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群體效應進行溝通(1 / 1)

唐先生是一家公司的銷售代表,他奉命和幾個重要客戶協商合作事宜。在那之前,公司派出過代表分別和這些重要的客戶進行溝通,可是效果並不好。每個客戶都有不同的拒絕理由,都提出了不同的想法,公司的代表不得不疲於應對每一個人,這讓對話進行得很困難。

唐先生接手這項任務後,改變了原先的策略,采取了一對多的溝通方式。同時他還另外邀請了十一位最常合作的客戶,讓他們一起在會議室聽自己講述公司發展的現狀和規劃。結果在唐先生闡述了相關內容之後,這些客戶都決定購買公司的產品。

許多人都認為唐先生一定是做出了什麼更重要的承諾,但是他所說的話和之前的代表並沒有什麼不同。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後來唐先生談到了自己的溝通秘訣,那就是將大家聚在一起,然後說服其中和自己最親近的一兩位客戶投支持票,這樣就會帶動其他客戶。

在這個案例中,溝通者之所以能夠說服其他人,就是因為巧妙利用了群體效應。群體效應是指眾多個體形成群體之後,群體會對個體的行為形成約束和引導,某個個體的言行舉止可能會對整個群體的發展、變化產生影響。唐先生安排一兩個客戶率先表態,目的就是帶動其他人迅速做出跟隨。因為在大家都無法拿定主意的時候,如果有人率先做出決定,就會對其他人的判斷和決定產生影響。

當分別麵對每一個人時,個人說話的難度無疑會增加很多。想要分別說服每一個人非常困難,所以很多人會想辦法將人群聚集在一起,利用群體來約束個人的行為和判斷,同時利用個人的行為來影響群體的判斷。

亨利·畢丘在耶魯大學發表演講時說道:“人們經常問我:‘你是不是認為,向一大群人演說,要比向一小群人演講更有意思?’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我可以向十二個人發表演說,和我向一千個人發表的演說同樣精彩。隻要這十二個人能夠圍繞在我的身邊,緊緊地依靠在一起,彼此可以碰到對方的身體。但是一千個人如果分散開來,每兩個相隔四英尺之遠,那就像一間空無一人的房子那般糟糕。所以把你的聽眾緊緊聚集在一起,你隻要花一半的精神,就能令他們大為感動。一個人置身於大眾之間時,很容易失去自我的感覺。他成了群眾中的一個成員,比他單獨一個人更容易受到影響。”

作為一個溝通者,人們必須正視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必須意識到個人溝通能力和精力上的缺陷。個人無法僅僅依靠自身能力就順利說服不同心理、不同類型、不同個性、不同層次的對象。這個時候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選擇說服一部分人,製造一種良好的勢頭,使其餘人的情緒和思維受到傳染。有時候必須巧妙地依賴或者借助群體效應的力量,以提升自身的說服力和影響力。

這一點在演說中尤為常見。很多心理學家都表示即便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演說家,也很難在一對一的模式中完全說服十個人,可是當所有的聽眾聚在大廳或者廣場上時,演說者可以輕易說服台下的一千名聽眾。原因就在於演說者可以借助群體效應來煽動大家的情緒,並確保所有人的情感保持在同樣的頻率和方向上。當一對一進行交流的時候,人們或許會意識到那些演說大師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神奇,他們的說服力無疑也會大打折扣。

在群體性的溝通模式中,個人會跟隨群體做出決定,同時也會對群體思維、群體行動造成影響。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在群體溝通模式中,人們往往無法把握他人的想法。在觀察他人的反應以消除自身的不確定性的過程中,人們很容易忽略一個細小但很重要的事實,那就是他們所觀察和依賴的那些人,同樣處於一種對自己不確定的猶豫狀態,他們也試圖從別人那兒了解到更多參考信息,也試圖觀察別人的反應和行為,希望給自己一些更為明確的指導。可以說,在群體性的溝通場合下,每一個溝通對象可能都存在類似的心理,這也就為溝通者和談話者提供了一種溝通的思路。

談到這個話題,人們或許可以簡單了解一個強有力的、有關領導力的武器——社會認同原理。所謂的社會認同原理其實很簡單,指的是人們在進行是非判斷的時候,尤其是當人們想要決定哪一種才是應該采取的正確行為時,會本能地去了解周邊人或者外界的看法和做法。一旦外邊的人決定怎麼做,一旦外麵的人擁有某種想法,人們會跟隨其他人的想法和觀點行事,會跟著他人的腳步做事情。在多數情況下,選擇相信別人終歸是最穩妥的一種行事方法。

比如在內部的一些重要會議以及重要議題的表決上,大家同樣會注意觀察別人的反應,看看別人說了什麼,看看別人是否做了表決。通常情況下,沒有人舉手的話,很少有人會冒險舉手;可是一旦有人舉起了手,後麵的人會陸陸續續開始舉手。很顯然,很多時候,與會者並不關心這個議題究竟應該怎麼選擇,或者這件事應該怎麼辦,他們隻關心別人會如何去做,而正是因為如此,整個溝通進程才更容易被人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