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明辨忠奸,不被小人的詭計蒙蔽(2 / 3)

事實上,員工言行一致是一種務實的工作作風,是有效執行的重要基礎。領導者隻有通過考察、選拔表裏如一的員工擔任重要職位,或者從事一線生產和服務,才能正確用人,實現預期的管理目標。

在考察下屬的過程中,領導者既要善於聽取下屬的想法,也要善於觀察其行為和說法是否一致,從而得出真實的信息和評價。在聽下屬的想法時,領導者要采取有效的策略:

(1)不經意地讓下屬發表意見

如果是提前告知談話主題,那麼對方就會有準備,領導者就不能看到其最真實的反映。領導者在聽下屬講話時要表現出放鬆、隨意的一麵,引導下屬放鬆警惕說出心裏話。

(2)逐一聽取下屬的意見

逐一聽取意見,就是要聽取每一位下屬的意見。在這個過程中,聰明還是愚蠢就會非常明顯。在掌握了每個人的意見之後,領導者就能站在全局的高度分析其中的玄機,找到其中的利害衝突,及時發現破綻。

【領導工作法】 團隊成員的忠誠對組織的團結是異常重要的。員工隻有說到做到,擺正自己的心態和位置,才能實現高效的工作業績。領導者在要加強管理的同時考察下屬是否言行一致,才能實現高業績的目標。

6. 以明知故問考察員工的忠誠度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業務規模的擴大,下屬外出工作的機會也逐漸增加,這就加大了領導者掌控下屬的難度。領導者如何能夠探知在外的下屬是否盡職盡責的履行職責呢?領導者可以用“明知故問”的方法考察對方的忠誠度,進而實現有效的控製。

在這裏,“明知”就是知道下屬的任務是什麼,但不清楚其執行的情況,而“故問”就是加以驗證。因此,“明知故問”就是領導者拿自己已知的事情去詢問下屬,考察對方是否在說實話,是否忠誠。

在複雜的管理事務中,領導者不可能事無巨細地一一進行分析,但是如果不將細節弄清楚,又可能會出現欺上瞞下的下屬,這樣就會造成損失或貽誤時機。此時,“明知故問”就成為一個好的考察方式,用已經知道的情況詢問員工,通過局部的考察了解員工的工作狀態,對自己獲得的信息進行評估,判斷其有效性和真實性,從全局的高度把握組織整體發展狀況。

領導者要先確定下屬忠誠可靠,再根據其能力的大小決定是否要錄用。這樣才能保證組織的利益不受損害。否則,把缺乏忠誠度的人帶進組織,儼然埋了一顆定時炸彈,到頭來會引起不必要的巨大損失。

【領導工作法】 “明知故問”是一種由點到麵的管理策略,可以幫助領導者核實下屬的忠誠性,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從而達到明辨是非的目的。

7. 明察事理才能洞悉隱情

領導掌握著團隊或組織發展的命運,如果不能明辨是非,看出表象之下的端倪,就會釀成大錯,嚴重影響到未來的發展前途。因此,凡事都能了然於心,遇事能夠明察秋毫,自然可以掌握整個局勢的來龍去脈,避免因觀察不細、考慮不周而導致決策失誤。

由此可見,領導者的觀察能力是極其重要的,其觀察水平的高低決定了識人水平,進而決定著用人、做事的成敗。為此,明察事理、掌握全麵信息,是領導把握變化趨勢的關鍵。

(1)深入了解基層情況

基層的工作雖然看似渺小,但是卻時時關係著發展的大局。很多領導者總是忽略這一點,習慣直接聽取下屬的報告,而不去考察真實的情況,這就容易造成偏聽偏信,有時會被下屬蒙蔽。因此,領導者應當拓展自己的信息渠道,尤其善於從基層那裏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和情報,在正確決策中把握全局。

