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進可攻,退可守,三思而後行——謹慎(1 / 3)

俗話說:“一著不慎,全盤皆輸。”無論是在官場、商場,遇事都需三思而後行。

心理學家說,如果你每一天花費一個小時,完全思考某一問題,五年後,你會成為那個領域的專家。思考是謹慎的表現,通過謹慎的思考掌握你正在或將要進行的事情的全過程,這樣你就可以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1.做事要有邏輯順序

成大事者做事一定要有自己的規律。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決定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根據你的人生目標,你可以把所要做的事情製訂一個順序。有助你實現目標的,你就把它放在前麵,依次為之,把所有的事情都排一個順序,並把它記在一張紙上,就成了事情表。養成這樣一個良好習慣,會使你每做一件事,就向你的目標靠近一步。

卡耐基在教授別人期間,有一位公司的經理去拜訪他,看到卡耐基幹淨整潔的辦公桌感到很驚訝。他問卡耐基說:“卡耐基先生,你沒處理的信件放在哪兒呢?”

卡耐基說:“我所有的信件都處理完了。”

“那你今天沒幹的事情又推給誰了呢?”老板緊迫著問。

“我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完了。”卡耐基微笑著回答。看到這位公司老板困惑的神態,卡耐基解釋說:“原因很簡單,我知道我所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但我的精力有限,一次隻能處理一件事情,於是我就按照所要處理的事情的重要性,列一個順序表,然後就一件一件地處理。結果,完了。”說到這兒,卡耐基雙手一攤,聳了聳肩。

“噢,我明白了,謝謝你,卡耐基先生。”幾周以後,這位公司的老板請卡耐基參觀其寬敞的辦公室,對卡耐基說:“卡耐基先生,感謝你教給了我處理事務的方法。過去,在我這寬大的辦公室裏,我要處理的文件、信件等等,都是堆得和小山一樣,一張桌子不夠,就用三張桌子。自從用了你說的法子以後,情況好多了,瞧,再也沒有沒處理完的事情了。”

這位公司的老板,就這樣找到了處事的辦法,幾年以後,他成為美國社會成功人士中的佼佼者。我們為了個人事業的發展,也一定要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製出一個事情表來。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不製訂一個順序表,你會對突然湧來的大量事務手足無措。

做決定是件麻煩事,想做大事的人又必須如此,所以如何快速而又正確地做決定成為一種考驗,而要想成大事就必須煆煉這種能力。

當我們在進行一項工作或買賣時,不要隨便地就做決定。也就是說在自己尚未徹底了解清楚之前,不要盲目從事工作。這是很重要的。比如說,在要大量訂購某種產品時,如麵臨的壓力是,現在不訂下來,可能不久以後就訂不到。但是自己又對這些產品的質量還並不太清楚,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像這種因為怕遲疑而訂不到貨物的情形,往往會使自己很容易就會輕易妥協,而做倉促決定。這是人類的弱點,也是經營者常遇到的現象。同時也可能是導致事業失敗的因素。

所以,不管是麵臨什麼情況,想成大事的人在平日就該養成在不了解情況時,絕不輕易做決定的習慣。而且不隻是自己抱著這種觀念,同時,也要讓員工奉行這種工作態度。

成大事者應以意誌力和決心,來貫徹自己已定的方針、政策和原則。在企業經營上,能不能貫徹意誌,果斷地下定決心,往往是影響事業成功的基本因素。所以一位有成就的企業家在起動一項業務之前,一定會先考慮自己對此事務的意圖,及時而果斷地下定決心,確定處理這件業務的基本方針。最後,則是設法使每一位員工了解努力的方向。因此每一位員工都能目標一致,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全力以赴,業務才能依計劃逐一行動,從而邁向成功的坦途。

及時而果斷地下定決心,是成大事者發揮本身意誌力的重要手段。一個擁有成千上萬員工的企業組織,突然遭遇到重大事故時,如果稍有遲疑迷惑,猶豫不決,不但會失去解決事情的良機,甚至會造成員工情緒的不安,弄得士氣低落,工作效率也會急劇下降。

處在今天這種複雜多變的時代,企業與企業、人與人間相互競爭,造成十分沉重的壓力。時間的爭耽、意誌的堅強,其關鍵在於能否把握方向。正如一條遭遇暴風的小船,能不能衝出驚濤駭浪,轉危為安,完全靠著船上是不是有一位經驗豐富,並且意誌堅強、不屈不撓的舵手而決定。

