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如何麵對創業失敗(3 / 3)

3. 急功近利 太急於求成,甚至希望能有速勝或者速成的法子。實際上“速成”導致的隻有“速敗”。過於貪便宜,很容易被一些“十五天迅速致富”之類的廣告所誘惑上當,進而發現自己隻是把資金砸進了一個根本不可能有回報的無底洞。

4. 思維僵化 條條大路通羅馬,完成工作一定不止一種方法,但就業者長期工作生涯下來,已經習慣了用單一思維去考慮問題,A事就用A類解決辦法,B事就用B類解決辦法,很少會去用超越性的思維來從多角度多方麵來尋找問題的解決思路。

5. 目標短淺 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創業者,知道自己最終想要什麼,要達到目標需要經過哪些過程,具備長遠眼光,擁有戰略意識,而作為就業者,著眼點也就是當前這兩三年,往往第一考慮的還是安全感,如何保住現有的穩定飯碗,自然不會想得太遠,也不會太高。而且,很少有就業者能進行換位思考,也就造成很多就業者很難與創業者溝通。高不是空洞的高,是經過反複考量過後的高,是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高,是胸有成竹的高。

6. 太看重錢 有些創業者認為錢是萬能的,無論是出現內部問題還是外部問題,似乎都可以用錢來解決。內部有問題了,大家去吃頓飯提高鬥誌,發發獎金激勵團隊。業務有問題,打打廣告,海量招聘銷售。其實用錢解決,是治標不治本,隻會讓自己麻痹。

忙中偷閑六法應對失敗

1. 真正放鬆自我 真正的放鬆,就是做回你自己。注意:任何生理的或精神上的症狀都是壓力引起的反應,當你覺得焦慮時,要意識到隻要放鬆一下就會好,可以偶爾鬆懈一會兒,或者幹脆好好睡個覺。成功意味著既達到了你的目標,又能夠在百忙之中抽空放鬆。有些人可能認為陪客戶打打高爾夫就是放鬆,其實不然。放鬆不在於你做什麼,而在於你是否完全放開了心胸。

2. 放輕得失之心 每天花15分鍾停下工作並進行反思。不論你有多後悔,也無法找回失去的時光或是機會。聰明的人應該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放下你的壓力,並為未來的發展找到最佳途徑。

3. 變挫折為動力 當你的人生充滿挫折時,冷靜總比急躁更有效,因為誰也不能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理智的判斷比慌亂的應對更加合適。當事情惡化到了超出你的控製範圍時,放鬆一下並尋找機會,問問自己:“在這種情形下,怎樣才能走向成功呢?”你一定會對自己所發現的諸多可能性感到吃驚。

4. 吾日三省吾身 真正的成功來自於你對工作業績的激賞,並不斷帶領企業成長。想要實現這一目標,你必須認真對待自己的幸福感,你要反思已取得的成就並驅散緊張情緒,哪怕隻是一小會兒。壓力很容易就會增長到某個程度,為避免焦頭爛額,你應該保持警惕,時時正視壓力,善待它,解決它。那就像是清除身體的毒素,讓自己更加通體舒暢。

5. 保持身體健康 作為創業者,我們常常讓壓力阻礙了自己的成功之路。但當我們尋求成功的時候,必須意識到花時間放鬆並不是給自己的額外禮物,在我們到達了自己的極限要想保持健康時,這是必需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輕鬆的心情,才能更好地保持活力並提升創造力。或許這會成為創業成功的關鍵。

6. 一分鍾放鬆自我 放鬆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時間也是隨意的,哪怕隻是一分鍾,隻要它能夠讓你感到舒暢,就是好的放鬆。研究表明,拉緊肌肉後,再放鬆就可以有效緩解壓力。找個安靜的地方躺下,伸展你的雙腿和兩臂,將你的手掌放置於胃部,閉上雙眼,深呼吸。從頭到腳拉緊你的肌肉一秒鍾,且這一刻什麼都不要想。

常見的二十個創業錯誤

1. 摸著石頭過大江 中國的民營企業早年習慣“摸著石頭過小河”,而今天他們要過的是大江,左有國有企業,右有外資公司,它們共同需要的都是現代化的帆船或者快艇。但也有經驗主義者,想要“摸著石頭過大江”,其悲慘結局不問可知。

2. 用人才而藐視人才 秦始皇焚書坑儒是幾千年來的傳統。對於知識型人才,很多老板往往“既愛之,又恨之”。不得不用,卻又從內心深處瞧不起他們,“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觀念根深蒂固。因此在很多中國企業裏,人才沒有歸宿感,老板沒有放鬆感。

