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輯 有創新精神(1 / 3)

發明創造並不是科學家的專利,如果我們能別出心裁,往往能產生出全新的創意和驚人的成果。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抓住自己的每一絲靈感,你將受益無窮。窮不是命,富不靠運。有人善於用手抓住那一瞬間的“電光”,做出震驚世界的舉動;富有者的過人之處就在於能緊緊抓住很多偶然的東西,做出驚人的成就。

案例品讀

洛維格——從孤獨少年到商業天才

美國有位船王,他的實力與希臘船王奧納西斯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隻是他的聲名不如奧納西斯的大。他擁有世界上最大噸位的油輪6艘,他的船隻加起來有500多萬的噸位,不僅如此,他還經營著旅館飯店、投資房地產,以及礦產開發等。他的名字叫丹尼爾?洛維格,他也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商業天才。

洛維格生於美國密歇根州一個很小的城鎮,他的父親做的是房產中介,在洛維格10歲時,他和妻子就離婚了,這樣,年幼的洛維格就跟隨父親離開家鄉,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最後,他們來到了得克薩斯州阿瑟港,這是一個以航運業為主的小城市。這裏風景如畫,大大小小的船隻進進出出,有高大如山的油輪,也有像樹葉的小舢板,海浪輕推著岸邊的船隻,海鷗在藍天碧水間上下盤旋。

雖然洛維格生活在美麗的海邊,但他卻沒有一個開闊的心胸。童年的洛維格是一個生性孤僻的孩子,他少言寡語,更不喜歡和小夥伴們來往。因為父母離婚的緣故,這使他的心理受到了嚴重的刺激,精神也造成了創傷,他的性情變得孤獨、憂鬱、情緒消沉。洛維格來到阿瑟港後,因為他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父親又忙於工作,對他采取放任自流、不過問的教養態度,這就更使得洛維格感到孤獨。他喜歡獨自到海邊的碼頭上去玩耍,大海、遠帆、夕陽,還有一個孤獨的孩子,這常常成了阿瑟港獨特的風景。

小時候的洛維格沒有什麼其他的愛好,他唯一喜歡的就是飄在海上的船隻,就連輪船嗚嗚的汽笛聲和啪噠啪噠的馬達聲,在他的耳裏也是極其優美的樂曲,他常常在碼頭邊看著船隻,聽著輪船發出的聲響。他總夢想著將來有一天能夠擁有一艘屬於自己的輪船,然後乘著它在海上乘風破浪。

想自己擁有輪船的機會終於來了,那是在他11歲的時候,他偶然聽到鄰居家有條船沉在了水底,船主人不想要它了。洛維格想:“要是自己能把它打撈上來,不就有屬於自己的船隻了嗎?”於是,他向父親借了50美元後,找到沉船的鄰居,要買下水底的船隻。船的主人本來就不想要了,現在又有人來買,那簡直是撿了一個便宜,於是就隻向洛維格要了10美元。洛維格高興極了,他用剩下的錢雇了人把船打撈上來,還雇了幾個幫手去修理撈上來的破船。他整整花了半年的時間,終於把那條幾乎報廢的帆船修理好了,然後以100美元的價格轉手賣了出去。這樣他從中賺了50美元。這是洛維格賺的第一筆錢,從這件事上洛維格還發現:對於一貧如洗的人來說,要想擁有資本就得去借,用別人的錢也可以開創自己的事業。他知道,如果沒有父親的那50美元,自己就不可能賺這50美元。

撈船的事給洛維格的還不僅僅是這些發現,半年的修船經曆,使他對船的結構、功能有了全麵的了解,他甚至能趕上一個專業的船隻修理工,加上洛維格對船極度著迷,於是,他高中沒念完就給一些船主做幫工,做一些拆裝修理輪船引擎的工作。洛維格對這個工作是出奇地賣力,他常常在別人休息的時候,把一些舊的輪船發動機拆了又裝,裝了又拆,苦苦地鑽研。老的修理工見他這麼聰明,工作又努力,紛紛把自己獨到的手藝和技巧傳授給他,不久,他成了一名真正的熟練的輪船引擎修理工,而且名氣越來越大。很多出了怪毛病的引擎,隻要經他的手修理就會完好如初,這時的洛維格還沒有過16歲生日。

