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34的設計壽命為發射60萬發子彈。服役以來,它受到了美軍各軍種的歡迎,先後裝備到武裝直升機、輕型戰鬥機以及裝甲車輛上,如OH-58A、AH-1S直升機和AT-37、AT-38攻擊教練機等。美軍的特種作戰飛機AC-130也裝備它,這種對地攻擊機號稱能夠“揮彈如雨”,其中就有M134的功勞。
M134還有一種發射5.56毫米槍彈的改進型——M214“Microgun”機槍,僅重10.2千克,帶1000發彈時全重38.6千克,單兵即可攜行,射速不減,被美軍特種部隊廣泛使用。
六、美國XM312重機槍
XM312隻是XM307的12.7毫米口徑型,零部件大部分通用,隻有5個不同部件,因此開發成本很低,開發時間也極短,其目的是為了取代M2HB重機槍。
XM312的口徑較大,彈道低伸,射速較高,可達260發?/?分,能夠對付2000米以上距離的有生集群力量,摧毀1000米處的輕型車輛、艦船等目標。
XM312重機槍由於質量較輕,因此又被人稱作“輕型重機槍”。XM312由於采用了新材料,所以全槍僅重13.6千克,即使加上三腳架也不到19千克,比美陸軍現役的M2HB重機槍要輕66%,長度也縮短了18%,從而提高了機動能力。
在5分鍾內,XM312能被快速更換包括槍管在內的零部件,變身為25毫米XM307自動榴彈發射器。
其他國家重機槍圖鑒
現代重機槍裝有重型固定腳架,現代口徑一般達到12.7毫米,部分型號為14.5毫米,又稱大口徑機槍。重機槍一般裝備到營一級,主要射擊2000米以內的火力點、薄裝甲防護的目標和車輛。可以分解搬運。一般為2人製或3人製組成機槍小組。改裝高射專用腳架後可以射擊低空飛行的空中目標稱為防空機槍。部分型號為了達到提高連續射擊能力,可以改裝為2聯裝、4聯裝等形式。
一、英國維克斯機槍
維克斯機槍是英國克雷福德的一家兵工廠仿照美國馬克沁機槍改製的一種重型機槍。與馬克沁機槍相比,它的性能更優秀,質量更小,但仍然比較笨重。該槍1912年定型並投入生產,隨後被英國陸軍裝備,並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使用,1968年退役,但仍在英聯邦國家裏繼續使用了一段時間。
在一次戰鬥中,10挺維克斯機槍以平均每小時10000發的速度在12小時內發射了100多萬發子彈,盡管在這期間更換了100餘根槍管,使用了相當多的冷卻水,但沒有出現一次卡殼,如此優良的性能令許多人對維克機槍刮目相看。
二戰中,英軍通常對維克斯機槍進行如下編製:每個步兵營擁有4~6挺維克斯機槍組成的機槍排,一名軍士一般負責指揮兩挺。另外英軍還按照“三三製”編有維克斯機槍營,即每個營擁有3個連,每個連下屬3個排,每個排裝備6挺維克斯機槍,每挺機槍配有3人機動組。
二、前蘇聯DShK重機槍
DShK重機槍是前蘇聯在1938年裝備的重型防空機槍,在戰時被大量采用,通常被固定在轉軸三腳架上作防空用途,或裝在裝甲車上。二戰後期,DShK也被裝在部分坦克及自行火炮上。近年來,俄羅斯軍隊仍有裝備。
1929年,前蘇聯軍隊對防空機槍的需求日漸增加,第一種防空機槍為DK防空機槍,最初隻用30發彈鼓供彈,射速很低。後來,斯帕金將其改為轉鼓形彈鏈式供彈。1938年,改進後的DK被正式采用並命名為“DShKl938”,即DShK機槍。
DShK重機槍是一種彈鏈式供彈、導氣式操作原理、可全自動射擊的武器係統。該槍采用開膛待擊方式,閉鎖機構為槍機偏轉式,依靠槍機框上的閉鎖斜麵,使槍機的尾部下降,從而完成閉鎖動作。由於轉鼓式彈鏈供彈機的結構複雜,故障率高,所以俄羅斯在戰後對DShK進行了改進,主要是用旋轉的彈鏈式供彈機構代替了原始的套筒式動作機構。
DShK重機槍使用不可散彈鏈,彈鏈從左側裝入槍機,當撥彈輪在槍機框的帶動下轉動時,槍彈在轉輪內同時旋轉並作直線運動,每射擊1發槍彈,就有10發槍彈在轉輪內參與運動,槍彈被逐漸從彈鏈中拉出來,最後被推進彈膛。
三、前蘇聯SG-43重機槍
SG-43重機槍也被稱為“郭留諾夫SG-43重機槍”。該槍由前蘇聯設計師郭留諾夫在1943年設計研製成功,並大量裝備前蘇軍,成為德普係列輕機槍的火力補充武器。
SG-43重機槍采用導氣式自動方式,槍機偏移式閉鎖機構,擊發機構為“擊錘”平移式,通過槍機框上的擊鐵來起到“擊錘”的作用,擊鐵利用複進簧的能量撞擊擊針,擊發槍彈,且擊針上不帶擊針簧。
在二戰臨近結束時,SG-43重機槍又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命名為“SGM”,配用西多連科·馬利諾夫斯基框形三腳架,也可變換成高射狀態射擊。這兩種重機槍均被作為營級武器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