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膽識:有勇氣才能成大事(3 / 3)

無論朱元璋是能力出眾引起郭子興的信任,還是善於洞察郭子興的內心而成為了他的朋友,對朱元璋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財富。流離失所的他,沒有任何後台撐腰,想必也拿不出什麼錢財賄賂,隻有自己的忠貞不屈,聰明才智,和那異於常人的本領……

說是英雄知英雄也好,英雄惜英雄也罷,總之,朱元璋不久就被郭子興任命為將,代替郭子興帶兵作戰。

在戰場上,朱元璋不但親自上陳,帶頭深入敵後,而且還一起堅持到戰鬥結束。

朱元璋為人仗義,他把所獲得的戰利品都分給了部下,贏得了部下的忠心,士兵們也知道了跟著朱元璋作戰,不但能夠打勝仗,而且還能夠得到應得的獎賞,因此,作戰更加積極勇敢。

朱元璋的號召力大增,士兵都聽從他的調遣,戰鬥力提升很快。由於朱元璋是郭子興一派的人,所以,郭子興的威望也逐漸提高,幾乎要壓倒其他一同起義的諸位將領。

從一係列的表現中,郭子興發現朱元璋不僅僅是衝殺在前,享受在後的人,而且還深得士兵們的擁護和愛戴,覺得到此人不尋常,豪傑之士將來必有前途。他又想起了自己有一義女,早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

此義女是他的至交馬公的小女兒。馬公是宿州閔子鄉新豐裏的富戶,善結交,秉性耿直,後因殺人,帶著小女兒投奔了郭子興。郭子興起兵時,馬公回宿州策應,但不久故去,留下小女兒孤零零一人,郭子興因此收養了此女。

此女由郭子興的二夫人張氏撫養,收為義女。馬氏聰明賢慧,端莊溫柔,善解人意,且“知書精女紅”,唯一遺憾的,不是很漂亮。其中最出名的還是那一雙大腳,要知道,中國古人喜歡的是三寸金蓮。

正是這個女人,成了明朝的開國皇後。

郭子興想到要成就大業,身邊就必須有一個像朱元璋這樣精明能幹的幫手。於是他多次與謀事頗有見識的夫人張氏商量,想將馬氏許配給朱元璋,招他為婿。張夫人對朱元璋早有耳聞,認為義女嫁給他不會受罪。更重要的是夫君興事成大業,需要有能人相助,便欣然同意。

郭氏夫婦征求朱元璋意見。流浪了這麼多年的朱元璋深知自己也應該有個家了,兵荒馬亂過後,心靈有個歇息的港灣,雖然對象不很漂亮,但一來是大帥的義女,二來自從父母死去之後,一直流離失所,身無分文,還一直擔心娶不到媳婦,所以朱元璋欣然答應。郭子興便在夫人的張羅下,擇日為25歲的朱元璋和21歲的義女馬姑娘成婚。

這是朱元璋永生難忘的,朱元璋後來一談到郭子興,總是情不自禁地視郭為自己的救命恩人和再生父母。對於朱元璋來說,真可謂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一個窮小子竟然娶了元帥的女兒為妻。真是福人、福相、福分大!連他自己都覺得好像是一場夢,簡直連做夢也沒想到,但如今是夢已成真。

評析:

相貌平平的朱元璋是怎麼獲得郭子興的賞識,招為女婿的呢?一個字:膽識。正是因為他的勇氣,正是因為他的英勇無畏,他才從千千萬萬普通的士兵中脫穎而出。機會常常垂青於勇敢的人,這在朱元璋身上也得到了驗證。

