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看形勢,浩浩蕩蕩,順勢者昌,逆勢者亡!知大勢者是大智者。諸葛亮未出隆中知天下三分,是因為他能開眼看世界。無法正視世界,無法反省和改正,結果將是固步自封,離成功漸行漸遠。窮不是命,富不靠運。看清時勢,才會解讀趨勢和信息,才會離財富越來越近。
案例品讀
史玉柱——從超級“負豪”到超級富豪
在中國,史玉柱無疑是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
史玉柱的經曆很富有傳奇色彩,在1989年,史玉柱用借來的幾千塊錢,在短短的5年時間內,一下子成為名列福布斯“大陸富豪排行榜”第8位的富豪。可是,沒過幾年,史玉柱迅速積累的財富似乎在頃刻間又灰飛煙滅,他一下子淪落為負債2.5億元的“中國首窮”。但更具有戲劇性的是,幾年後,史玉柱東山再起,他不僅在短短的時間內還清了巨額債務,還一下子變成了身價上億的富豪。腦白金、黃金搭檔、網絡、遊戲,以及史玉柱個人經曆的沉浮,讓人看起來有著幾分傳奇。
史玉柱生在安徽北部的一個小縣城裏,當年,因為史玉柱以全縣總分第一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安徽省統計局,年僅24歲的史玉柱因為工作出色,被單位送往深圳大學進修。當史玉柱完成研究生的學業之後,他懷裏揣著借來的4000元錢,以及他耗費9個月心血開發出來的M-6401桌麵排版印刷係統,登上飛往深圳的飛機——他決定辭職下海。
1989年8月,他利用M-6401桌麵排版印刷係統在4個月後賺回100萬。也就是在這一年,史玉柱產生了創辦公司的念頭,他用“巨人”這個詞來命名自己的公司。
在1991年,史玉柱把“巨人”總部由深圳遷往珠海,珠海巨人新技術公司迅速升格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團公司。此後,巨人集團取得快速發展,創出了年發展速度500%的奇跡,成為珠海高科技產業的樣板企業,史玉柱創造出一年成為百萬富翁,兩年成為千萬富翁,三年成為億萬富翁的神話。
但是,商場如戰場,俗話說,兵敗如山倒。隨著國際電腦公司開始圍剿中國的電腦公司,巨人集團自1993年開始走下坡路。而這時,巨人集團又錯誤地決定進入房地產和生物工程這兩個陌生的領域。
史玉柱進入房地產領域後,主要任務是開發建造巨人大廈。起初,史玉柱隻打算蓋一個億元資產的規模,後來當地政府的一些領導建議,巨人集團為珠海建一座標誌性大廈,因此,巨人大廈又由原來的38層改至54層、64層,最後決定蓋個70層的大廈,預算也因此從2億元增至12億元。對於這個房產開發項目,這種非理性決策使巨人集團處於危險境地。
果然,因為資金的不足,巨人大廈未能如期完工,已買樓的人要求退款並賠償,巨人集團無錢賠償,這一下子成為了巨人財務危機的導火索。
進入生物工程領域是史玉柱失敗的第二個原因。對巨人集團來說,生物工程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在這個市場中,史玉柱並不了解該領域的消費者特性,不熟悉這一領域的資金運作和營銷策略,導致巨人集團在此越陷越深。史玉柱本以為先用開發巨人大廈的錢投入生物工程,再用生物工程產生的利潤反過來支持巨人大廈可以解決危機。但是,實際的運作出現了偏差,結果是巨人大廈沒能撐起,反倒賠進了生物工程。
1996年底,曾經風光無限的巨人集團因投資房地產和生物工程領域的失誤導致負債結構中出現惡性債務,討債者蜂擁上門,集團資金周轉不靈,最後陷入了財務危機。最後,史玉柱留下一棟荒草肆虐的爛尾樓,再外加幾億元巨債——他不僅成了一個貧窮者,更成了中國的“首負”。
在通常情況下,一個負債上億的人,他還有什麼資本成為一個富豪嗎?事實給了我們一個肯定的回答:能!如今的史玉柱似乎又在轉眼間成了資產達500億元的富豪。2002年起,史玉柱就悄悄地招兵買馬,為他富起來做準備, 2004年,他終於在上海成立了征途網絡公司,開始研發“征途”網絡遊戲。
經過大起大落,史玉柱已經成熟了很多,他給自己確定了投資原則:“不熟悉的行業不投,資金不充足不投,人才不夠不投。”史玉柱在這方麵進行了深入地研究,他的結論是:至少在8年或者更長的時間裏,網絡遊戲的增長速度會保持在30%以上。並且在中國的市場上,人們對娛樂的需要還在日益增長,中國遊戲玩家的比例相對也較低,增長潛力巨大; 關於錢的問題,史玉柱早有準備,多年保健品業務積累和投資收益給史玉柱帶來了巨大的資金積累;關於人才,我們可以從史玉柱的話中得到結論:“做網絡遊戲和做保健品一樣,你真正賺錢要靠回頭客。靠廣告砸錢能讓第一批人進來,但這批人進來實際你是不賺錢的,因為你的投入很大。回頭客靠什麼?靠你的產品有沒有效。做遊戲也是一樣,首先看遊戲性怎麼樣,能不能吸引住他……你要是沒有幾千萬,你維持不了研發隊伍的薪水;你要是沒有幾千萬,你沒法把硬件設備配齊;你要是沒有幾千萬搞推廣,你運轉不起來。遊戲第一是靠人,第二是靠錢堆出來的。遊戲好壞跟蓋樓一樣,樓蓋得漂亮,除了設計好之外,實際上還得靠資金,錢投得越多,每平方米造價越高,這個樓就越顯檔次……”
