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懇求下,老師又詳細說了一些小勇的情況,讓我受益匪淺。
原來剛開學第一天,小勇就因為要同學幫自己寫作業遭到拒絕而動手打人被老師叫到辦公室,班主任看著他一副大大咧咧的樣子,似乎並不覺得自己不寫作業和打人有什麼錯,而且從上學期老師們的口中班主任得知:這個小勇是出了名的刺兒頭,所有老師一提到他就頭疼不已。
既然這個小勇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那麼就換個方式來治他吧!班主任這樣想著,一邊招呼道:“小勇,你來幫我查兩個字,老師這會兒忙,顧不上。”
小勇很意外,他是準備好被罵個狗血噴頭的,沒想到這個班主任竟然不按常理出牌。於是,他拿過字典,很快就把那兩個字查好並寫了下來,班主任很滿意,還誇他字寫得挺工整的,然後又跟小勇聊起了他的父母。見到這個新班主任竟然如此平易近人,小勇也放下了戒心和抗拒的心理,開始跟班主任聊了起來。過了一會兒,班主任說:“來,你把剛才那兩個字默寫一下。”
不出所料,小勇寫得又快又對。“你看‘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老師們之所以布置作業,就是為了讓你們在寫的過程中把知識記得更牢,你說是嗎?”
說到這裏,這位班主任老師笑了笑,扭頭對我說:你們一定想不到,小勇這個孩子那時好像一下子就開竅了,他竟然主動向我認了錯,而且向我承諾,以後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犯錯誤了。
也就是從那之後,小勇的學習態度有了很大改觀,不僅父母,連同學都覺得他似乎換了一個人,成績和表現都越來越好了。
聽到這裏,我恍然大悟,還是這位班主任老師水平高。這個班主任雖然沒有像之前的老師那樣嚴厲批評小勇,但是說的每一句話都是那麼有道理,連我聽了都覺得能說到自己的心裏去,更不用說小勇這樣的孩子了。
可見,很多時候,批評和嘮叨都無法奏效時,循循善誘的教導更能震撼心靈,更能把意見深入對方大腦中去。蘇格拉底也好,小勇的新班主任也罷,都是交流溝通的高手,他們懂得用暗示和引導對方自我反思的方式去交流。
正所謂潤物細無聲,於無聲處聽驚雷,這種循循善誘的方式,既不會引起被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又拉近了雙方心靈的距離,堪稱交流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