洛維格雖然有船舶安裝和修理各種引擎的高超技術,但他還是過著平凡窮苦的生活。看著很多發了財、擁有資產的人坐著高級轎車,住著花園別墅,洛維格也想賺更多的錢,讓自己也體會一下成功的感覺。 可是怎樣才能發財呢?自己隻有一點點微不足道的積蓄,根本不夠做生意的資本,於是,兒時撈船的事又浮現在他的眼前,這也是洛維格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向銀行申請個人貸款。

隨後,洛維格用銀行的錢買了船,他把船租出去賺錢還了貸款,這樣增強了銀行對他的信任度,他又想辦法借更多的錢去買船……如此一來,像滾雪球似的,一艘又一艘大船被他買下。等到貸款一旦還清,整艘船就屬於他了。隨著一筆筆貸款逐漸還清,出租船所賺的錢不用再抵付給銀行了,而轉進了他的私人的賬戶。

20世紀50年代的日本,政府積極恢複經濟,正急需引進外資,以求發展。洛維格的目光投向了那裏。日本戰前的海軍重港,從前專門生產主力艦、航空母艦的地方——吳港,因為戰爭的緣故,被美軍夷為平地。工人們紛紛被遣散,造船廠也關閉了。當時日本人一心想恢複它,但又不敢驚動美國政府,怕美國把吳港作為美軍的軍事造船基地。精明的洛維格猜透了日本政府的顧慮,便以私人的身份來到這裏,隨行帶去了大量的現鈔和貸款協議草本。他很快贏得了日本吳港地方官員的信任,跟他簽訂了造船協議,並向他提供了廉價的勞工和平價的鋼鐵,以此作為回報。洛維格租下了碼頭,不僅租金低廉,而且還享受著日本政府的免稅免賦政策。吳港的發展給洛維格的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所造的船噸位越來越大,船隊也越來越龐大。在世界各地的海域裏,都有了洛維格的船隻。

後來,洛維格在澳大利亞、墨西哥等地設立了鋼鐵公司、煤礦公司。在巴拿馬等地,他又設立了石油化學工業煉油廠。他還在各地辦蓄款放貸公司,建旅館、飯店、大廈,進行房地產投資等。

成功後的洛維格依然少言寡語,從不輕易在公開場合露麵,就算是在自己的公司裏,也隻有少數幾個高級管理層的人才認識他,洛維格的晚年更是深居簡出,就是鄰居也想不到他們身邊的這個老人就是世界有名的大亨。人們更難以理解,這個弓著背、步行在小鎮街道上的老人,還是一個航運業上的天才。

成功法則

有創新精神

從洛維格小時候及後來的一些情況看,他是一個心理有些問題的人,孤獨、憂鬱、情緒消沉、性格孤僻,這些都不是一個健康人的心理狀況。這種性格缺陷一直陪伴他到晚年。令人奇怪的是,他的這種性格如何能與人交往,為什麼又沒有影響到他的事業發展呢?可當我們仔細在研究洛維格成功的經曆時,就不難發現其中的奧妙。