隨後,史玉柱在網絡世界裏如魚得水,如今,“征途”同時在線人數最多時曾超過150萬。今天,已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巨人網絡集團,在2007年實現淨利潤11.363億元人民幣。2007胡潤IT富豪榜史玉柱排第2名,2007胡潤金融富豪榜史玉柱排第6名……除網遊產業以外,目前史玉柱所持有的民生銀行和華夏銀行的股份市值就高達130億元人民幣。現在,史玉柱又成為了中國名副其實的富豪。
成功法則
找到有效的致富路徑
不少人成天琢磨著掙錢的點子,盤算著發財的辦法,但給人的感覺是:富人的“錢途”總是一帆風順,而窮人總是舉步維艱,屢經坎坷。事實上,窮與富的奧秘,就在於你是否找到了致富礦脈。我們從史玉柱成功的經曆看,無論是他從4000元到百萬富豪,還是從負債累累到身價百億,他之所以能富起來,就是因為他找到了致富的路徑。
1989年,史玉柱用巨人漢卡使他成了一個年輕的百萬富翁。今天,他又在網遊中找到了致富的路徑。在他的遊戲中,他仍每天堅持做10個小時以上的客服,不斷改進和提升“征途”,更新版本,增加可玩的內容。就這樣,保持了遊戲的新鮮度,幾乎每天都會有更新,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推出新的玩法,每天,有數以百萬的人沉溺其中,他們填充著史玉柱裝錢的口袋。有人說,網絡遊戲運營是一樁睡覺都能掙錢的生意。雖然有人說史玉柱是通過對玩家的精神、時間和精力的操縱來獲取財富的,但正因為網絡有這樣的優勢,才使它成為史玉柱致富的最佳路徑。
正確有效的致富路徑,往往能使一個貧窮者快速富起來。在尋找有效致富路徑的過程中,還要人們對所做的事進行考察研究、分析形勢、全麵規劃,這就是所謂的思考謀劃。人的觀念、學識、看問題角度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有了認真的考察研究,就會有精準的策劃,成功的條件就更充分了。不然,就是有很好的致富路徑,也很少有人會發現。
1948年,德國人特奧的母親去世之後,留給特奧兄弟倆的隻有一個小小的零售商店。兩兄弟使出渾身解術,把這家店麵擴大了,還開了幾家分店。可是由於他們的資金有限,所以隻能賣一些小東西。到了年終一算賬,除去成本,所剩無幾。兩兄弟為此很煩惱,常常坐在一起討論該如何才能讓生意好起來。
哥哥問:“同樣是開小商店,為什麼有的賺錢,有的折本,有的掙大錢,有的掙小錢?”
特奧說:“這是因為經營方法不同,所以有的掙大錢,有的掙小錢。”
哥哥卡爾點頭說:“這倒是個道理。隻要經營得法,小本錢也可以掙大錢。”
“關鍵是要找到經營的竅門!”
“經營的竅門是什麼呢?”
特奧想了半天答不上來。兄弟倆又討論了半天,還是沒有找到經營的竅門。最後他們決定到外麵去看看別人是怎麼經營的。第二天,弟兄兩人安排好店裏的事情,騎上自行車,在大街小巷裏轉來轉去,看看別人是怎樣經營的。可是一連轉了三天,什麼有用的經驗都沒有發現。可是他們並不灰心,繼續尋找致富的竅門。
一天,他們來到一家“消費商店”,隻見那裏顧客盈門,很多人的手裏都拎著大包小包,好像被這家商店的東西迷住了似的。這種情況引起了特奧兄弟的注意,於是進到店中仔細觀察。在商店的門口,一塊精致的告示牌上,清晰地寫著:凡是在本店購買商品的顧客,請您務必保管好購物發票,年終時可以憑發票免費選取款額3%的貨物。他們把告示看了一遍又一遍,突然間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回到家裏,他們就商量起具體的操作辦法。
就在第二天早上,他們商店的門口貼上了這樣一張大紅告示:本店從今天起讓利3%,如果哪位顧客發現本店出售的商品不是全市最低價,並且所降低的價格不到全市價格的3%,可以到本店退回差價,並且給予適當獎勵。沒過幾天,他們的商店門口就出現了奇跡,生意興隆,門庭若市,營業額很快就增加了幾倍。
可是特奧兄弟對此並不滿足,因為他們發現,來購買東西的顧客大都是附近的農民,這說明他們的經營範圍有很大的局限性,商店沒有太大的發展餘地。於是,他們就在報紙、電台等傳媒上做廣告,讓更多的人都知道他們商店的貨物是全市最便宜的。不久,他們的商店就出現了搶購熱潮,倉庫的庫存幾乎為零,特奧兄弟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就在這樣的讓利銷售中,他們的生意很快紅火起來,並在城裏開了10多家連鎖店。他們的知名度也不斷提高,很多人都知道這家商店的商品便宜,市民、失業工人等都成了這裏的忠實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