3. 形象即業務,豪華出效益 這是一種膚淺的創業心態,加浪漫主義的創業形態。主要表現為辦公場地選高檔寫字樓,員工工資向大公司看齊,出差住四星級賓館,請客上希爾頓酒店……最終的結果是,別人還沒搞懂你的企業是幹什麼的,你的流動資金已開始告急。

4. 外行管死內行 企業雪球越滾越大,公司開始分隔為越來越多的精細領域,而每一個領域都需要相應的專業人才去加以管理。此時,創業者已經從原來的內行變成外行,但他仍然保持著內行的心態,用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管理企業。很多時候,企業活力就這樣慢慢窒息。

5. 以江湖氣為榮 耿直、爽快、兄弟多、與某某老大稱兄道弟……在很多商人的心中,江湖形象和江湖背景,是一件比閱曆背景、學曆背景還要重要的事情。還有人自以為企業背後有靠山,麵對競爭對手,便每每“拳打腳踢”。要麼強行要求對方退出地方市場,要麼背地裏給競爭對手的產品下套破壞其市場形象,要麼聯合某些政府部門三天兩頭上門“服務”。對手知趣便罷,否則便拳腳相加、大打出手。這些江湖氣不利於企業長久健康的發展。

6. 一味模仿競爭對手 現在大多數創業者走的都是跟風的路,自己永無創新,永遠跟隨。對手上一個新產品,自己馬上跟進;對手在繁華路段開一個店,自己也跟著在附近開店;對手策劃一個大型的公益性活動,自己也搞公益活動;對手提出一個新理念,自己馬上也推出一個相同的理念。一味模仿競爭對手,看似貼身肉搏,實則很容易被對手擾亂了陣腳,被對手玩得團團轉。

7. 權力控製欲 許多企業家都極盡政治家才能,牢控企業每一個角落的權力不被流失。他們認為公司是自己辛辛苦苦創立起來的,憑什麼要“白白分給其他人”?以為守住了金元寶,其實掉進了大陷阱。隨著企業的壯大和社會分工的越來越細密,管理者在企業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他們必然不會滿足於永遠打工的地位。吸引部分管理者入股是大勢所趨,既是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又是當代社會企業社會化的必然要求。

8. 假麵認同 許多老板恨不得人人三呼萬歲,事事溜須拍馬,恭順者提拔,意見者遭殃。雖然口頭上講的是征求民主意見,但是往往在開會之前,老板心裏已經有了答案,但還是要大家暢所欲言,結果凡是與老板相左的意見全部被否定掉。久而久之,員工都明白這隻不過是走過場,於是全部按照老板的意思去說。到最後表麵上看起來所有的議題都得到了一致同意,但實際上都是老板自己的意見而已。

9. 有患難,無富貴 中國企業最常見的聚散模式是,公司創辦之初,合夥者們以感情和義氣去處理相互關係,製度和股權或者沒有確定,或者有而模糊。企業做大後,製度變得重要,利益開始惹眼,於是“排座次、分金銀、論榮辱”,企業不是劍拔弩張內耗不止,便是梁山英雄流雲四散。許多創業者篤信“人多好幹活,人少好吃饃”,對創業的功臣,既怕其功高震主,更懼其伸手要財。企業走上平穩發展的快車道之日,就是上演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之時。這種看似聰明的做法,往往隻會帶來“財散人散”的結局。

10. 存小術,廢大道 一個企業要獲得持續成長,企業家必須具備兩種能力,一是應付各種複雜局麵的能力和技巧,是為小術;二是立身社會、凝聚人才的信仰及人格魅力,是為大道。存小術而廢大道,企業終究隻是獲小利而失根基。

11. 企業支柱親信化 一個靠人控製人,而不是靠製度控製人的中國式組織。起源於農民打江山的傳統,泛濫於信任危機加重的當代商業社會,是中國以情感為紐帶的企業走向規範治理的主要瓶頸。在不少企業中,很多中幹甚至高管都是和老板一起打天下的元老,礙於情麵,老板不好將朋友和下屬兩種角色截然分開。最後導致老板沒有權威,管理層相互較勁,員工無所適從,企業一片混亂。

12. 麵子大於真理 有時候明知道自己的決定是錯誤的,也會因為已經下了命令,“金口玉言”,就不好意思去修正。這樣的行為有時候賠上的不隻是更大的臉麵,甚至會是企業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