洛維格在11歲那年就有了絕對的自主權,自己能去打撈沉船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這種自主的能力使洛維格受益匪淺,一是他通過實踐對船的結構、功能有了全麵的了解,這為他的事業打下了基礎;二是他“發現”了借貸的好處,為他以後在事業中的資金困境提供了解決思路。我們不難發現,在洛維格的事業中,他都是在拿船作文章,他的生意都是原則化、法規化很強的,例如與銀行的借貸和自己船隻對外的租用,因此,他個性的缺陷,就不會對他的事業有太大的負麵影響。洛維格是一個把借貸發揮到極致的人,按理說借貸誰都會,但利用借貸的規則,把自己的事業做大做強的,洛維格是第一人。人們說洛維格是一個優秀的商人,其實他隻不過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罷了,或者說他事業獨特的成功方法,是他創新精神的結果。有創新精神,這是他思維不同於別人的地方,前人之所以沒有這樣做,是因為更多人否定了這種方法,或者對這種方法並沒有足夠的信心。如果洛維格沿襲了前人的想法,他就不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商人了。所以,洛維格從一個孤獨少年到商業天才的奧秘,就是因為他沒有按照慣有的思維模式去做事,所以才出現了這麼一位優秀的人物。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都是建立在創新的基礎上的,人思維的最高境界不是把知識裝在肚子裏,而是在裝知識的同時很好的利用這些知識,創造出更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新事物。日本人被叫作是“創造的巨人”,就是因為他們最善於創新,任何新的產品一旦麵世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他們把這些產品購置回國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用,而是研究它們的結構和性能,然後把這些產品的優點保留下來,創新性地加以完善,最後就是將這些產品重新推入市場。所以,在同樣的市場上,他們的產品總是比其他同類產品更受歡迎。今天的日本如果不是在學習的基礎上創新,如何能夠讓自己的國力在二戰的重創之後快速提升?

實際的結果證明,無論是什麼人, 隻有具有創新精神,他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亨利?彼得森出生在一個貧窮的猶太家庭裏,幼年時隨父母移居紐約。16歲時,小亨利在紐約一家小有名氣的珠寶店裏當學徒,珠寶店的老板也是猶太人,名叫卡辛,是紐約最好的珠寶工匠之一。彼得森一向認真嚴謹,每一件產品都親自經過反複核對才敢出手,即便是一點小小的紕漏,也不會放過,他會讓人拿去返工,直到滿意為止。

彼得森的手藝得到了上流社會的一致好評,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他的名字,找他的人也越來越多,一個人顯然有點忙不過來了。正在這時候。他的朋友詹姆斯因為與合夥人發生了糾紛而辭職不幹了。彼得森就把他請來一塊幹,由於訂貨的比較多,即使是兩個人,也還是供不應求。於是他們商量建立一個小型的工廠。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他們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彼得森知道,要想生意興隆,就必須有自己企業的經營特色。

彼得森在珠寶構圖和造型的表現手法上有自己的一套創意:為了表現愛情的美好與純潔,他用白金鑄成兩朵花將寶石突出;為了表現一對戀人的心心相連,把寶石雕成兩顆心互包狀;兩個白金花蕊中各有一個天使般的嬰孩,一個男嬰,一個女嬰,以此祝福新郎新娘未來的美滿幸福小家庭……這些前所未有的設計讓他們的公司名聲大噪,生意越來越紅火,而且公司的規模越做越大,從簡單地加工過渡到了自產自銷。

有一次,一位富人上門拜訪。那人拿出了一顆藍寶石,要求彼得森製作出一個與眾不同的戒指,準備送給一位女明星做生日禮物。彼得森和他的技術人員們經過激勵的討論,最後決定要勇於嚐試,改變傳統而古板的鑲嵌工藝。

經過一個星期的努力,他們發明了新的連接方法——內鎖法。用這種方法製作出來的首飾,寶石90%暴露在外麵,隻有底部一點麵積像果實與花蒂那樣與金屬相連接。這項發明還獲得了專利,珠寶商們爭相購買。而女明星成了彼得森產品的廣告模特,由於電影宣傳活動讓更多人知道了彼得森的天才設計。

彼得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愛美的女士們以擁有他親手製作的首飾而榮耀。而彼得森沒有因為成功的喜悅而停滯不前,他又發明了“連鑽鑲嵌法”。這種做法能讓原本1克拉的鑽石看起來有2卡拉那麼大。正是別出心裁的設計使得他的事業如日中天。鑽石大王就這樣一步步走向事業的頂峰。

一個人要成功就必須善於創新,這樣才能保持自我更新。如果企業不創新,隻有死路一條。創新往往就是來自那“黑暗中閃出的一道光芒”,抓住就會有大的突破,熟視無睹,則隻會留在原地,不會進步。做個生活的有心人,或許可以得到創意的靈感,盛開出美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