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金字塔原理,強化他人的理解(1 / 2)

溝通時,許多人會將關注點放在“自己說了什麼”上,而忽略了溝通的關鍵在於對方能夠接收到多少信息,能否有效地理解相關的溝通內容。有時候人們自認為說了很多信息,自認為已經表述了相關的內容,卻不清楚他人的想法,不清楚自己的表達是不是到位。

從信息溝通的角度來說,一個完整的溝通流程應該是,一方傳遞信息,另一方順利接收信息,並且做出反應。如果另一方沒能理解和接收相關信息,那麼溝通活動就處於失敗的狀態。本章重點談到了信息壓縮和溝通流程簡化的話題,目的是讓溝通者輕裝上陣,對相關的表達進行簡化處理,避免複雜化,保證信息接收更加簡單。但是在很多時候,信息的簡化並不意味著刪減和壓縮,而在於形式上的歸納和整理。

比如一些人在談到某個話題時,會一次性提出多條內容,或者談到多個要點。這些內容實際上無法進行壓縮或者刪減,一旦盲目簡化,就可能會導致重要信息的遺漏。但內容上的不可簡化並不意味著形式上就無法進行簡化,隻要表達得當,一樣可以讓信息接收者覺得更加輕鬆。

比如某個領導在會議上對下屬提出了一大堆的要求:下周開始,每個人必須注意衣服的整潔,不能出現邋裏邋遢的裝扮;每天早上都要保持桌子的潔淨,公司會進行突擊檢查;而且,我希望每個員工在上班時保持好的狀態,不要無精打采;所有人本周之前要寫一份總結報告;還有上次讓大家修改的方案都呈交上來;各部門的經理應該在會議之後將會議指示印發下去;公司準備進行安全檢查,所有職工宿舍的線路和電器都要接受檢驗;公司辦公室內的空調也要統一進行更換。

在上麵這段簡單的談話中,領導一共傳遞了八個重要信息,而這八個重要信息是否會被大家一一記住呢?恐怕很難。對於多數傾聽者而言,他們無法在第一時間完全記住對方說了什麼。哈佛心理學家喬治·A. 米勒曾經提出了有關短期記憶的七塊信息區的理論。在喬治·A. 米勒看來,一個正常人在日常的一次性記憶中(不是重複或者強行記憶),往往隻能記住大約七條信息(一般為五至九條),這些信息能夠在大腦中短暫地保存一段時間。如果信息太多的話,大腦的反應能力和短期記憶能力就會大打折扣,並且自動屏蔽超出範圍的相關信息。

所以在那些信息量比較大的溝通中,無論是溝通者還是信息接收者,都需要想辦法確保溝通內容更容易被人記住。這裏就可以運用到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層次上的概括和細分,每一層次的思想觀點都是對低一層次思想觀點的解決,而同一層次的思想觀點屬於同一範疇且具有邏輯順序。

運用金字塔原理對上麵的談話進行整理,就可以發現多達八條信息的談話完全可以在形式上進行簡化,變成三個大項目。按照這三個大項目分別進行記憶,效果會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