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曆程和溝通思維的變化(2 / 2)

正因為如此,研究者開始以“溝通者”來取代“傳遞者”和“接收者”,盡管“傳遞者”和“接收者”的角色仍舊存在,人們仍舊會進行編碼、傳送、接收及解碼信息等動作,但是這個模式不再是線性模式,也不再按照單一方向進行。在交流模式中,溝通者成了一個更加準確的稱呼。

比如,某個領導準備要求員工加班,他在辦公室裏對所有員工說道:“今天的工作任務很重,我一會兒要和你們聊一聊加班的事情……”這句話還沒說完的時候,領導就注意到了員工臉上痛苦和厭煩的表情,所以他很快意識到自己提出加班的想法會引起他人的不適,因此他繼續說道:“嗯,先等一下,也許我可以看看這項工作急不急,我想推到明天去完成也是一樣的。”在短短的一句話之間,領導實際上扮演了兩個角色,即是信息傳遞者(通知其他人加班),也是信息接收者(及時觀察員工的表情,了解了他們不願意加班的事實)。而這種同時扮演雙重角色的情況在線性模式中不會出現,為了對角色進行更好的定位,應當直接稱呼為“溝通者”。

因此,整個溝通活動並不像線性模式那樣“我們對他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而是“我們和他人共同說了什麼,做了什麼”。比如某位年長的母親對兒子嘮嘮叨叨,這讓兒子不勝其擾,但事實上如果兒子一開始就願意對母親的話做出回應,母親就不會接連不斷地嘮叨下去。從這一方麵來說,母親的嘮叨以及兒子麵臨的困局都是雙方共同創造出來的。簡單來說溝通是一種相互作用的互動模式,在溝通中,參與者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彼此的溝通方式和溝通情緒。

為了保證溝通的高效性,人們需要努力提升共同溝通的能力,注意與溝通對象進行完美的配合。而這種配合往往和每一個參與者的背景息息相關。因此在交流模式中,研究者重點研究了溝通者的背景,比如溝通者的經驗、性格、知識結構、文化水平,這些往往會對溝通產生重要的影響,也因此不同背景的人在溝通交流時會遇到一些困難和障礙。一個人出生在富貴人家,生活富裕,而另一個人出生在貧民窟,兩個人在交流時,一定會出現很多不同的觀點。背景的相同處越多,或者說兩個人的重疊部分越多,溝通就越順利,彼此之間更容易產生情感交流;反之,重疊部分越少,雙方的交流就麵臨越多的困難。

由於背景不同,單純地信息傳遞並不能保證信息接收者了解全部的信息,就像一個管理者站在公司發展的立場和角度來分析問題時,員工不一定會理解,他們也許會對管理者下達的指令產生抗拒心理。為了確保員工能夠理解自己的苦心,就需要進一步的交流,引導員工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理解相關的信息。

同樣地,現在的父母也和以前的父母不一樣了。如今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好養,抱怨孩子不聽話。他們覺得自己小時候根本沒有這樣調皮,也不會有這樣多的要求。可是他們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他們作為孩子時的成長環境和如今孩子的成長環境已經是天差地別了。如果人們不能透過背景的不同來理解生活,就會被自己的主觀看法導入僵局。

人們對於交流模式的看法以及由此產生的溝通思維,決定了人們溝通的技巧和態度,也決定了人們溝通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