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活動。早在很久以前,研究人員就開始將溝通視為一門社會科學。隨著溝通這一概念的發展而不斷深入研究,他們還主動建立各種模式來說明溝通的曆程。人們通過這些曆程能夠理解溝通的相關信息,並且增加對於高效溝通的認知。
最早的溝通模式是線性溝通,這種溝通模式非常簡單,就是一方傳輸信息,一方接收信息。傳遞信息的人會將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以某種更容易表達或者更容易被人理解的方式傳送出去,而信息接收者會順利接收信息。最初的研究人員也表達了對電子媒介的興趣,他們從電子媒介中找到了相似性。在他們看來,這一信息溝通模式就像收音機與電視機的模式一樣,電視機會將內部的信息播放出來,這是單純的一種信息傳遞模式。
在線性溝通模式中,研究者認為人們對於這種溝通的看法與電子媒介的使用有很大關係,比如停電或者信號受到幹擾時,電視節目會中斷,這個時候觀看者會立即站起來說“信號斷了”。而在日常生活中,當一方開始沉默或者不願意講話時,另一方也可能會說“你得給我說話啊,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你怎麼想的呢”,或者他們會說“我覺得我的意見被忽略了,或者他沒有理解我的意思”。這種表達就是典型的線性溝通思維,人們會把信息傳遞和接收當成溝通的全部內容。這是一種機械式的溝通,也是一種比較狹隘的溝通思維。
比如當兩個人見麵時互不說話,是不是就意味著溝通中斷呢?顯然不是,因為沉默本身也是溝通的一種方式,溝通雙方可以相互觀察,通過肢體語言和表情來獲得相關的信息。又或者兩個許久不見的老朋友見麵後,未必會親切地相互寒暄,有時候微微點頭致意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溝通方式。不論是信息傳遞者還是信息接收者,都會存在一些非語言的溝通交流。
此外,在線性溝通模式中,溝通的參與者隻有兩個,一個是信息傳遞者,一個是信息接收者,但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會存在第三者和第四者,也有可能兩人既是傳遞者也是接收者。研究者還研究了溝通的真空狀態,他們認為信息的傳遞和接收會受到文化、環境以及溝通者之間關係的影響。通過研究和分析,研究者推翻了線性溝通模式,轉而尋求更加複雜的人際溝通模式。這就是後來的交流模式。
交流模式是建立在線性模式基礎上並對線性模式進行完善而形成的模式,它在線性模式的基礎上進行了修飾、刪除或增加。研究者認為線性模式看重的是有意識的信息傳輸,信息傳遞者會對自己所要說的內容進行編輯和整理,會將信息進行編碼。編碼是溝通中的一個重要步驟,信息傳遞者在傳遞信息之前,會對信息進行梳理,然後對信息內容進行轉化,使之符合自己的表達習慣,或者日常的溝通習慣。電視台播放節目就是一個編碼的過程,相關的信息會以聲音、圖像等觀眾能夠聽懂和接受的形式出現。在線性溝通思維和模式中,人們也會對信息進行溝通,然後轉化成語言和文字。
可是一些非口語化、非書麵化的語言同樣能夠傳遞信息。溝通者的表情、手勢、坐姿、動作、眼神都會傳遞大量的信息,而這些信息的傳遞很可能是無意識下進行的,人們甚至意識不到自己做了什麼。但這些無意識的沒有經過編碼的信息同樣會被他人接收到。由此可見線性溝通模式並不完全合理。在交流模式中,研究者注意到了這樣一個問題:交流模式包含了線性模式的部分概念和詞彙,但是線性模式的許多概念不合理,而且不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