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是Mk46 MOD O的放大,Mk48 MOD O也采用導氣式原理,彈鏈式供彈,導氣係統同樣沒有調節功能。
Mk48 MOD O采用標準的7.62毫米可散彈鏈,不能用彈匣供彈,彈鏈可放在能掛在槍身下的100發彈袋或彈箱中(和Mk46 MOD O一樣)。槍管可以快速更換,並有一個提把用於卸下灼熱的槍管。機匣壽命達到10萬發,MRBS(射擊中斷故障時的平均彈數)為9700發。
Mk48 MOD O有堅硬的固定塑料槍托,折疊的整體式兩腳架和槍背帶,也可以安裝在交通工具的槍架式步兵三腳架上使用。
九、英國路易斯輕機槍
英國路易斯航空機槍是美國人艾薩克·牛頓·路易斯於1911年設計的一種氣冷式輕機槍。開始時由美國紐約州布法羅市自動武器公司研製,並定名為路易斯機槍,但產量不大。後來由於戰爭因素,輾轉到英國的伯明翰輕武器公司進行批量生產。
1911年,路易斯機槍在美國誕生。當時,一個叫麥克蘭的美國人設計了一種能單人攜帶、用彈盤供彈、使用兩腳支架的輕機槍。但事後他將這個設計方案轉讓給軍官兼發明家路易斯。
路易斯機槍最顯著的特征是槍管又粗又圓,其中充滿金屬薄片。這種散熱方式是比水冷更方便的空氣冷卻。後來,正是這種冷卻方式的廣為推廣,才淘汰了水冷式。
MKII型減輕了重量,成為主要的前向射擊航空機槍,裝備於許多早期戰鬥機。英國人認為路易斯機槍是使用最廣、最有效的機槍,英國所有飛機都裝備了這種機槍,如SE-5A型戰鬥機。
路易斯機槍在世界空軍史和飛機史上有著顯赫的聲名。它是輕武器界公認的世界上第一挺航空機槍。1912年6月7日,美國的查理斯·德·錢特勒上尉首先將路易斯機槍裝載到一架萊特B型推進式飛機上試飛成功,後得以推廣。
十、英國布倫輕機槍
布倫機槍也稱布朗式輕機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重量輕、性能可靠、精確度高等特點,成為英聯邦國家軍隊的首選裝備。在最初的試射中,布倫機槍經曆了嚴格的測試,良好的適應能力使它獲得了廣泛的使用空間,在進攻和防禦中均被使用,也被戰爭證明是最好的輕機槍之一。
布倫機槍性能數據:口徑:7.7毫米;重量:10千克;全槍長:1156毫米;槍管長:635毫米;槍口初速:744米?/?秒;理論射速:500發?/?分。
早期的布倫輕機槍口徑為7.7毫米,包括MK1、MK1(M)、MK2、MK3和MK4等型號。1953年,北約國家開始統一使用7.62毫米NATO槍彈,英國隨之也將布倫機槍的口徑改為7.62毫米,並形成L4係列,包括L4A1、L4A2等7個型號。
總體來說,布倫輕機槍性能良好。但它也有不足,如在複進過程中,機框後部凸起頂著槍機尾端,並使之頂在上機匣的限製麵上,容易加大複進時的摩擦阻力。在射擊過程中,常會出現卡殼現象。
十一、以色列IMINegev輕機槍
IMI的NegeV輕機槍(音譯為“內格夫”,是巴勒斯坦南部的一個地區)是以色列國防軍的製式多用途輕機槍,裝備了以色列的所有正規部隊和特種部隊。
NegeV輕機槍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根據以色列國防軍的任務需求而研製的。當時,以色列國防軍使用的MAG58通用機槍性能很好,但作為單兵武器來說,本身重量太大,而且7.62毫米NATO彈也很重,限製了單兵攜行的彈藥量。因此,以色列國防軍需要尋找一種新的輕機槍以增強步兵分隊的壓製
火力。
NegeV機槍於1995年最終定型,1996年提交以色列國防軍進行野戰試驗,在1997年被作為新的製式武器開始裝備部隊。NegeV機槍與米尼米機槍的性能非常相似,射擊精度和重量也相差不遠。但是,以色列國防軍在實戰中發現,NegeV在沙漠環境中的性能比米尼機槍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