當企業組織不斷擴大,用人愈來愈多,內部結構愈趨複雜時,所遭遇層出不窮的問題更是複雜。如果每件事情都等待經理來作決策,那以經營者有限的精力,是不足應付的,而且容易貽誤時機,漏失最佳的解決方法。為了解決這種弊端,各級領導人一定要充分授權,使每一階層的人都能夠本著企業整體的目標和方針,不但能發揮智慧,自行在負責的業務上作決策,大膽地開展活動,而且要使這些活動都能有利所需。隻有在麵臨自己無法獨立解決的困難時,才向上級請求支援。

不過,任何人在做決定之前,要慎重地考慮,周詳地盤算,廣泛地征求別人意見,才能使自己的決定不致發生太大的錯誤。因為,世上沒有一個全能的人,所有的決定都絕對正確,在作決定之前,先多方考慮,用自己的經驗智慧,參照客觀的形勢,審慎而迅速地作出“比較”合理、“比較”正確的決定,把錯誤的可能性減少到最低限度。

2.膽大心細不盲目

生意場中打拚的人應該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冒險都能掙到大錢,很多時候冒險會讓你輸得精光。冒險不是盲目,不是賭博式的孤注一擲,而是在通過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得出的科學的判斷,這樣的冒險才是有意義的。

冒險是有代價的。要知道世界上絕沒有萬無一失的經商之道。那如何規避風險呢?這就需要在“膽大”的同時還要“心細”。

近年來,溫州購房團在全國各地頻頻出擊,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隻知道他們“下單迅速,團體購買,出手很大,快進快出,富有視覺衝擊力”,卻很少關注他們“心細”的特點。

“溫州人對市場的分析太細致了”,一位房地產公司老板佩服地說,“他們先分析秦皇島的環境要素對房地產升值的影響力,再分析秦皇島市投入100億元資金改善城市基礎設施,擴張了房地產升值空間,又將秦皇島目前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的房價與對岸大連每平方米上萬元的房價做比較;為了了解當地的生活水平,他們會向餐館服務員細細詢問每月的工資收入等。最後才認定秦皇島的房價有上升的空間。”

賺錢需要膽大,這是毫無疑問的,但也需要心細,心不細則極有可能會要細節處“翻船”。克勞塞維茨在他的作品《戰爭論》中指出:一個優秀的將軍,勇氣與謀略應該平衡發展。勇大於謀,會因為輕舉妄動而導致失敗;謀大於勇,會因為保守而貽誤戰機。

這個觀點同樣適合於廝殺在商業戰場上的人們。勇敢不是瞎撞亂闖,而是以自身知識和經驗為後盾,憑高屋建瓴的遠見卓識、果敢迅猛的冒險精神,當機立斷地做出決策並付諸實施。

有理智的勇敢是冒險,無理智的勇敢就是冒失。想賺錢一定要分清冒險與冒失的關係,要區分清楚什麼是勇敢,什麼是無知。無知的冒失隻會使事情變得更糟。

人們輕蔑的稱那些有勇無謀而憑一時的法製不健全和運氣發橫財的人為“暴發戶”,但“暴發”之後必是“暴落”,因為腦中無物之人是注定要失敗的。

在探討中國企業成長史時,有一組數據頗讓人震撼:中國企業平均壽命8年左右,民營企業平均壽命隻有3年。中國很多企業之所以稍微上規模就容易“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本質原因就是不能正確地認識什麼是有膽識的冒險,什麼是無理智的冒進。稍微取得點成績就頭腦發昏,輕易做出快速擴張的決策,而且缺乏科學的戰略計劃,又不注意基礎管理,當然容易導致土崩瓦解。

另外無謂的風險也不能冒,這是成功人士曆經風雨之後總結出來的“心得”。

在商界,有很多敢於冒險的生意人,但在關鍵時刻,對於一些利潤太高、風險太大的項目,他們總是慎之又慎,甚至中途放棄投資,他們很少涉足那些風險又高利潤又高的行業。他們一般不會對高利潤動心,因為他們知道“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伴隨高利潤的,肯定是高風險。

日本的“生意之神”——“鬆下”集團總裁鬆下幸之助就是這種投資理念的堅定擁護者。

1964年,日本鬆下通信工業公司突然宣布不再做大型電子計算機。對於這項決定的發表,舉國上下乃至世界都為之震驚。鬆下已花5年時間去研究開發大型電子計算機,投入10億元巨額研究費用,眼看著就要進入最後階段,卻突然全盤放棄。鬆下通信工業公司的生意一直很順利,不可能會發生財政上的困難,所以此舉令人費解。

鬆下幸之助之所以會這樣斷然地做決定,是有道理的。他認為,雖然大型電腦的利潤高,但是風險太大,加上當時公司用的大型電腦的市場競爭相當激烈,萬一不慎稍有差錯,將對整個鬆下通信工業公司產生不利影響。如果到那時再退,就為時已晚了。

事實上,像西門子、RCA這種世界性的公司,都陸續放棄大型電腦的生產。巨大的美國大型電腦市場,幾乎全被IBM獨占。像這樣大的市場,有一個強而有力的公司獨占就綽綽有餘了,更何況在日本這樣一個小市場!

