聖路易斯一定會有所作為。

果然,普利策在第二天就找到工作了,但是普利策還是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他做過騾夫、水手、建築工人、碼頭苦力、餐廳跑堂等,但由於他脾氣不好,人又有幾分傲氣,不太願意幹那些讓人呼來喚去的工作,因此接二連三地換工作。這時,有朋友建議他,要想找到一份固定的體麵工作,就得先學好英語。於是,他來到圖書館,並在那裏找到了一份差事,一來可以糊口,二來在圖書館可以便利地學英語。同時,他在一家律師事務所還找了一份兼職,就這樣,普利策就在圖書館與律師事務所之間奔忙著。不久,因為普利策的好學,他不僅贏得了一位名叫托馬斯教授的好感,而且還當上了律師。托馬斯教授在日後給予了普利策極大的幫助,而他學識的提高為他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普利策的進步是驚人的。

正如前文說的那樣,有時機會會在不經意中出現在一個人的眼前,普利策就是這樣。一天晚上,他看到圖書館裏有兩個人在下棋,好像正是最關鍵的時候,雙放都不知道該怎樣落下棋子。普利策看了看,提醒其中的一個人說:“別走那一步!”普利策又對另一個人說:“先生,你要是這麼走就一定會贏的。”

下棋的兩個人都感到驚訝,其中一位對普利策說:“年輕人,我想認識一下你這位棋藝高手,也順便介紹我的一位好朋友給你,這是艾米爾先生,我叫蘇茲。”

這時,普利策才知道,眼前兩位下棋的人在聖路易斯可謂是大名鼎鼎,尤其是蘇茲,他是共和黨創始人之一,過去曾幫助林肯競選總統,現在是密西西比州的參議員。他和艾米爾兩個人共同擁有一家聖路易斯的《西方郵報》。 麵對這個才滿20歲的年輕人,艾米爾和蘇茲頓生好感, 他們邀請普利策去《西方郵報》當記者,當普利策擔心自己勝任不了記者時,他們倆勉勵普利策,並相信他能勝任。 就這樣,普利策進入了《西方郵報》。

沒想到,普利策做記者比任何一個人都稱職,他所采寫的報道,因為貼近生活和民眾,

文章一登出,讀者就爭相傳閱,使得《郵報》的銷售量直線上升。

因為工作出色,報社老板蘇茲又讓普利策去傑斐遜城擔任該城特派記者,專門采訪州議會開會的消息。難以想象,他在工作的第一個月,就進入了議會的政治核心。從此,普利策進入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後來,他通過競選當選州議員。進了議會後,因為他敢於同社會官僚主義作鬥爭,使得他成了傑斐遜城家喻戶曉的風雲人物,這時的普利策已是一個有一定資產的人物了。誰也沒有想到,在短短的9年時間內,一個流浪的窮孩子變成了報社的闊老板、一個政府要員。但普利策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他隨後買下《聖路易斯快報》,並把它改名為《聖路易斯快郵報》。普利策似乎是一個經營報紙的天才,《快報》在他手中銷路大增,這讓普利策賺了一大筆錢。 後來,他又轉投《世界報》,在短短的幾年內,把《世界報》做成了全美國新聞界的老大。

就這樣,普利策成了報業大亨,在1890年蓋了一座紐約最高的一座大樓——新普利策大廈。據說地址就是當初他擦皮鞋時受到歧視的那個地方。他還向哥倫比亞大學捐贈了200萬美元,創辦了一所新聞學院。今天,美國人民為了紀念普利策,每年都會評選“普利策”新聞獎,美國的新聞界常以獲得“普利策”新聞獎為最高榮譽。

成功法則

找準自己的位置

中國有句古話叫:“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在告誡人們:準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是多麼重要!一個人有時就像一粒種子,如果把它放在不適合它生長的地方,即使能發芽,這顆種子也不會長成參天大樹,更不會開花結果。相反,如果這顆種子遇到合適的地域、氣候、土壤等條件時,會生長成枝繁葉茂的大樹。同樣的道理,人生窮富與否,關鍵是看他能不能找到適合自己成長的環境,也就是說,找準自己的位置,才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

找準自己的位置很重要,普利策的成功經曆,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詮釋。美國的南北戰爭,按理說是個英雄輩出的時期,在軍隊裏,隻要是個人才,往往會大有作為,像格蘭特 、約翰?布朗、伯恩塞德等,這些人都是在那個時代富有起來的。應該說在當時的軍隊裏,有貧窮者富有起來的環境,但普利策在軍隊裏卻沒有什麼作為,他甚至連當一名合格的士兵都難。是普利策本來就是一個平庸者嗎?顯然不是,原因是在軍隊裏普利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或者這樣說,軍隊不適合普利策個人的發展。同樣的,騾夫、水手、建築工人、碼頭苦力、餐廳跑堂這些職業都不適合他,不適合他的工作,他自然也就做不好,直到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當上了記者後,普利策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並且進軍報業,並能如魚得水。所以說,找準自己的位置,是一個人富有起來的關鍵。