(2)洞悉變化中的隱情

任何事情都處於發展變化中,有可能出現意外情況,因此善於把握變化的趨勢,找到隱情,才能采取相應的對策,始終走在正確發展的軌道上。包括對人才的認知,也需以發展的眼光去評判,才會做到公允、客觀。事實上,觀察是一種藝術,反映了領導者的決策水平。領導者的眼光一定要長遠,觀察也要更加細致,從而在宏觀上把握發展態勢,在微觀上洞察隱藏的細節。

【領導工作法】 識人用人是組織的大事。領導者要識別人才、明辨忠奸,就要明察事理,洞悉隱情這樣才不會被下屬欺瞞,真正做到“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

8. 多聽聽不同的聲音就能明辨是非

團隊中往往存在複雜的人際關係,管理起來不是一件易事。對此,領導者需明察秋毫、明辨是非,把握真實的情況。有的領導人疲於應付組織內部的人事安排,卻不盡如人意。其實,隻要多聽聽不同的聲音,再結合其他信息加以研判,就能明辨是非。

在識別人才時,領導者可以采取聽辨的形式,即對下屬員工的意見一一傾聽研判,通過與他們交流、溝通,分辨其言行是否一致,來判定下屬的真實才能。隻有通過這種方法,領導者才能嚴格篩選人才,將濫竽充數的人剔除,對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1)真心聆聽,不露聲色

在聽辨過程中,領導者不能表現出無所謂甚至厭煩的情緒,而應端正態度,給予對方應有的重視。領導要真心聆聽,並適時給予回應,引導對方說出心裏話。

(2)權衡利弊,一錘定音

領導需明確,“聽”的目的是了解真實情況,然後采取行動。所以,不能一味地“聽”,還要在認真分析、權衡的基礎上下結論,做決策,在重大問題上要有一錘定音的魄力。

【領導工作法】 優秀的領導會建立多方位的情報網絡和順暢的溝通管道,避免聽到虛假和片麵的聲音、看到錯誤和局部的信息。能夠明辨是非,才會有正確的決策和執行。

9. 防止奸邪的事情發生

在現實社會中,人們為了各自利益明爭暗鬥。所以,為了整個團隊的利益,領導者應該對下屬有所防範,防止奸邪的事情發生。

(1)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下屬的真實想法

領導者在用人之前,首要前提是要“察人”。如果對自己手下的員工的性格、特點、長處、缺點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那麼正確地用人也就無從談起了。

(2)加強對下屬的控製,防患於未然

領導,對組織的發展負有帶領、指引方向的職責。麵對下屬中的奸詐、邪惡之徒時,應當加強前期控製,掌握人心的動向;同時加強對權力運行未來的估計和預測,並針對預測的信息情況采取應對措施,防止奸邪的事情發生。

(3)教育與獎罰並施

管理下屬時,不要一味責備、懲罰,而要施之以恩,施之以德,感化影響,說服指導,從而贏得下屬的信賴;又要施之以威,施之以權,查驗所為,獎優罰劣,使部屬有敬畏之感。許多情況下,領導人控製有方,就能讓大家各安其位,不會有非分的想法,從而避免奸邪之事的發生。

【領導工作法】 自古至今,奸佞的小人都潛伏在領導者身邊。他們捕風捉影,造謠生事,唯恐天下不亂,嚴重幹擾了組織的正常發展。為此,領導者務必懂得如何控製下屬,明察是非,做到防患於未然。

10. 別讓下屬阻塞你的言路

領導者身居高位,掌握著大權,看起來很威風。但是聽信了錯誤的信息,導致決策的失誤,失去手中的權力往往就在一瞬之間。

唐太宗曾問魏徵:“什麼樣的君主才是英明的?什麼樣的君主又是昏庸的呢?”魏徵說:“英明的君主不能偏聽偏信。堯帝兼聽兼察,廣開言路,才得知苗氏的惡行。而隋煬帝偏信虞世基,所以才會發生彭城兵變。因此,君主應該兼聽廣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