富士通、日立、日立電器等7個公司都急著分大型電腦市場的一杯“羹”,他們也都投入了相當多的資金,等於賭下整個公司的命運。在這場競爭中,鬆下也許會勝,也許就此消退下去。鬆下衡量得失後,終於決定撤退。

投資下去,撤出來是最難的。但如果不勇敢地喊撤退,隻一味無原則的冒險,或許就會受到致命的一擊。

為什麼有些人在麵對風險時泰然自若,而且能經由冒險而成功呢?原因是這些人深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冒高風險,焉能投資致富”的道理。的確,正確的風險觀應該是:“去冒值得冒的險,然後再設法降低風險。”成功的投資家是以“致富”為冒險背後的真正動力,盡管必須準備承受價格波動起伏的壓力,但隻要期望報酬高,冒險終會獲致成功的。

每個人承受風險的限度都不一樣,這與個人的條件和個性都有關係。一個人必須主觀上願意承擔風險,客觀情勢也能讓他承受風險,風險才不會造成傷害。任何人在承受風險時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了限度,風險就變成了一種負擔。因為過度的風險會帶來憂慮,憂慮則會影響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麵。

每次要投資時,務必先了解可能遭遇的風險,並對每個可能發生的狀況,預先設想應變方案。分析盲目冒險的成分有多大,預估成功的幾率有多少,且在過程中,需不斷地重新評估。

做任何事都必須做最壞的打算,也要做最好的準備。投資理財更應該如此。在進行任何投資前,無論有多大的把握,都應思考一下:“未來最壞的情況可能是什麼?”然後再問:“最壞的情況發生時,我能不能承擔?”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隻要投資的預期報酬夠高,就應投資。如果最壞的情況發生時,是你所無法承擔的,那麼報酬不管多麼誘人,也應斷然拒絕投資。

冒險一定要麵對風險,何謂對的風險,就是長期平均而言,具有高報酬的風險。有些人的問題不是缺乏冒險精神,而是冒了不該冒的險。他們不知道冒什麼樣的險才能投資致富。長期平均而言,股票、房地產是具有高期望報酬的投資標的,因此要冒正確的風險,便是將資金投資在高報酬的投資標的上,並勇於承擔其所伴隨的高風險。

有一種遊戲,參加者必須出100元,遊戲的結果是:有99.9%的幾率你會損失100元,有0.1%的幾率你可以獲得95000元。那麼,你會不會參加這種遊戲呢?經過調查,65%以上的學生會選擇玩這種高風險的遊戲。理由很簡單,因為這個遊戲風險固然很高,但就算輸了,頂多損失100元;若贏了,就可得到95000元的高報酬。這項遊戲,其期望報酬率為負值,就算你贏一次,但是長期玩下來,你必輸無疑。

你若有機會造訪美國的大西洋城等地的賭城,或者是著名的澳門賭城,你將會發現裝潢豪華的賭廳竟然看不見窗戶,也沒有時針。為什麼呢?這就是賭場要利用大數法則贏你的錢。沒有鍾也沒有窗戶的目的,是想讓你分不清晝夜,玩到忘記了時間。因為你玩得愈久,玩得次數愈多,在賭場輸錢的概率就愈大。賭之所以必輸,原因就是賭博的期望值為負值。少數幾次看不出來,但經過愈長的時間後,期望值逐漸呈現出來,因此賭久了,必輸無疑。這就是為什麼“十賭九輸”、“久賭必輸”,這與大數法則的原理不謀而合。所謂的大數法則,是指遊戲的次數愈多,報酬率愈接近於該遊戲的期望值。賭博也許可以成為一種娛樂方式,但絕對贏不了錢,因為它的平均期望報酬率比銀行存款利率還低。的確,賭博的最高可能報酬非常驚人,但是它的平均期望報酬卻是負值,冒這種風險,不但無法致富,反而有害。

所以,冒險投資一定要注意以下的幾個問題:

(1)冒險投資除了關注回報率外,還要認識投資的風險大小,如果風險太大,或有一種不可預測性,投資就要小心。

(2)對自己進行風險預測盡可能想到會出現的風險,看自己是否能承受得住風險打擊。

(3)投資時不要做孤注一擲的打算,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要適當合理地分流投資。

