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強權手腕:維護皇權至上(2 / 3)

朱元璋走後還不到一個月,常遇春就率五萬大軍直向山西推進,一路小打小鬧攻占了幾座城池,還沒有到達太原,卻就把元將擴廓帖木兒引出來了。

正當北方戰事吃緊的時候,朱元璋卻一紙詔書將徐達從前線召回金陵了。

徐達一路快馬往金陵趕去,內心更是不安,他不清楚此時朱元璋叫他回去是什麼意思,從朱元璋離開北平時的情況看,他感覺到朱元璋對他有懷疑之心了,他清楚地記得在後來的幾天中,朱元璋對他很冷淡。

在後來的戰爭中,徐達征戰四方,立下了汗馬功勞。當徐達在北方的聲勢越來越大,特別是在軍中威信很高時,朱元璋卻表現得疑心很重,漸漸覺得徐達有震主之嫌。

這種懷疑雖然沒有公開講過,但徐達已有所察覺,這次突然調他回來就是一個很鮮明的例證。

風雨兼程,徐達很快就到達金陵了。

凶吉未卜,他是有思想準備的。當天晚上秘密來到江浦的水寨中,沒有進城。他是這裏的最高軍事指揮官,土兵們對他十分友好。到了半夜,他思家心切,又不敢回去,便派人進城將自己的夫人和孩子接到了船上。半年不見,夫妻間自有說不完的話。

徐達將自己這次奉命回來的情況告訴夫人,夫人謝氏本來就對朱元璋有意見,這次更是火上澆油,完全讚同徐達的分析,認為這次是凶多吉少,還是不要急於過江為好。

這時坐在他們身邊的小女兒爬到徐達大腿上,睜著天真爛漫的大眼睛問:

“爸爸,你怎麼不回我們自己的家?我們住在這裏風這麼大,難道你不要城裏的家了嗎?”

徐達笑著說:“我們應該四海為家嘛,你就與母親住在這裏,過幾天我帶你去北平玩玩好不好呀?”

“北平在哪裏?”

“很遙遠,在北方,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有金陵好玩嗎?”

“有,你去了就知道了。”

“我們什麼時候去?”

“很快就走。”

夜已經很深了,徐達將—名衛兵叫來,要他帶女兒到前艙去睡覺。

女兒很不情願地走了。

天越來越冷了,後艙隻剩下徐達夫妻倆。

這時,謝氏才躺在他的懷裏,望著他說:“你這個人就是脾氣不好,與皇帝鬧翻了吧。此事我早已預料到了,當今聖上對你也隻是利用關係,你以為他對你很信任嗎?”

“不要亂說了。”

“這怎麼是亂說?”

“皇帝隻是疑我而已嘛。”

“說得輕巧,你是聰明人,在外混了這麼多年,君臣相疑,暗藏殺機,還不假嘛?”

“有這麼嚴重嘛。”

“北方戰火尚未熄滅,而且正是緊要關頭,他突然叫你回來,是想奪軍權。”

船頭上傳來了腳步聲,過了一會兒又消失了。徐達明白這是哨兵在巡邏。

夫人接著說:“你不要擔心,有我在你身邊,你現在有節杖在手,三軍可由你調遣。我建議你還是到北方去,大幹一場,與他朱某平分天下。”

徐達站起來,朝船窗望了一眼,外麵漆黑一片,能聽到江水的聲音,兵士們都已熟睡,對岸金陵城裏的也隻有點點燈火。

他又坐下,說:“我雖有三軍節仗,但聖上現在深得人心,我若造反,會引火燒身的。”

“無毒不丈夫嘛,大明江山不是他一個人打下的,你在北方稱王,也未嚐不可。”

“還沒有到這一步嘛。”

“你對他一片忠心,將來結果如何,很難說呀!”

“不要講這些話了,我與他是幾十年的交情了,如今又是君臣關係,不能幹這種事。”

“那你有何打算?”

“我在這裏住幾天,看看風聲再說,這個江是遲早要過去的,我想有話講明了,誤會自然會消除的。”

“你這個人呀!”

夜已很深了。這一夜謝氏變得百般溫柔,頗使徐達歡心。

第二天清早,徐達決定進城。

他隻帶了三千多人馬過江,向宮裏走去。

宮門外的衛兵發現是徐達來了,都不敢阻攔,隻好讓道。進了第一道門,來到第二道,就有衛兵阻攔了。徐達火冒三丈,對他們說:“我有節杖在此,你們怎麼敢攔我?”

一個認識他的年輕軍官說:“大將軍,近日皇上情緒很不好,你可得小心。”

徐達沒有多說就進來了。

大殿裏戒備森嚴,比門口多了許多衛兵。徐達不由得想起剛才那個軍官提醒他的話,可已經到了這裏怎麼能退回去呢。他對門口的一個老臣說:

“去稟報皇上,說徐達求見。”

那個老臣進去後就再也沒有出來。

徐達已等得不耐煩了,又往裏走,還是被衛兵攔住了,他很生氣,對陪他來的兩名衛兵說:“走,咱們回去。”

他們轉身朝外走,一個老臣跑過來說:“皇上有旨,讓徐達將軍暫不要離宮。”

徐達一行來到奉天殿休息了一會兒,又讓人傳話,要見皇上。

傳話的那名大臣來到後宮對朱元璋說:“徐達將軍已在奉天殿等候多時了。”

朱元璋漫不經心地說:“朕知道了。”

“何時宣他進殿?”