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有自己最合適的位置,關鍵是你有沒有找準屬於自己的位置。一個人事業的成功,應該從準確的定位開始。

例如,作為一個初入職場的人,要進入一家公司時,如何才能在這個公司裏獲得發展呢?這就要看你選擇的這家公司如何了。如果你選擇了一個好的公司,你會充分地感受到:自己就像幹渴的魚遊進了深水中一樣,在屬於自己的水域裏,能快速地成長、繁衍。很顯然,隻有在適合自己發展的公司裏,我們才會有充分屬於自己的事業發展空間,我們才能夠施展拳腳,才盡其用。因此,找準自己的位置,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就是一個極有能力的人,如果沒有做最適合自己的工作,他也不可能取得成功;一個笨拙的人,如果他能全麵地了解自己並找準自己的位置,那麼他也會取得成功。

阿西莫夫原先是一個自然科學家。一天,他坐在打字機前打字的時候,突然靈光閃現:“我不能成為一個第一流的自然科學家,卻能夠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普作家。”於是後來他幾乎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創作上,終於成了當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倫琴原來學的是工程科學,他在老師孔特的影響下,做了一些物理實驗,逐漸體會到,這就是最適合自己幹的行業,後來他果然成了一個有成就的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小的時候,一度被人嘲笑為最笨的孩子。他性格靦腆內向,不善交際,但是對科學卻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對一個問題可以思考很久,不但不覺得乏味,反而樂在其中。後來,愛因斯坦成了舉世聞名的科學家。考究他的成長經曆和事業選擇我們發現:是最準確的事業定位,成就了他的科學大業。

從小到大,比特做什麼事情都比別的孩子慢半拍。為此,同學譏笑他笨,老師說他不努力。後來比特進入了一所交錢就可以上的大學,同學又譏笑他說:“即使他大學畢業,也不會有什麼發展前途。”當時比特就暗自下定決心,他要用自己未來的發展證明“天生我才必有用”。大學畢業以後,他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房地產公司,此後,在美國的四個州裏,他建造了近一萬座公寓,擁有900家連鎖店,資產達到數億美元。

比特本來是大家公認的一個笨孩子,他是怎樣取得如此輝煌成就的呢?用比特自己的話說:“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強的一項,有人會寫,有人會算。對於有些人困難的事情,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可能就再簡單不過了。我想強調的是:一定要做最適合自己的事情,找準自己的位置,不要為迎合別人的要求,去做一件自己不擅長又要付出巨大代價的難事。” 正如中國的古話所說得那樣:“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重要的是要發揮各自的優勢,做起事情來才會事半功倍,輕鬆快樂。作為一個還沒有成功的貧窮者,要想成為巨大財富的擁有者,就應該努力根據自己的特長來設計自己,根據自己的環境、條件、才能、素質、興趣等來找準自己的發展方向。找準自己的位置,才能如魚得水,才能在屬於自己的領域裏遊刃有餘,才能大展宏圖。

我們應該不停地問自己:自己的興趣是什麼?自己的優勢在哪裏?我到底向往怎樣的生活,期待何種未來……有了這些答案,我們能很準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但不同的行業需要人的素質與才能也不同。比如:做一個傑出的臨床醫生,必須很細心;研究理論物理學,抽象思維能力不可少;一個化學家一定要具備實際操作、設計和做實驗的能力。人的興趣、才能、素質是各不同的,如果你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把自己的所長利用起來,那麼你也將會自我埋沒。一個人能富起來,不是讓社會或某個行業去適合你,而是要你去適合對方,找到適合自己做的事,這就是所謂找準自己的位置。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自己是不可選擇的,我們不能選擇什麼時候出生,不能選擇在什麼地方出生,更不能選擇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但我們可以選擇屬於自己的位置。出生時的家庭、地域、環境可能會使一個人成功的起點很低,但這都無關緊要,像普利策這樣一個貧窮的流浪兒都能成為一個富豪,當我們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時,還有什麼不可能的呢?

命運點撥

1.發揮自己的強項

每個人都有潛藏著的某種優勢,因此我們看人,包括自己,不要老是看到弱勢的一麵、有缺點的一麵,而應該更多地看到優勢的一麵,把重點放在開發和培養自己優勢的一麵上。從整個世界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有相應的一個位置,這個位置主要是由什麼決定的呢?主要是由它的優勢決定的。人生的訣竅就是經營自己的長處、給自己的人生增值。正如富蘭克林所說:“即使是寶貝,放錯了地方也隻能是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