(4)良好的防守即是最好的進攻,成功投資的竅門就在於不犯能夠避免的錯誤。

在成功的路途上,人們最愛犯的一個毛病就是急功近利。“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為了貌似可觀,實則危險的風險,許多人被蒙蔽了雙眼,失去了思考能力,而急於投資,最終往往可能遷一發而動全身,得不償失,一蹶不振。

3.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還記得某一年春節晚會上有這樣一個小品:講的是一個職員在單位因為職位低而被人看不起,後來他發現無論職位多高的人在買火車票的問題上都很困難,所以大家認為能在別人買不到車票的情況下搞到票的人很有本事。這個職員本來在火車站沒有熟人,為了表明自己有能力,他硬是對別人說能搞到票,結果有很多同事請他幫忙,他是有求必應,答應了別人,而自己確實沒有熟人,隻好半夜三更去排隊買票,結果托他買票的人越來越多,他把自己逼進了死胡同,有時他不得不自己貼錢買高價票,更別說抱著被子上火車站一呆就是一夜的痛苦了。這就是沒有考慮自己的能力,輕易地答應幫忙造成的後果。票買來了,大家認為你真了不起;買不來,那人就會認為,你既然能給別人買來了,為什麼不給我買,是看不起我吧?反而因此失去了信譽。所以,如果你沒有一定的能力,還是不要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攬,因為中國有句古話,“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金剛鑽”是“瓷器活”必需的工具,如果缺乏,就意味著無法完成工作。在自己不具備某種能力的情況下,隨便誇下海口,大包大攬,結果隻會耽誤了事情,影響到自己的聲譽,給別人留下華而不實,隻會吹牛,不會做事,輕浮自大的印象!

美國有家大公司的總會計師,擁有會計學碩士學位,三十多歲,才華橫溢,收入豐厚,但是,他卻得了抑鬱症,痛苦不已,最後不得不接受心理治療。在心理醫生那兒,他講述了自己的經曆:他在9歲和17歲時,有過兩次成功的經曆,一次是推銷雜誌,發展到有好幾個小夥伴幫著他一起幹;另一次是和別人組織建立了一家印刷廠,他幹業務,攢下來的錢足以供他上學。兩次都是成功的推銷技能幫了他的忙。後來,由於他父親的堅持,他在大學開始學會計學,然後他又靠幹推銷和經營掙來的錢拿到了碩士學位。從學校畢業,他就被這家大公司錄用,在企業裏一直幹到總會計師的位置。可是,他的工作經常被人指責,他在工作上碰到了越來越多的挫折,常常有人懷疑他作為總會計師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麵,他總是在一周結束時才感到高興。結果,他的公司、同事對他的工作越來越不滿,包括他自己也對自己越來越沒信心。心理醫生幫助他解開了心結:他並沒有能力從事總會計師的工作,雖然他獲得了碩士學位,但他的興趣不在此,所以作為公司的一名普通會計人員他還可以勝任,至於“總會計師”一職則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經過治療後,他終於想通了,他主動向公司請求辭去“總會計師”一職,轉到銷售部。這家公司失去了一個名不符實的總會計師,卻得到了一個積極向上和富有成效的銷售管理人員。當談到這件事情的時候,他說:“永遠也不要幹你自己無法勝任的事,那樣做首先是害了你自己,你將變得不快樂並且憂心忡忡,因為你做的都是你所無法完成或最多也隻能勉強完成的事;而且你也傷害了信任你、委托你辦事的人,對工作更是一種損失。”

能力是你成功做一件事情的必要條件,在這個條件不具備的時候不要貿然行動,否則就成了無謂的冒險和浪費。

4.謹慎精明,多謀善斷成大事

生逢亂世,普通人能否自保都是一個問題,而有些人卻“唯恐天下不亂”。這些人就是所謂的“梟雄”,“亂世”正是彰顯他們能力的時候,是他們出人頭地的時候。在中國現代這個科技日新月異,各種產業公司如雨後春筍的“亂世”,誰抓住機遇,有勇有謀,謹慎果斷,誰就能成大事。“商場如戰場”,“戰場如商場”,隋朝末年就有這樣一個“奇女子”。她披堅執銳縱橫疆場之上,縱橫攻伐,帶甲萬千之眾與李淵的大軍一同推倒了大隋基業,這便是李淵之女平陽公主。

纖纖女子因何能如此縱橫捭闔風雲變幻的亂世?皆因其謹慎果斷的個性,謹慎使她一次又一次躲過追捕;疏散家資,結民眾造反,是其果斷的一麵,平陽公主無疑是女子中的“王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