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重機槍(1)(2 / 2)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M1917式勃朗寧重機槍繼續改進,改進後的型號M1917A1重機槍於1936年成為美軍製式武器。

四、美國勃朗寧M1917係列機槍

勃朗寧M1919係列機槍是在笨重的勃朗寧M1917水冷式機槍的基礎上改進的,它去掉了M1917槍管上外罩的水筒,將水冷式改為氣冷式,重量大幅度減輕,並在使用過程中,逐步改進出M1919係列機槍,比較著名的是M1919A4、M1919A6。該係列機槍盡管不夠完美,但足跡還是遍布世界各地,直到1980年代,仍被許多國家的軍隊裝備。

性能數據(M1919A4):口徑:7.62毫米;全槍長:1044毫米;槍管長:610毫米;槍口初速:860米?/?秒;理論射速:400~500發?/?分;有效射程:1000米。

一戰期間,美軍意識到水冷式重機槍在坦克中占踞了太大的空間,對步兵來說也太重了。因此在M1917的基礎上,首先改進出了裝備在坦克上的M1919和M1919A1。後來為了給步兵開發一種氣冷式機槍,又在M1919A1的基礎上改進出了著名的M1919A4式機槍。

M1919A6式機槍是根據美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緊急需要在M1919A4的基礎上改進的,兩者槍身結構幾乎一樣,大部分零件可以互換。

性能數據(M1919A6):口徑:7.62毫米;全槍長:1346毫米;槍管長:610毫米;槍口初速:792~823米?/?秒;射速:400~500發?/?分。

美國勃朗寧M2HB重機槍:機槍型號:M2HB;研製國家:美國;機槍口徑:12.7毫米;服役時間:1933年。

越南戰爭結束後,M2HB陸續配裝在了悍馬高機動越野車和巡邏艇上,成為地麵和海上的多用途支援武器。在電影《黑鷹墜落》中,在美軍悍馬車上的M2HB有著精彩的表現。

M2HB重機槍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重機槍之一,從1933年誕生以來,已經走過79個春夏秋冬,目前依然為50多個國家所裝備。

M2HB式重機槍的研製可以追溯到第一交世界大戰末期,當時美國勃朗寧進行12.7毫米大口徑機槍的研製,並於1921年定型,命名為M1912式12.7毫米機槍。由於該槍使用水冷式槍管,所以重量極大,非常不適宜於運動作戰。後來美軍對該槍進行了多次改進,在1933年又研製出了使用重槍管的M2重機槍,該槍被命名為M2HB。

M2HB既可以高射,也可以平射,還可以裝在車輛、飛行和軍艦上使用,由於采用了12.7毫米大口徑,所以該槍的威力也極大。

M2HB重機槍采用的是槍管短後坐式工作原理,卡針起落式閉鎖,結構非常獨特。該槍長為1.65米,槍管長1.14米,重量高達39千克,加上三腳架為58千克。

M2HB重機槍使用的是12.7×99毫米彈藥,具有彈道穩、射程遠的優點,其射速為150~550發/分,初速930米/秒,最大有效射程遠達1830米,不但可以攻擊地麵人員,而且對低空飛行的直升機和輕裝甲車輛等目標有極大殺傷力。

M2HB重機槍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便開始服役,當時主要作防空機槍使用。但是也可以換裝M3式腳架用於對地麵火力壓製。M2HB重機槍在服役的數十年間,隨美軍征戰在幾乎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重機槍之一。直到目前,還有數十個國家裝備著該型機槍,其中多數為西方國家。

M2HB重機槍參加的戰爭和武裝衝突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柬越戰爭、英阿馬島之戰、美軍入侵巴拿馬、海灣戰爭、索馬裏內戰、阿富汗戰爭以及伊拉克戰爭等。

現在裝備有或曾經裝備過M2HB重機槍的國家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智力、比利時、巴西、印度、西班牙等。

五、美國米尼崗M134機槍

M134機槍是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在越南戰爭期間研製的以“火神”20毫米機關炮為基礎的6管航空機槍,發射7.62毫米步槍彈,被命名為“Minigun”,音譯為米尼崗。

M134機槍射速極高,可靠性十分出色,由於使用外部電源驅動槍管轉動,完成供彈、擊發、抽殼等動作,因此不受槍彈發火性能的影響,少數啞彈對射擊沒有任何影響,可以不間斷地持續射擊,可靠性為20萬發,最低壽命150萬發。M134的理論射速為6000發?/?分,相當於普通機槍的10倍,因此有人把它稱為“世界上射速最快的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