“不要著急。”

過了一會兒,一個老臣又進來說:“徐將軍已經離宮了。”

這時,朱元障正在床上與一個宮女享受人生。

站在門口的老臣不敢離去,朱元璋隔著紗帳說:“你怎麼能將他放出去呢?”

“臣已傳了令,但徐達持有三軍節杖,士兵們不敢阻攔。”

“由他去吧,他還會來的。”

朱元璋始終沒有下床。老臣聽了一會兒,隻能離去。

一個小時之後,還是那個老臣,頭上冒汗,一路小跑進來了。

朱元璋聽到腳步,就知道是他,沒有起身,又問:“你又來了,有何事?”

老臣說:“回稟聖上,徐達已過江去了。”

“你說什麼?”朱元璋推開懷裏的宮女,裸露著多半個肥胖的身子,一把掀開白紗帳,問:

“他真走了?”

“正在過江。”

朱元璋說:“立即通知江麵所有的隊伍,封鎖江麵,監視徐達動向,不準他進住對岸水寨。”

老臣離開後,朱元璋穿上龍袍來到了殿裏。劉伯溫、李善長等幾個親信已站在殿前了。

朱元璋臉色很不好看,坐下後,劉伯溫問:

“聽說皇上與徐將軍鬧翻了?”

“此人脾氣太大!”

李善長說:“他不是在北方打仗嗎?回來幹什麼?”

朱元璋說:“是朕宣他回來的。”

劉伯溫問:“徐將軍在北方攻占了元大都,卻放走了元主,皇上這次召他回來,是否要問罪?”

“哪有這個意思,他勞苦功高,這點兒小事怎能處罰他呢?但此人脾氣古怪,有傲骨,又與常遇春有點兒小矛盾,朕沒有及時見他,隻是要殺殺他的威風罷了,不料他卻生氣了。”

劉伯溫說:“徐達在北方戰功赫赫,雖說放走了元主,但也不必計較,他擔心聖上懷疑他不忠,這次離宮時情緒很不好,他是三軍將領,皇上還是三思而行呀!”

“我還能對他怎麼樣,他有節杖在手,可以調遣軍隊,如果他真與朕分手,會爭奪半壁江山的。”

李善長說:“皇上多疑了,徐將軍為人你是清楚的,他對大明朝是忠心耿耿的!”

朱元璋說:“是他對我有疑心,朕怎麼懷疑他呢?他與朕風雨同舟幾十年,可謂患難之交了,朕這次召他回來是有別的事商談,沒有想到卻鬧成這樣……”

劉伯溫說:“誤會會消除的,還是召他到宮裏來吧。”

“這個建議很好,此事就由你辦,如他不來朕隻能去見他了。”

劉伯溫和李善長從宮裏出來就來到了水寨。

江麵上微風輕吹,水波蕩漾。他們進寨時,徐達沒有出來迎接。他正躺在一個大木船上休息。劉伯溫走進去說:

“聽說徐將軍來了,我和善長特來看你。”

徐達望著他們說:“對不起,我已患病,不能起來了。”

李善長笑著說:“大將軍患的是心病嘛,聽說你與皇上嘔氣了?”

“兄弟待罪之身,怎敢和皇上鬥氣?”

“你這個人呀,就是脾氣不好,皇上讓我們接你過江。”

“我不去。”

“為什麼?”

“皇上疑我呀!”

“沒有的事嘛。”

劉伯溫很親切地拍著徐達的肩膀說:“大將軍不要生氣了,還是和我們一起進宮吧。”

徐達以身體不好為由,堅決不過江。劉、李二人坐了一會兒也隻能走了。

沒有想到第二天中午,江麵出現了許多軍隊——朱元璋帶著劉伯溫等大臣來看徐達了。他走上船,徐達假裝不知,當朱元璋進船後,徐達仍沒有起來。

朱元璋說:“你既然有病,就進城去休養嘛!”

“這裏很好。”

“你是生我的氣了?”

“哪裏,臣豈敢。”

“不要這麼說了,你與朕是兄弟嘛,朕特意來看你。”

謝氏不知從哪裏鑽了出來,給皇上送來了茶水,她的身後還跟著一個小女孩兒。

朱元璋說:“沒有想到你把家也搬來了呀!”

謝氏說:“給皇上賠罪了,他身體不好,我是來照顧他的。”

“很好嘛,這個女孩兒可是徐將軍的千金?”

徐達說:“正是。”

“長得很標致嘛,你們兩人真是好福氣呀!”

謝氏說:“皇上過獎了。”

船內氣氛漸漸緩和了。

徐達坐起來說:“我沒有抓住元主,請皇上降罪。”

朱元璋揮手說:“你說這個幹什麼,朕何時追問過此事?你是我朝戰將,區區小事計較它幹什麼,不要多心了呀!”