三 孤膽救主,異於常人

朱元璋做了郭子興的女婿,郭子興對他更加信任,讓他帶兵外出攻城略地,取得輝煌戰績。而這時,濠州城裏的紅巾軍首領之間,矛盾卻日趨尖銳,大有火並之勢。當初,芝麻李、趙均用、彭大響應劉福通起義,占據徐州,擁眾十萬,聲勢浩大,對元朝形成巨大威脅。1352年九月,元朝丞相脫脫統兵十萬,兵臨徐州城下。在此之前,元朝命淮南宣慰使賈魯招募了當地鹽丁及驍勇健兒三萬,穿黃衣、戴黃帽,號稱黃軍,包圍了徐州城,作為攻打徐州城的先鋒。脫脫采納了宣政院參議也速之計,以巨石作炮,晝夜猛攻,一舉攻人城內,並下令屠城。芝麻李奮戰突圍,轉戰湖北,投奔了徐壽輝,後隨明玉珍轉戰四川,最後出家為僧。彭大和趙均用突圍後率領餘部投奔了濠州。賈魯受命領兵窮追不舍。早在彭、趙投奔濠州之前,濠州城內的五個元帥就分成兩派。孫德崖等四人為一派,這些人出身貧苦、沒有文化的人粗魯直率,眼光較短淺。郭子興自成一派。兩派在許多問題上談不攏,以致關係緊張,彼此猜忌,直至互相防範。這時隻有朱元璋顧全大局,興腦清醒,他認為大敵當前,義軍內部不要鬧翻,鬧翻了對誰都不利。

朱元璋一方麵勸說郭子興,另一方麵又向孫德崖等說好話,賠小心,著意聯絡感情,從中周旋。再說彭大、趙均用來到濠州後,確實增強了濠州的軍事力量,但同時也更加激化了本來就已經非常緊張的關係。彭大有膽有識,非常勇敢,又敢作敢為,郭子興佩服他並且和他關係密切。想比之下,趙均用膽小怕事,遇事少主見。濠州的五個元帥不得不居於他們之下,聽從他們的指揮。孫德崖想借刀殺人,他極力在趙均用麵前挑撥離間,他說“郭子興隻知有彭將軍,哪知有你趙將軍!”趙均用是個粗人,心裏本就窩著火,聽了這些話,更是怒發衝冠,就想找機會殺了郭子興,出口惡氣。

一天,郭子興正走在街上,趙均用派人將他挾持到孫德崖家,先毒打一番,然後關在地窖裏,準備暗中殺掉他。事情發生時,朱元璋正領兵在外作戰,聞訊後,他就騎上快馬往回趕。路上碰到一位熟人,對他說:“郭元帥已給趙均用、孫德崖抓起來了,他們還要抓你,你卻往濠州跑,這不是自投落網嗎?”朱元璋說:“郭公待我恩厚,有難不救是不義,大丈夫豈能做這樣的事!”他快馬加鞭,潛回濠州。到郭子興家一看,隻有幾個妻妾在,便問郭子興的兒子在哪裏,幾位夫人突然遭遇這樣的變故,疑慮重重,誰也不肯開口,朱元璋說:“我又不是外人,為什麼還懷疑我?我冒險進城,就是來想辦法解救元帥的!”夫人們這才告訴他幾個公子躲藏的地方。朱元璋對這件事反複考慮,覺得由自己和郭子興的兒子召集部眾去解救,一來把握不大,弄不好反害了郭子興的性命,二來會引起紅巾軍內部的火並,造成自相殘殺。他對郭子興的家屬說:“郭公平素與彭大相厚而輕蔑趙均用,此事必是趙均用主使,隻有去找彭大才有望解決。”

第二天黎明,朱元璋陪著小張夫人和郭子興的兩個兒子——天敘、天爵一同來到彭大家,求彭大救人。彭大聽明情況,怒喝道:“有我在此,誰敢放肆!”當下喝令左右集合隊伍,去包圍孫德崖家。

朱元璋也身穿盔甲,帶兵將孫家團團圍住。他爬上屋頂,揭瓦掀椽,跳到屋裏,救出郭子興。郭子興被救出時,項帶木枷,腳係鐐銬,渾身上下被打得皮開肉綻。朱元璋當即為郭子興打開枷銬,背他回家中。

趙均用等得知此事以後,非常氣憤,但知道此事是彭大出麵所為,也隻好忍了。郭子興的性命幸賴朱元璋才得以保救。

評析:

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到朱元璋的大義、大勇、大智,這正是成大事所必備的素質。在事件發展演進的過程中,朱元璋先是頭腦冷靜,以義軍全局為重,費盡精力,從中周旋;後形勢有變,又俠肝義膽,救主保駕。朱元璋救了郭子興,實際上也是救了自己。當時他還沒有自己的獨立勢力,地位也不十分穩固,倘若坐視不管,郭子興就會被殺,他也就失去了靠山,不但前途難卜,而且性命堪憂。他奮不顧身,救出郭子興,表現了他非凡的大將風度,在軍中被視為大忠、大義、大丈夫,地位和影響力也強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