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用權藝術:管得少,還要管得住(3 / 3)

(6)敢於向老板提出問題的人。任何員工都可能會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如果不敢向領導者提出來,就會耽誤工作進程,這是一種巨大浪費。敢於向老板提問,說明他已經做好了承擔責任的準備。

【領導工作法】 權不可不授,卻也不可亂授。找對合適的人才,才能達到授權的目的,提升整體的運營效率和效益。

9. 授權,又不失控製

集權與授權是領導做好管控的兩把抓手,而把握的關鍵在於拿捏好分寸。在授權的同時,必須進行有效的指導和控製。不過,控製的力度不能過緊,也不能範圍過大,或觸角伸得太遠。否則,就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那麼,如何做到授權到位,又不失控製呢?

(1)評價風險。每次授權前,領導者應該客觀評價其風險。如果可能產生的弊端大大超過了能帶來的收益,那就不予授權。

(2)隻授權內容,不幹涉做事方式。領導者在授權時,重點要放在完成的工作內容上,至於具體的方法和細節要由下屬自己來發揮。

(3)進行合理的檢查。檢查有以下的作用:指導、鼓勵和控製,其目的是進行必要的掌控,做到心中有數。

(4)建立信任感。充分的信任,是雙方的。來自上級的信任,會讓下屬更有責任感,而對下屬的準確判斷,會讓授權達到預期目標。

(5)盡量減少反向授權。部下將自己應該完成的工作交給領導去做,叫做反向授權。發生反向授權的原因是:下屬不願冒風險,怕挨批評,缺乏信心,或者由於領導本身“來者不拒”。

(6)學會分配“討厭”的工作。分配那些枯燥無味的任務,或多數人不願意幹的工作,老板應開誠布公地講明工作性質,首先把醜話說在前麵。

【領導工作法】 領導者要明確一點:授權隻是相對的,任何時候都不能喪失對下屬的控製力。否則,發生權力失控的情形,領導無法收拾整個局麵,就是嚴重的用權事故。

10. 學會防止“反授權”

授權的過程中,領導者要防止“反授權”。所謂“反授權”,是指下級把自己要承擔的責任推給上級,讓上級解決具體的問題。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上級為下屬工作。

領導者被反授權,是領導無能的表現。因為,下屬已經接收了某項任務,卻推給上級領導去解決其中的難題,等於牽著領導的鼻子走,自然會貽笑大方。

事實上“反授權”現象的出現,並不僅僅是領導者或者下屬一方麵的原因,追究其根源,可以總結出以下幾種情況:

(1)領導者對下屬不夠信任,非得親自動手心裏才踏實;

(2)領導者不善於授權,缺乏授權的經驗和氣度;

(3)領導者對“反授權”來者不拒;

(4)很多領導者官僚主義嚴重,喜歡攬權,逼得下屬不得不事事向上請示彙報;

(5)某些下屬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6)下屬思想素質差,隻求謀官,不想幹事;

(7)下屬缺乏應有的自信心和必要的工作能力。

【領導工作法】 抓大局,始終是領導的工作原則。為此,嚴防“反授權”,避免被下屬牽著鼻子走,才是領導的專業素養。

11. 讓大家認同的人擔任要職

領導都有這樣的體會:考慮問題、製定戰略、布置人力都不能隻考慮某一方麵的因素,要通盤考慮全局。否則,任何決策都經不起考驗,很難得到大家的認同,也難以推行下去。因此,一個讓大家都認同的領導者至關重要。

同理,選拔中層管理者的時候,也要注重其能否獲得大家的認同。如果你選擇的被授權對象技能突出,但是不合群,那麼他就不是你應該選擇的對象。一個無法令大多數人信服的被授權對象,日後分派任務、指揮基層員工也不會得到認同和擁戴,這勢必影響授權後的執行情況。

領導者要想選出被大家認可的骨幹人才,要把握好下麵幾點:

(1)專業能力過關

在選拔人才時,雖然不能單單隻看專業技能,但是也不能忽視其重要性。一個專業技能不過關的人,不可能完成任何專業性的工作。這樣的人,即使在團隊中人際關係不錯,也無法勝任重要的領導型崗位。

(2)具備應有的職業道德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專業技能特別突出,但缺乏職業道德的員工反而不能擔當重任。因為,他們雖然在業務能力、技術水平等方麵高人一籌,但是由於缺乏起碼的職業道德,所以無法令人信服,而且還會在日後成為一顆定時炸彈,無法讓領導安心。

從某種意義上說,隻有既會做人又會做事的員工,才能勝任領導型的職位。同樣的道理,領導者選用人才,也要注意到對方身上的基本素養,起碼這個人能夠被大家認同,才能委以重任。

【領導工作法】 骨幹人才是用來獨當一麵的,對於這些人才的選拔,一定要嚴格要求,重視他們為人處世的能力。發號施令的領導者一定要能夠得到認同,才會有權威和威信,從而具備指揮和調遣他人的能力。

12. 掌握柔性管理“化解之道”

如果說“以規章製度為中心”是剛性管理,那麼“以人為中心”就是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是一種“人性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的基礎上,采用非強製性方式,在員工心目中產生一種潛在說服力,從而把組織意誌變為個人的自覺行動。在運用柔性管理時,領導者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麵:

(1)用“柔性管理”管理好知識型員工

知識型的員工就是指那些具有創造性知識和思想的人。正因為其不可控製的創造性思維,這樣的員工就不能用硬性的規定來要求,就像彈簧一樣,拉得越緊,反彈力越高。因此,領導者必須借助“柔性管理”,讓員工自覺、自願地將自己的知識、思想奉獻給組織,實現“知識共享”。

(2)用柔性管理打破組織邊界,提升運作效率

為了適應未來的商業環境,領導者要整合人力資源,優化人才的結構。隻有柔性管理才能提供“人盡其才”的機製和環境,打破傳統的嚴格的部門分工的界限,實行職能的重新組合,讓每個員工或每個團隊獲得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3)柔性管理必須與剛性管理相結合

柔性管理雖然有其優勢,卻不是萬能的。如果沒有規章製度的約束,勢必造成組織管理的混亂。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要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剛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柔性管理的立足點。

【領導工作法】 掌握化解之道,可以有效引導員工快樂工作、高效做事。隻懂得用權力製約下屬,會讓管理喪失應有的彈性。懂得去化解,才會讓下屬感同身受,在工作中自覺、主動跟隨領導的步伐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